繆麗娟
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深入推進,教研員的角色愈發重要,其核心素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關系到教研轄區內的教學質量。因此,教研員要認識到自己的使命,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素養,服務好一線教師團隊,發揮好學科教學帶頭人和骨干的作用。
一、教研員的核心素養
教研員的核心素養主要包含了三個維度,即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其中,專業精神屬于教研員工作的內驅力,旨在展現新時代教研員的責任與擔當,注重其具體工作狀態;專業知識則屬于教研質量的基礎保證,涉及學科知識、教研知識和教師教育等諸多方面,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規范性,可服務于高質量的人才培育,為教師及學生發展提供個性化、差異化服務;專業能力側重于教研品質的保障,依據在實踐教研中對核心領域的關注,持續拓展教研工作的深度與廣度,從而借助于優勢資源促進教育創新,利用“教”與“學”關鍵問題的解決,積累更加真實、客觀和可靠的數據,實現教學指導的提質增效。
二、新時代教研員核心素養提升路徑
(一)汲取營養,充實內涵
教研員是教育發展的助力劑,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引領者,在實踐中為保持指導的科學有效性,教研員應當始終致力于能力構建,不斷提升理論素養及專業能力。首先,夯實理論基礎。教研員要始終保持對前沿理論的學習和研究,持續革新教育教學的觀念和理論水平,將學習作為提升能力和指導教師的價值取向。其次,注重練好“內功”。教研員所從事的教育指導工作,擁有漫長且復雜的過程,因此強大的內功將有助于指導發力,尤其是在日常的核心素養培育中,明確外源性和內源性需求,在與經典的“對話”中汲取豐富的營養,使教研員能夠快速地走出狹隘、告別平庸,將目標持續聚焦于時代前沿,掌握更加新穎和獨特的教育教學方法,并使之服務于區域教育改革創新之中,達到自身能力與教育水準的雙向提升。最后,保持學以致用。學是用的前提,用是學的反映,教研員在學習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實踐,將所學的營養反饋于教育實際,主動與教師交流學習內容和創新方法,及時總結出具有指導性的經驗成果,從而完成由理論向實踐的轉化,幫助一線教師實現專業成長,提升學科教育的整體品質。
(二)精準教研,夯實基礎
在漫長的教學研究環節中,教研員應當保持良好的狀態,切實服務于區域學科教研工作的發展。在此過程中,教研的精準性應當得到充分保證,這既是對教研員專業素養的要求,更事關區域教育教學的導向,由此需要遵循精準教研的基本原則,在各項教學研究活動中精心策劃,全面保持教學研究的實效性和可靠性,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教學研究格局。事實上,教學研究的核心價值在于,為教師逐步走向專業化而服務,而這也是新時代教研員成長的根本路徑。那么,在實際的教學研究過程中,勢必需要按照如下路徑開展實踐:首先,教研活動針對性強、主題鮮明。教研課題的選擇與確定至關重要,應當保持主題鮮明且具有顯著的針對性,并且要保持常態化跟蹤問效,從宏觀上給予觀察、分析,從微觀上給予指導和釋疑,使教研活動成為純粹的教學服務載體。其次,教研活動要兼顧教育文化內涵。保持教研活動的創新性和人文性,關注教育、教師及學生的實際需求,使教研活動更具影響力和感召力。最后,教研活動應保持完善的系列性。這旨在發揮教研活動承上啟下的功能,利用教研活動的逐步深入、層層引領,使教育研究與教學實踐環環相扣,注重豐富和完善教育結構,依托區域化的教學活動和實踐,掌握短期與長期的教育規劃特點,從而為多元化教學研究活動提供支持,夯實教育研究的基礎。
(三)優化結構,保持創新
在豐富的教研活動中,教研員除了關注自身能力素質外,還應從中發揮出結構優化效用,利用現階段的研究成果打造“普及+私訂”的結構,不斷優化隊伍素養和實踐能力。首先,引進人才,調整結構。人才是教育創新的基礎資源,更承擔著關鍵的發展職能,在實踐中應當注重課程、評價及資源的平衡,引進更多的新鮮元素和創新思維,加大對教研員隊伍的重構和塑造,調節好內部的專業結構及學歷結構,積極吸納學科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及專家學者,不斷夯實團隊結構基礎,解決實踐能力的短板問題。其次,系列培訓,提升素養。創新設立“進修書院”模式,加大對教研員培訓的統籌規劃力度,持續豐富課程內容與形式,并形成創新的系列主題任務,做到培訓創新與常態跟蹤的融合。具體而言,即可以依托專業化、系列化、規范化的培訓,讓教研員完成理論與實踐的轉化,深度融合日常的實踐資源,達到實踐應用與經驗總結的同步,切實從根本上解決創新問題。最后,私人訂制,促進成長。教研員培訓的目標是解決實際困難,因此在落實的過程中應當以實際為前提,掌握教研員的實際需求,落實好私人定制的培訓優勢,開展好專題培訓及幫帶項目,切實圍繞核心解決好各類熱點問題,提升創新性與實效性。
(四)拓展渠道,校地共建
要切實提升教研員核心素養,首先應拓展眼界,在挖掘校內資源的同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策略,達到相輔相成、互動互助的目標。如利用專家共享、課題合作、教研聯動、實習基地等形式,不斷豐富教研員的成長渠道。此外,可以利用項目式學習優勢,開展“教師學術能力提升研修班”“模擬聯合國主題教師工作坊”等活動,拓寬教研員培育的視野和能力,構建校地一體化的共建共享平臺,以此加強課程開發、課程實施、教學設計、教育管理等水平,全方位增強其職業認同感和核心素養。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