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敏
摘 要:志愿服務作為正在迅速發展的新興的社會力量,其影響力不容小覷。伴隨著政策、法律以及社會環境的變化,志愿服務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廣泛動員志愿者的力量,促進志愿服務的可持續發展必然成為中國社會穩定發展的長期戰略需要。由此,了解中國的志愿者的服務特征,構建可持續的志愿服務機制十分重要,本文就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相應的研究。
關鍵詞:養老志愿服務;特征;完善策略
作為一種低成本的社會服務的提供方式,志愿服務對于推動社會治理的創新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伴隨著政策、法律與相關組織的不斷完善,志愿服務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廣泛動員志愿者的力量,有利于促進我國的社區養老工作。
一、養老志愿服務的特征
多元交織。大多數志愿者的服務動機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并存的。正如馬斯洛在《動機與人格》一書中對動機理論所闡述的那樣,大多數行為都由多種動機促成。任何行為都往往由幾個或者全部基本需要同時決定,而非只由其中的一個決定。對于同一個志愿者而言,志愿服務動機是多元交織的。
變化發展。筆者發現,存在志愿者的服務動機產生變化的情況。這種變化指的是志愿者在開展志愿服務的過程中,促使其產生志愿服務行為的動機不同于其最初進行志愿服務行為的動機,如志愿者加入某項目最初是為了能做某事,但是加入之后放棄了做某事,轉向做其他的事情。在此,筆者將這種特征定義為變化發展。
二、養老志愿服務的管理制度
(一)人崗匹配制度
人崗匹配,意味著組織不僅要招募到和志愿服務項目相契合的志愿者,還要將其匹配到合適的崗位中。志愿者的人崗匹配往往伴隨著志愿者的招募開始,在項目中,筆者發現嚴格的志愿者的招募流程。通常情況下,志愿者的招募都是經歷了“簡歷初篩——第一輪面試——第二輪面試”這樣的過程。
(二)激勵制度
理性選擇制度主義下的志愿服務動機認為,志愿者的偏好與志愿服務的開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組織可以通過激勵的方式滿足志愿者的偏好。一是晉升激勵。為了使志愿者能夠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優勢,社區需要為志愿者提供了明確的職責分工和清晰的成長路徑,以便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參與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并在自身成長的過程中得到指引。與此同時,志愿者組織還需要設計內部的晉升制度,通過晉升這一方式更有效地激發志愿者們的主體性和積極性,給予他們充分的成長與發展空間,鼓勵他們進入一個更高的層面,讓他們在組織中有一種扎實的存在感和滿足感。當志愿者被賦予不同的角色和身份的時候,志愿者的服務動機會產生變化和發展,有的人會在服務過程中不斷產生新的動機,使得志愿服務行為可以持續發生。二是“人情味”激勵。比如在志愿者過生日的時候,不僅僅是形式化的對志愿者說一句“生日快樂”,現在會在生日之時,用微信公眾號、朋友圈的方式去呈現志愿者的故事,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他,獲得來自他人的認可與支持。
(三)溝通制度
溝通對于志愿者動機的管理十分必要,通過溝通可以了解志愿者多元交織的服務動機,并且及時洞察到服務動機的變化發展。志愿者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都需進行記錄,同時將溝通中出現的相關問題及時報告給項目負責人,在與志愿者的溝通頻率上,項目官員每月至少一次與志愿者個人進行電話溝通,志愿者也可以隨時聯絡主管項目官員,及時解決問題。溝通的主要內容包括了解志愿者的工作、生活、學習狀況,協助解決其在工作、生活、學習、成長中遇到的困難。志愿者設計了每個月的例會制度,核心小組以及各個部門每個月都至少進行一次會議溝通,總結上月工作,探討本月工作計劃。更普遍的情況是,溝通是無處不在的。根據工作的需要,志愿者們會隨時進行溝通上述的溝通制度主要是線上的溝通,線下的溝通則主要通過培訓來完成。
三、結語
本文分析了養老志愿服務多元交織和變化發展的特征,并從人崗匹配制度、激勵制度、溝通制度三個角度分析了養老志愿服務的管理制度,在我國老齡化社會的當下,相信能為我國更好應對這一問題提供理論上的借鑒。
參考文獻:
[1]王越英.我國社區養老志愿服務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商貿工業,2022,43(17):80-81.
[2]唐瑤,陳天然.志愿服務助推智慧養老發展的質性研究[J].中國志愿服務研究,2021,2(04):85-104.
[3]李穎.淺談養老機構志愿服務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社會工作,2021(2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