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兆周

學校開展“四評”活動,即學校評教育局、家長評學校、教師評校長、學生評教師。其中,“學生評教師”這一項,教師尤為看重。
于是,許多老師變得極富親和力,爭先恐后地來到學生中間,和顏悅色,噓寒問暖。不要以為學生不諳世事,其實他們心里都跟明鏡似的,只有老師將他們視為有獨立人格的人,他們才會將老師視為可敬仰可信賴的人。很自然地,師生之間的心理柵欄就消失了,師生關系變得融洽了、和諧了。有什么樣的聰明教師,就有什么樣的聰明學生。不過,這樣的聰明是否過于世故、過于圓滑了呢?
我是一名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師。這幾天,有一批“小福爾摩斯”耐不住寂寞,來找我“刺探軍情”。“老師,學校又要來‘問卷調查了吧?”洪濤問。“老師,您放心!我們一定給您100分,壓其他老師一頭!”胡玫拍著胸脯。“您是市里的師德標兵、優秀教師……您是我們心中的偶像,我們都是您的粉絲。這次問卷調查得分第一,非您莫屬!”班長陳燁一臉的自豪。
我知道分數在學生心目中的分量。
我的口頭禪是“高調做事,低調做人”。陳燁編排的那一頂頂“桂冠”,都是從學校公告欄里看到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覺得有必要向學生敞開心扉、表明心跡。
巧合的是,機會來了。這天,我在班上分析完試卷,胡玫舉起了手:“老師,我這個詞語寫錯了,您沒給我判錯,多給了我2分。”我接過她的試卷,果然是我改錯了,便掏出紅筆,重新給她標上分數。
多年的教育經驗告訴我,教師的榜樣引領作用對學生的成長尤為重要。親其師,信其道。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典范、道德的化身、做人的楷模。在教師人格的直接影響下,學生的智力和道德才能得到培養,得到發展。任何規章制度和道德說教都無法代替教師人格對學生成長的影響。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滋潤學生心靈的陽光雨露。
我是不會放過稍縱即逝的教育契機的,于是,我借題發揮:“同學們,胡玫的舉動讓我想起學校即將開展的‘四評活動。我知道,你們給老師打分,心情一定很激動,內心一定充滿期待。胡玫能主動提出把老師多給的分扣掉,說明她很誠實。我真誠地希望你們給我的分數里也不要摻雜任何虛假的水分。你們了解我,我可是個素面朝天、追求本真的人。”教育即生活。我經常和學生分享自己對身邊發生的事情的個人觀點,分享自己的教育初心和教育信念。
沉默了片刻,陳燁第一個回過神來,鼓起了掌,隨即掌聲一片。我懸著的心總算落下了。
無時不教育,無事不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上,尋找確定的價值。“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的根本在于培養人,培養人格健全、精神高貴、有道德操守的大寫的人,而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教育的最大失敗在哪里?我認為是使人變得虛偽。如果學校教育不教會學生遵守規則,不尊重人的權利,不敬畏生命,不教給學生人性的善良、尊嚴、是非,最后的結果只能是人人變得虛偽,我們的教育和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無可救藥。
回到辦公室,我找來一份教育局下發的“學生評教師評價表”,只見里面堆砌著“廉潔從教”“知榮明恥”“因材施教”等時髦的詞語,這樣的語言低年級的學生能讀懂嗎?“有團隊精神,維護學校形象;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改革,參與校內外科研活動……”諸如此類,又是學生能評價的嗎?評價表分為10小項,每項10分,總分100分,學校以得分多少劃分等級,優秀、良好的教師各占總數的三分之一。人貴有自知之明,我每天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教書、讀書和寫作上,“家校聯系”是我的弱項;還有,我很討厭形式化的、缺乏內涵的教研活動……滿打滿算,我也只能是個合格的教師。
周一,學生評教師的結果出來了,我的名字赫然出現在合格教師的名單之列。
我早有思想準備,倒沒覺得委屈,因為我知道,現在的許多校園里,弄虛作假之風盛行。僅舉一例,絕大部分公開課已淪落為集體打造、一人登臺,以學生為配角、以聽課者為觀眾的表演秀。我的學生受不了打擊,他們覺得對不住我,一個個繞著我走路,實在躲不開,便做低眉俯首狀。這天中午,胡玫悄悄告訴我,洪濤和陳燁他們嚷嚷著要找校領導評理,甚至還偷偷地用紅筆在“學生評教師結果公示表”上畫了個醒目的“?”。學生的正義感讓我由衷地感到高興。我知道,現在他們的心里一定很痛苦。為了不讓陰影盤踞在他們稚嫩的心田,我覺得有必要和他們開誠布公地談一談。
當我站在講臺上時,教室里靜極了,幾十雙眼睛專注地看著我,充滿了憤懣和期待。
我笑了。陳燁嘟噥了一句:“虧您還能笑得出來!”聲音很低,但大伙兒都聽見了,于是,教室里又傳來我熟悉的歡笑聲。這一次,學生的目光中充滿了信任,充滿了理解。
我說:“你們猜,這次你們給我打了多少分?88分!多么吉利的數字!我真的很知足,謝謝大家!”我向學生鞠躬致謝。學生給予我最熱烈的掌聲。
我跟學生說:“我很喜歡‘合格這個詞,因為合格之上還有優秀,還有卓越。它就像春天的禾苗,充滿希望,充滿朝氣,帶給我足夠的想象和奮斗空間。同學們知道西漢皇帝住在哪兒嗎?對,未央宮。未央的含義就是未到中間。十五的月亮圓又圓,可是,接下來它就會走向殘缺。所以,‘未央和‘合格一樣,讓生命總是處在方興未艾的美好狀態,像春天一樣生氣勃勃。我寧愿要一個真實的‘合格,也絕不會要一個虛假的‘優秀,因為沒有真實就沒有偉大!我希望你們像我一樣,寧愿聽尖銳的、不入耳的真話,也不要聽所謂的‘善意的謊言。我始終認為,我和你們之間的關系是融洽、真誠、相互信賴的。我要想當好你們的老師,首先應取得你們的信賴,我們之間得建立信任感,形成溫暖的師生關系。如果我是個虛情假意的人,是個沽名釣譽的人,是個投機取巧的人,那還值得你們信任嗎?”
洪濤高高地舉起了手:“老師,我們覺得這對您不公平。”
“是啊,現在社會上不公平的事太多了!”陳燁深有感觸地說。
學生的話讓我心痛。沉默良久,我說:“是的,在社會上,有不少弄虛作假的現象,假貨肆虐,假話連篇。弄虛作假者雖然能獲得眼前的利益,但最終會自毀前程。所以,做人要堅守道德的底線。我為什么要讓你們讀經典,就是希望你們成為有道德的人。你們現在學的是做人的規矩,而中華經典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教你們怎樣做人。說白了就是‘仁義禮智信。‘仁即‘仁愛,就是要你們有一顆惻隱之心,有悲憫情懷;‘義即‘大義,無非就是要有一顆羞惡之心,像弄虛作假的行為,應為我們所不齒,為我們所深惡痛絕;所謂‘禮,就是恭敬辭讓之心,別人有錯,我們不能得理不饒人,要寬容他們的錯誤,相信他們會改正自己的錯誤;所謂‘智,不是知識,而是是非之心,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所謂‘信,就是誠信,‘人無信不立。守住‘仁義禮智信,就是守住了道德的底線。令人欣慰的是,你們做到了。我自豪,我是一名合格的教師;我自豪,我有你們這樣的合格的學生!”
教室里掌聲雷動。
下課了,陳燁追上我:“老師,我覺得您不僅是合格的教師,還是‘另類的教師。”
“是嗎?”我不禁莞爾,“不,我還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吧!”
很喜歡肖川老師的文字。他說:“教師就是在盡可能多的方面為學生做出示范的人,是引領著學生與有教養的人進行對話的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實現著價值引導與自主建構的統一。對學生而言,好教師就是一個世界——一個令他們目不暇接、喜聞樂見、流連忘返的世界。學生在這個世界里,能夠學到如何有品質地生存、有格調地生活。當學生走出這個世界,走向更廣闊的世界時,他能夠更樂觀、更明亮、更信心滿滿、更胸懷博大。”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告誡教師:“一切都應當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教育的力量只能從人格的生動源泉中涌現出來。”做一名合格的教師,用自己的生命之火去點亮學生心中的“真善美”,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與世界對話,這就是我的教育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