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同利
有研究指出,試題情境直接影響地理試題的品質,是評價試題優劣的重要方面。情境以其真實、鮮活和豐富來呈現試題信息,成為測評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水平試題的典型特征。要落實基于核心素養的學業評價,不僅要研究試題情境,還要深究以情境為主要特征的試題的組成要素,明析各個要素所承擔的獨特功能和作用,以便充分發揮情境化試題在測評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中的優勢與潛力,提升試題品質。
一、試題立意
試題立意是命題者為實施評價而設計的命題意圖。第一,立德樹人是育人的總目標,也是命制試題的總方向。地理試題要“切實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拓展國際視野、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這一方向不能錯、不能改,否則就偏離了評價的初衷,失去了應有的育人價值。它是情境選擇、任務設置和知識運用的內核、靈魂,只有具備了這樣的“魂”,才能搭建起試題的“魄”,題目才具有主心骨。第二,試題立意要以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和課程目標的達成度為目標。試題都是以學科為載體,每個學科都承載著獨特的素養培養和育人價值。地理試題立意要從學生實際的成長狀態著手,為學生勾畫出適宜的預期發展水平,以落實課程標準、學業要求和學業質量標準所期望的目的。
二、試題情境
試題情境是對現實情境的再現,一般是命題者運用文字、數據、圖像等方式圍繞某個主題加以營造,為呈現信息、提出問題、達成立意提供載體。“試題情境創設要考慮情境的真實性、適切性、多樣性、契合度等。”
1.情境的真實性。對情境真實性的追求主要源于培育和發展學生應對各種復雜多變現實情境時所需核心素養的需要。情境的真實性一方面體現在通過閱讀情境材料讓學生了解到地方、國家、全球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新面貌、真變化,感受素材的“鮮活”;一方面讓學生通過試題認識到地理學科的價值。
2.情境的適切性。情境的適切性是指情境的描述和展開要符合生活常識和地理學科邏輯。此外,情境的適切性還需兼具公平性特征,即情境的選擇應適應參加本次考試的所有考生,對不同性別、民族、種族、地區、家庭、經濟、文化背景的考生無明顯影響。
3.情境的多樣性。情境的多樣性指情境內容種類的多樣與呈現方式的多樣。種類多樣的情境內容才能反映出不同的地理事象,表達出層次有別的境況。情境呈現方式的多樣才能考查學生多角度、多層次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與水平。
4.情境的契合度。情境的契合度是指情境素材的選取要契合試題立意所蘊含的地理思想、價值和主題,契合評價目標?!扒榫场迸c其他要素的契合程度可以分為A、B、C三個層級,這種對試題情境契合度的追求,能夠減少關聯度不大的信息,避免“穿靴戴帽”現象,從而提高試題的品質。
三、任務
情境任務是在情境潛在的多樣挑戰中根據試題立意為學生設置的學科問題。它要體現出評價目標的具體要求;要有利于引發考生運用學科符號系統、概念體系、認知方式來分析情境素材,提煉關鍵信息與變量,構建問題解決的思維模型,表現出相應的學科素養與能力。
1.任務的指向性。任務的指向性是指能使考生理解考查意圖、明確作答的方向與范圍,知道“從什么角度做出怎樣的解答”。它通過指令詞的選取與開放性的控制來實現。指令詞指明考生作答時所用的知識和地理學科認知能力類別。任務的開放性限制和規定學生作答的角度與范圍。
2.任務的層次性。任務的層次性是指命題者按“先易后難”和“先聚斂后發散”的原則呈現有梯度的問題或任務,讓學生逐漸融入情境和任務之中進行思考、探究,充分展示其學科素養的發展水平。
3.任務的規范性。任務設置的規范性是指各種題型試題的命制都有特定的規范性要求。地理學科中的選擇題主要考查基礎知識、解讀獲取信息的能力、展示對情境任務的理解能力和簡單的問題分析、評價、建構,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等。
4.任務的創造性。任務設計的創造性是指與試題立意、情境匹配、知識運用背景下所設計任務的獨特性。質量上乘的試題總是“別出心裁”地依托情境創設出視角獨特、思維靈活深邃,能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辨別、比較、歸納、分析、建構、決策等一系列問題的探究活動。創新性的任務設計永遠是命題者追逐的終極目標。
四、知識
知識構成了情境化試題的內核,是“學科素養生長的基礎和平臺”。任何任務的設置都要以運用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地理問題為核心,否則試題就失去了“學科屬性”。情境化試題本身就需要學生具備必要的知識來對情境材料進行信息解讀和任務解決。情境化試題中的知識通常以跨單元的綜合的形式支撐學生獲取解題信息。學生是否具有必要的知識,尤其是否具有較為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決定著解答情境化試題的質量。
在情境化試題中要避免出現需要學生運用超出學段的知識或需要記憶解題技巧的程序性知識來完成任務,否則就很難測準預期的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
五、答案
答案是對情境任務實施的評價依據,是參照試題立意、情境、任務與課程標準、學業要求、學業質量標準而擬定的參考性建議??陀^封閉性試題答案容易確定,而如果是為了測評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水平和課程目標達成度,則更傾向于主觀開放性任務。對這部分任務的評價決定著情境化試題的實施質量,為避免評分時主觀性較強的問題,答案的設計成為了關鍵。
SOLO分類理論將學生在具體任務中的思維能力表現劃分為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抽象拓展結構等五個層級,并對每個層級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是一種操作性較強、影響較大、在實踐中運用較為廣泛的評分方式。運用SOLO等級描述量表評定那些有著較為明顯的步驟特征或等級層次分明的探究型開放題,其效果會比其他方法更好。
立意是魂,情境是本,任務是核,知識是基,答案是據,共同促成了情境化試題的高品質。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