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亞琴 吳桂進
摘要
名著閱讀對初中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知識面的拓展、學生人格的培養意義重大。語文教師應該重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引閱讀過程,不斷探究,設計好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的系統活動,通過漫畫會展、經典朗讀、影視片段欣賞、名人點評等激發學生興趣,借助思維導圖、知識競賽、摘抄展示等推進閱讀活動,及時總結,延伸閱讀影響。
關鍵詞
名著閱讀 語文活動 激發興趣
德國詩人歌德說過: “讀一本好書,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對話。”對于中學生來說,名著閱讀就是和文學大師對話,對語文能力的提高、知識面的拓展、學生人格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大力推動中學生閱讀名著,巧設多樣的語文活動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一、閱讀前,巧設激趣活動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種能推動人們求知欲的力量。學生如果對某一學科感興趣,就能持續地研究,就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學習也能培養興趣。興趣既是學習的原因,又是學習的結果。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名著閱讀的前奏。
1.漫畫會展,聯想激趣。
在整本書閱讀前,教師可以把經典情節節選出來,組織漫畫會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對名著中的人物形象進行漫畫設計,或者就某一情節進行漫畫情景設計。如《水滸傳》主要人物漫畫會、經典情節的漫畫群圖、連環畫展覽會,《朝花夕拾》的經典瞬間,《西游記》動漫、連環畫分享會,《儒林外史》漫畫郵票展示會,《昆蟲記》海報設計展示會,等等。漫畫會展能讓學生增加對名著的故事情節、主要人物的了解。學生將漫畫的簡介與名著講述聯系起來,可以更加深入地體味原著。不過,教師務必要認清,漫畫會展開展的目的是激發學生閱讀的趣味,不能代替名著閱讀。
2.經典朗讀,懸念激趣。
教師可以用經典朗讀激發學生興趣,或者選取一段名家朗誦視頻、音頻材料展示,如《見字如面》節目節選《傅雷家書》一段;或者教師自己進行一段有感情的朗讀,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關于生命的思考的片段;或者讓朗誦功底較好的學生進行朗讀展示,如《簡·愛》中簡和羅切斯特互相試探心意的節選,可以男女生分角色朗讀,觸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聽覺感知情節,學生從有意義有趣味的情節入手,初步感知名著的精彩。教師需要在課前充分備課,精細選擇經典片段,如果組織學生朗讀,也需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
3.影視片段,欣賞激趣。
經典名著往往也是經典的影視作品,教師可以精選影視作品中的經典片段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西游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片段,《水滸傳》“血濺鴛鴦樓”的片段,《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思考人生的片段等。經典片段讓學生在視聽感受中體會情節內容和人物形象,能增加學生對重點情節的印象。教師需要指出影視作品中的情節往往與原著有些偏差,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再閱讀相應的章節就會獲得不同的閱讀體驗。
4.名人點評,引領激趣。
在統編初中語文教材必讀書目中,《儒林外史》《傅雷家書》《艾青詩選》《紅星照耀中國》等是難度比較大的作品。上述方法在教學中效果并不明顯。教師可以借助名家點評,讓學生透過點評文字,了解作品的魅力。如閱讀《傅雷家書》時,教師可以根據樓適夷的點評,以“這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為引子,從傅雷的教子之道這一單線任務角度,引導學生閱讀。清代經學家程晉芳點評《儒林外史》“窮極文士情態,人爭傳寫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文人士子的人生處境和精神狀況的角度去閱讀。名家點評是難點篇目閱讀的一把鑰匙,學生可以由此抓住重點內容,突破閱讀障礙。
二、閱讀中,巧設推進活動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參與、引導和推進閱讀活動。
1.思維導圖。
不同維度的思維導圖將名著閱讀內容可視化。思維導圖和名著閱讀結合起來,學生能清晰地掌握情節脈絡、人物關系、人物形象的分析,進而增加對整體內容的把握和名著主題的分析理解。學生可以制作保爾的人生歷程、保爾的人物關系思維導圖,《儒林外史》中人物形象分類思維導圖。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研討活動,利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對名著內涵的理解。
2.知識競賽。
對于篇幅比較長的名著,學生的閱讀進展比較慢,閱讀趣味也會在閱讀中逐漸消失。教師需要根據閱讀內容開展閱讀推進活動,如針對《西游記》《水滸傳》等長篇經典小說,教師可以設置知識競賽活動,針對人物情節、人物關系、人物形象等方面進行內容競賽,激發學生閱讀熱情,促進閱讀開展。
3.摘抄展示。
如果閱讀過程漫長,學生容易流于情節閱讀,而讓閱讀低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重要章節進行詳細閱讀,指導學生進行摘抄批注。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前對其進行批注指導,在批注完成后進行點評和引導。經過引導后,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品味能力能逐漸得到提升。
4.角色扮演。
組織活動是引導學生進行細節閱讀,提升閱讀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之一。給影視作品趣味配音,分角色扮演人物,編排舞臺劇,等等,都需要學生對名著深入閱讀,把握人物性格。
三、閱讀后,巧設探究活動
教師需要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在閱讀后保證閱讀效果。小組合作探究是讓學生最大化地獲得閱讀價值的捷徑。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我眼中的……(某一人物)”為主題,合作探究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以“化身語文老師”為主題,分析文章的情節和藝術價值等。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進與落實,閱讀名著成為中學生的必修課。激發閱讀興趣、指引閱讀過程、延伸閱讀影響,是全體語文教師都需要不斷探究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