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紅

這是發生在濰坊昌樂縣的故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一個春天的上午,王家村的王孟子老漢守著門口一堆藍色碎石頭發愁,這是前些日子蓋新房清理出來的舊地基。村干部說上面近幾天要下鄉檢查村容村貌,讓他快點將這些建筑垃圾處理掉。要是處理晚了,因此被扣了分,就要處罰他。
兒子在外打工沒時間,他自己雖說才六十出頭,但心臟不好,干不了力氣活。這事兒關系到村里的聲譽,事不宜遲,他決定立刻請人幫忙解決。
王孟子走在大街上,嘴里嘟嘟囔囔罵道:“天殺的小鬼子……”不了解內情的人就納悶了,村里讓他清理石頭,與小鬼子有什么關系?了解內情的人說,嘿,這里頭的關系可大著呢……
四十年前,日本鬼子占領了昌樂,建炮樓、修公路。在漢奸們的協助下,鬼子不但明搶,還夾帶著暗奪。他們見老百姓用原始的火鐮蹭火石取火,不禁瞪大了眼睛,看到了另一種掠奪中國財富的機會———要是把日本生產的火柴銷售到中國,只這一項,黃金白銀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向日本。他們決定,強行向老百姓推銷火柴。過去,凡是從外國漂洋過海過來的東西,都加了一個“洋”字,這火柴自然也就叫洋火了。
用火鐮、火石打火,十分費事。要生火了,還要準備好火頭,也就是易燃秫秸瓤。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捏緊火石,火頭緊靠火石窩在手里,然后右手捏緊火鐮,用其邊蹭打火石,就有火星蹦出,落在火頭上,用嘴一吹,火頭就旺了。再將準備好的柔軟的柴草靠近火頭,繼續用嘴猛吹,火頭的火便將柴草引燃了。
遇到陰雨天,柴草反潮,就不易引燃,相比來說,洋火自是好用。可是,老百姓哪里有閑錢享受?火石溝溝坎坎到處都是,不用花錢,只要有塊鐮刀形狀的長十厘米左右、厚兩毫米的鋼片,也就是火鐮,就不愁生不著火。
見老百姓不買他們的火柴,鬼子又想出了一個釜底抽薪的損招———收購火石。鬼子想,把火石收購干凈,老百姓沒法生火做飯,必買“洋火”。
火石,在老百姓眼里,除了打火,就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石頭。既然它能賣錢,倒不是一件壞事。
為了生存,大人孩子齊下地,漫山遍野到處都是撿火石的人。近處火石沒了,到遠處撿;地上的火石撿光了,老百姓便用鏟子镢頭刨地、翻沙尋找……火石源源不斷地送到鬼子指定的收購地點,一天就收購一座不大不小的火石山。老百姓用賣火石的錢,從鬼子手里換來了洋火,甚至還有了剩余填補家用,自然也就接受了。
鬼子沒有想到這里的火石這么多,簡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收購火石不但沒有達到他們預想的效果,反而讓這方老百姓有了點滴實惠。對鬼子而言,這是虧本的買賣呀,他們當然不甘心,只要讓中國人嘗到了用火柴的甜頭,還愁日后不大賺一筆?
為了節約成本,他們雞蛋里挑骨頭,只收便于隨身攜帶、用著方便的。他們煞費苦心做了特制的鐵篩子,篩網漏空比雞蛋還小。老百姓撿來的火石必須過篩,只收篩空漏下的,其余的統統不要……
在被過篩扔出的火石中,有一種個頭大、棱角分明、堅硬無比、深藍色的藍火石,因為其塊大且硬,不易弄開,盡管碰撞時火星四濺,可是用起來不方便,所以,當地人很少用它。鬼子改變了收購方式后,這種塊大的藍火石不用動篩,就被直接挑出來扔掉,很快,被棄的藍火石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王孟子那時二十來歲,平日里全靠給人家扛長活打短工度日。鬼子收購火石,讓他看到了生財之道,他憑著一身力氣,挑著一副擔筐,到外面撿火石賣。
一開始鬼子不怎么講究,王孟子撿火石賣比做雇工收益大。哪想到,剛撿了十幾天,小鬼子就挑剔起來,這個不收那個不行的,這讓血氣方剛的王孟子不服。他拿起兩塊藍火石在鬼子面前相互碰撞,火星四濺,然后質問鬼子:既然是收購火石,這藍火石怎么就不行了?
小鬼子大笑,這個愚蠢的莽夫,怎么就不明白皇軍的意思呢?難道還幫你們中國人發財不成?
幾個鬼子相互嗚里哇啦地嘀咕了一陣后,一個左耳下部分少了一半的年輕鬼子走上前來,嘴里罵著“八嘎”,抬手對著王孟子的臉就是兩個大耳刮子,然后用刺刀指著他,命令道:“你看著好是吧?那我成全你,你趕緊把這些藍火石全部運到家里去。十天后,要是讓皇軍再看到這兒有一塊藍火石,你就死了死了的……”
王孟子對這缺半個耳朵的鬼子恨之入骨,恨不得一拳把他打趴下。可是,小鬼子有刀有槍,自己赤手空拳,好漢不吃眼前虧,也只好把火石往自家院子里挑運。小鬼子還玩了個貓捉老鼠的游戲,派人盯著,讓他做不了弊。
就這樣,王孟子每天天不亮就去挑藍火石回家,一直忙到深夜,還要受半只耳鬼子的嘲罵。他看出來了,小鬼子這是往死里玩自己啊,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在一個陰雨連綿的晚上,他趁鬼子不注意,逃到山里躲了起來……
一段日子后,鬼子終于認識到收購火石是愚蠢之舉,就垂頭喪氣地草草收場。
一直到新中國成立,躲在外面的王孟子才回到村里。他那三間茅草屋因為沒人居住,已經倒塌。在鄉親們的幫助下,他重新壘起四間茅屋。那滿院子的藍火石也有了用處,用它打房子和院墻的地基,剩下的用來墊天井,剛好用完。沒想到,當年害苦了他的藍火石居然還有了用場,這也算是因禍得福吧。
之后,王孟子娶妻生子,過上了太平的日子。
轉眼之間,到了八十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王孟子的孫子也不小了,需要蓋新房子,按當地政策,蓋房子只能在老房子的基礎上翻蓋。新房地基用的是從山里開采出來的大青石,結實又大方,墻壁用磚砌,屋頂用瓦蓋。老地基倒出來的那些藍火石徹底被淘汰了,又在院門口堆成了山,成了礙事的垃圾……
王孟子在街上轉了一圈,也沒找到幫忙運石頭的人。他只好又回到自家門前,看著這堆藍火石,嘆著氣,嘴里嘀咕著:“這真是背著豬頭找不到廟門了。”
這時,有個陌生人正站在這堆石頭旁邊打量,聽著王孟子的喃喃自語,就問他:“老哥,遇到什么煩心事了?”
“我這命啊,就是個賤命。幾十年了,小鬼子給我留下的噩夢還沒做完。”接著,他就把事情的前前后后說了一遍。
此人聽他把話說完,彎腰拿起幾塊石頭看看,然后說:“老哥,你甭愁了,這些石頭挺好看的。我把它拉到自家門前鋪路,一分錢也不要你出。”
王孟子高興壞了,這才是剛打瞌睡就有人送枕頭呢,真是時來運轉了。他怕自己聽錯了,不禁又問了一遍:“什么?這些碎石頭你要了?不要我出運費?”
來人點點頭,笑著說:“這回你的豬頭不用找廟門了,留著自己吃吧。”
出于禮貌,王孟子問道:“請問老弟貴姓?”此人回答:“免貴姓王,你就叫我老王好了。”然后又自我介紹了住處。
王孟子呵呵一笑:“五百年前咱肯定是一家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有困難老弟就來了……”“既然是一家人,閑話就不多說了。老哥,我這就去找車來拉,到時你可別反悔。”
王孟子連忙搖手說:“求之不得,怎么會反悔?”“我要是找了車來,你反悔了,我不是白忙活?親兄弟明算賬,空口無憑,還是立個字據保險。”
“哎呀,你這就見外了。中中中,就照你的意思辦。”
老王似乎早有準備,從自行車掛著的包里,拿出紙和筆,唰唰兩下,熟門熟路很快就寫好了。特別強調的是如若反悔,老王的誤工費、雇工費、雇車費由王孟子承擔。王孟子沒想到事情這么麻煩,對方這么做似乎不地道,有些捆綁的意思。他能無償幫自己把垃圾處理了,感激還來不及,怎么會反悔?真是多此一舉!
字據寫好,雙方摁上手印。老王騎上自行車離開了。
望著老王遠去的背影,王孟子一身輕松,不免暗自得意:幸虧自己沒找到人幫忙運石頭,要不這錢豈不是白花了?
他走進自家院子,看見在城里上高中的孫子王鵬回來了。王鵬很聰明,每次全縣高中大會考,都是第一名。王孟子看到孫子,臉不由得笑成了一朵花。
王鵬笑著問道:“爺爺,什么事把您高興成這樣?”
王孟子便把處理藍火石的事兒對孫子嘮叨了一番,臨了還補充一句:“這又省下幾十塊錢的運費。”聽了爺爺的話,王鵬感覺事情似乎有些蹊蹺。一堆垃圾石頭,拉走就拉走吧,還立什么字據?難道藍火石里有什么秘密?
他想起了地理課上,老師曾經講過,火山爆發以后,會形成各種各樣的巖石。巖石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昌樂所處的地理位置就在遠古的火山口附近。如今市面上有不少外地人前來低價收購當地的碎石頭,已經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重視。至于石頭中含有什么,還沒有明確的答案。既然有人買,就一定是大有用處。這會不會和販賣礦石有關?如果石頭里面含有稀有的礦物質或者什么金屬,那可是國寶。想到這里,王鵬說:“爺爺,先不要讓人把這些藍火石拉走,我到縣里找有關部門鑒定一下,一切等我回來再說……”
王孟子犯難了。難怪人家老王要立字據,這不,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他說:“不行啊。咱和人家立有字據,白紙黑字寫得清楚,反悔要挨罰的。”
王鵬說:“爺爺,您好糊涂啊。如果這些石頭是稀有礦石,私自倒騰就是犯法。那個字據能大過國家法律?”
聽了孫子的話,王孟子覺得有道理,不由得連連點頭。
下午,一輛長盤卡車開到了王孟子家,從車上下來幾個拿鐵锨的人,帶頭的正是老王。他對王孟子說:“老哥,我這就把石頭拉走,很快的。”
王孟子不好意思地說:“實在對不起了,我孫子說這些石頭他留著有用,不打算處理了。”
老王聞言臉色大變,說:“老哥,你這不是耍我嗎?咱可是有合約的。車我也找來了,人也雇來了,你總不能讓我空手回去吧,咱可得按合約辦事。”
王孟子為難地說:“實在不好意思,現在做老子的做不了小子的主。至于合約上的規定,我也沒辦法兌現。我分文沒有,你看我家里有什么值錢的東西,可拿走頂賬。”
老王沉著臉,走上車頭,拉開車門,原來卡車駕駛室里,還坐著一個戴墨鏡的人。
老王對那個人小聲說了幾句什么,便轉回來對王孟子說:“老哥,我知道你過日子也不容易。這樣吧,我也不白要這石頭,我出五十塊錢把石頭拉走。”
看來孫子的話不是空穴來風,這些石頭一定不是普通的石頭,這一下,王孟子的心更定了,于是搖頭說:“不賣。”
“那就給一百。”
“我也想賣。可是,我孫子不同意,回家要怪罪我的。”
老王又返回去和車上的人嘀咕了一陣,然后咬牙對王孟子說:“其實,這石頭是車上的老板要的。老板說了,一口價一千!賣就拉走,不賣算了。”
王孟子瞪大了眼睛。一千塊錢,他幾畝責任田種莊稼,辛辛苦苦一年也賺不了一千塊錢。他想到孫子上學需要錢,自己治病需要錢,如今天上掉餡餅,他可舍不得錯過這個發財的機會。于是,他把牙一咬,說:“好,就這么定了。”

老王從車上那個人的手里拿了一千元錢給了王孟子。王孟子一揮手,拿工具的人便動手裝車。
石頭還沒裝一半,突然,一輛警車和一輛綠色的吉普開了過來。王鵬和三個警察從警車上跳下來,接著后面吉普車里又下來幾個人,是國家地質勘探隊的技術人員。
王鵬將藍火石直接送到縣礦務局,正巧碰上國家地質勘探隊技術人員前來考察。經過鑒定,初步判斷出這是純度很高的藍寶石。事關重大,礦務局領導馬上把此情況上報。事不宜遲,縣委立刻派公安和地質勘探技術人員趕赴現場……
老王見此情景,趕緊解釋說:“我什么也不知道。只是受雇于人,賺點兒辛苦費……”
警察將車上的神秘人物請下來,讓他摘下墨鏡,原來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他用生硬的普通話說自己是東北人,聽說這里的石頭值錢,就過來碰碰運氣。既然政府不讓買賣,王孟子把錢退回,他們走人就是了……
王孟子一聽說這些石頭都是藍寶石,頓時驚得目瞪口呆。謝天謝地,多虧孫子聰明,要不可虧大了。他趕緊把還沒焐熱的一千塊錢還給人家。
就在神秘老頭伸手接錢的時候,王孟子突然瘋了似的一把揪住他的衣領,咣咣給了他兩耳光,嘴里罵道:“你個天殺的小鬼子,我做夢都想殺了你。今天還敢送上門來……”
在場的人莫名其妙,趕緊將他拉開。奇怪的是,被打的人只是低著頭躲閃,不但沒有反抗,反而連頭都不敢抬!
王孟子當著大家的面,說出了四十年前遭受小鬼子欺負的一幕。剛剛就在他還錢的那一瞬間,他看到這個老板左邊的耳朵少了一半。這可是他這輩子都忘不了的半只耳朵啊!他不禁再仔細一看,認出這個人就是四十年前甩他耳光、端著槍逼他把藍火石運回家中的小鬼子……
這個人的確參加過對華侵略戰爭,名字叫小野次郎。戰爭結束后,他利用從中國搶劫的財物,做起了珠寶生意。在做買賣的過程中,琢磨到之前在中國昌樂見到的藍火石很可能是藍寶石的原生礦。于是在中國剛開始改革開放以后,他迫不及待地以考察的名義來到中國,直奔當年犯下過滔天罪行的昌樂。當年自己在哪里做過什么孽,他當然記得,于是憑著記憶,找到了當年被逼轉運藍火石的王孟子的家,令他大喜過望的是,王孟子門前正有一堆藍火石需要當垃圾處理。他斷定這就是當年那些藍火石,做賊心虛,他自己不便出面,就雇傭一個姓王的中國人去跟王孟子交易,自己躲在幕后指揮。
此刻,面對憤怒的王孟子,小野次郎連連鞠躬,羞愧地小聲說:“對不起,對不起……”
王鵬做主,把家里所有的藍火石都捐贈給了國家,王家也收到了國家頒發的證書和一筆獎金。
后來,相關部門也開始重視藍火石流失問題。王孟子這才明白,自己差點釀成大錯,他經常把這件事當成故事說給別人聽,也是告誡大家,要警醒著點兒,別讓壞人占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