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明
茄子最早產自印度,西漢時期的茄子叫“伽”,這從西漢人楊雄的《蜀都賦》中可以證實:“盛冬育筍,舊菜有伽”。
茄子來到中國時,有人把它當成瓜?!洱R民要術》中把茄子附在卷二,種諸色瓜之后。據傳,隋煬帝楊廣就稱紫色茄子為“昆侖紫瓜”。查到一則史料:公元328年,陶侃與溫嶠的軍隊在石頭城(今南京)外、長江邊上的“茄子浦”會師,《資治通鑒》注釋道:“蓋因其地宜種茄子,人多于此樹藝,因以名浦”,可見這是個專門培育茄子的種植園。
南方常見長茄,北地多出圓茄,還有一種矮茄,植株較矮,果實小,卵或長卵。有一種呈淡紫色細長條的杭茄很受上海人喜歡。宋人鄭清之有詠茄句:“青紫皮膚類宰官,光圓頭腦作僧看。如何緇俗偏同嗜,入口元來聽一般。”如今,茄子有紫、淡紫、紫黑、青、白、淡綠等多種顏色。
《紅樓夢》小說第四十一回里寫道:“賈母笑道:‘你把茄鲞搛些喂他?!P姐兒笑道:‘這也不難。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簽了,只要凈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并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雞湯煨干,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
《紅樓夢》戚序本中把“茄鲞”叫作“茄胙”,記述了與其他版本不同的做法:“鳳姐笑道:‘你把四五月里的新茄包兒摘下來,把皮和穰子去盡,只要凈肉,切成頭發細的絲兒,曬干了,拿一只肥母雞靠出老湯來,把這茄子絲上蒸籠蒸的雞湯入了味,再拿出來曬干。如此九蒸九曬,必定曬脆了,盛在磁罐子里封嚴了。要吃時,拿出一碟子來,用炒的雞瓜子一拌就是了?!?/p>
有浙江朋友說:“《紅樓夢》里的茄鲞做法太奢侈,我用咸鲞魚燉茄子,方法簡單,味道也好,鲞魚的咸鮮把茄子的軟糯激發得溫潤鮮口,過飯吃絕佳?!鄙虾H讼矚g吃清蒸茄子,蒸好后醬麻油一澆,省時省力,夏日里一碗清爽的小菜就完成啦!
茄子主莖上的果實稱“門茄”,一級側枝的果實稱為“對茄”,二級側枝的果實稱為“四母斗”,三級側枝的果實稱為“八面風”,以后側枝的果實稱為“滿天星”。江南有句歇后語“冬瓜纏到茄門里”,意思是冬瓜長到茄子藤上,比喻對某件事情理解錯了。
我國各地以茄子為食材烹飪的名菜有魚香茄子、任丘茄子餅、河南咸魚蒸茄子、黑龍江醬扒茄子、懷遠茄子干、廣西茄子釀等等。
川菜中的名菜魚香茄子酸酸甜甜,非常下飯。相傳,四川有戶人家很喜歡吃魚,某日,女主人在炒另一道菜時,把上次燒魚剩下的配料都放在茄子里炒了,家人一嘗,茄子里有魚香的滋味,非常好吃,傳開后取名“魚香炒”,之后又有了魚香肉絲、魚香豬肝、魚香三絲等菜肴。
美食家沈嘉祿先生告訴我,醬爆茄子是他的研究對象,他曾用10年時間學燒這道菜。烹飪大師姚楚豪曾對他說:“醬爆茄子倒是正宗的川菜,也大有來頭,清末川菜廚師應召入宮為西太后燒菜,菜譜中就有醬爆茄子,老佛爺吃后很滿意,改朝換代后就流入民間。建國后‘北京飯店開張,全國各大幫派廚師入京獻藝,醬爆茄子也有機會榮登國宴,周恩來總理也點嘗過,并給予贊賞?!币Υ髱熃躺蚶蠋煙?,沈老師反復嘗試后,總覺得味道還差一口氣,后來姚大師問了一句:“茄子皮刨了嗎?一定要刨皮,否則怎能軟糯入味?刨皮后最好在風口吹幾分鐘,略微去其水分,入油鍋才不會油星四濺。”原來,燒醬爆茄子是有竅門的,這道醬爆茄子已經載入沈嘉祿先生的“沈家私房菜”里。
網友陳麗娟曬出用茄子制作的茄盒,引來一串點贊,她說:“長茄切成薄片,兩片相連,在豬肉糜中加入蔥花、姜末、食鹽、味精調成餡,取適量餡釀入茄餅中,裹上少許面粉,再裹蛋液,下油鍋炸,呈金黃色撈出。如果把茄子換成藕就是藕盒。”
兒時聽老人講“秋敗茄子似毒藥,秋敗絲瓜勝良藥”,所謂“敗”是指衰敗,“秋敗的茄子”就是指霜打過的茄子,這時的茄子無論從口感和味道上來講,都會差很多,口感硬硬的,吃起來還會有一種苦味,而且其中龍葵素的含量大大增加,過量食用易導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