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非一
指導專家?| 洪鈺芳?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醫師
天氣越來越熱,雨水變得富足,濕熱的環境總讓人有種透不過氣的煩悶之感。最近這段時間,不少朋友都不約而同地有這樣一種感受:胃口不怎么好,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整天無精打采,經常犯困,有時候還有點發熱,整個人感覺昏昏沉沉。眼看著自己好像消瘦了一些,很多人坐不住了,便去醫院做檢查,可查了一圈又查不出什么毛病。事實上,這種情況在中醫里有個專有名詞——疰夏,?指因暑濕之氣外侵、困阻脾胃所致。
疰夏又稱“苦夏”,精神萎靡、沒有胃口、乏力倦怠、胸悶心煩、眩暈惡心等是疰夏的典型癥狀,現代醫學中雖然沒有將其作為一種獨立的疾病,但它確實令很多人為之困擾,尤其是中老年朋友,本身體質就相對虛弱,更容易在夏季出現這類癥狀。
說起緩解疰夏的飲食調適,大多數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喝冷飲”。很多人覺得疰夏就是身體太熱了、不舒服,喝點涼的、冰的就能緩解。的確,在悶熱的季節里,喝一碗冰鎮綠豆湯,或是拿著冰啤酒、冰可樂“對瓶吹”非常爽,也能緩解暑熱帶來的煩悶。然而,我們必須提醒大家,食用冷飲一定要謹慎。中醫認為,人的脾胃運化功能主要依賴陽氣的推動,過量喝冷飲、吃冷食會損傷脾胃的陽氣,影響脾胃的正常運化功能,進而加重胃脹、胃痛、腹痛、腹瀉、便秘、食欲不振、困倦等疰夏癥狀。在此建議大家,涼的可以吃,但是不要在飯前空腹吃,或是飯后馬上吃。同時,我們也提醒大家要控制量,以小半碗、小半杯為宜,且需要小口慢咽、慢飲,盡量讓冷食在口中停留一會兒,升溫后再咽下。
也許有人會問:那我泡點苦寒的涼茶每天大量飲用可以嗎?這也是不可行的。前文提到,疰夏的人脾胃陽氣的推動運化功能較弱,如果此時再服用苦寒的涼茶就會傷到脾胃,不但會加重疰夏的癥狀,還會因為免疫力降低導致許多其他疾病。洪醫師強調,夏季尤其要注意顧護脾胃,避免滋膩。
夏天,尤其是疰夏時,面對油膩膩的肥甘厚味相信大家都難以下咽,更愿意選擇清淡飲食。我們推崇清淡飲食,但別把清淡飲食與“吃素”劃等號。換句話說,?沒有必要為了應對疰夏而刻意吃全素。這是因為,人體在悶熱的環境中本身消耗的營養就會增多,而脾胃的運化功能又相對比較虛弱,如果只是一味吃素、不沾葷腥而不注意營養均衡,人的體質會迅速下降,進一步加重疰夏的癥狀。因而,這里強調的“清淡”是指在疰夏時減少油膩、辛辣、生冷食物的攝入,以新鮮的蔬果、豆類、瘦肉、魚、蝦、蛋類為主,烹飪方式以蒸、燉、涼拌、清炒為宜,口味以清鮮爽口為主,以緩解疰夏引起的食欲不振等癥狀。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雖然疰夏后會引起食欲不振,但也不能自此“辟谷”。實在沒胃口怎么辦呢?不妨適當食用一些開胃小菜,比如拍黃瓜、涼拌海蜇絲、涼拌黑木耳等爽口的涼拌菜。此外,酸辣食物可以刺激食欲,促進消化,在做涼拌菜的時候可以適當加點醋、姜汁等;?飲料則可選擇酸梅湯、大麥茶等,開胃消食。
疰夏時減少油膩 辛辣生冷食物的攝入以新鮮的蔬果豆類 瘦肉魚 蝦 蛋類為主烹飪方式以蒸 燉 涼拌清炒為宜口味以清鮮爽口為主以緩解疰夏引起的食欲不振等癥狀
告訴大家一個預防疰夏的飲食小妙招,尤其適合容易疰夏的老人和孩子。小妙招也很簡單,就是每天多吃一些芳香健脾化濕的食物,如黃瓜、藕、豆腐、絲瓜、冬瓜、綠豆、西瓜、甘蔗、梨等。此外,對于有過疰夏經歷或是比較容易疰夏的朋友,可以提前在濕熱熏蒸的芒種季節適當服用一些藿香正氣水,一日兩次,連續一周左右,也能有效預防疰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