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宏

種子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關鍵。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為推進種業振興,山西今年圍繞玉米、小麥、大豆、谷子、釀造高粱、馬鈴薯6種農作物和牛、羊、晉汾白豬等3種家畜,聚焦種業“卡脖子”關鍵技術,聯合省內外具有較強科技創新能力的科研院校、種業企業,開展良種聯合攻關,旨在突破一批制約種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突破性優良品種,做強一批優勢種業企業,不斷提高種業自主可控水平,加快推進山西種業高質量發展。金秋時節,筆者走進田間地頭、豬圈牛棚,采訪科研人員扎根基層的忘我精神,記錄他們科研取得的可喜進步。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跡。
山西是種質資源大省,目前已向國家庫(圃)移交農業種質資源4706份。如何實現農業種質資源大省向特色種業強省轉變?2022年1月,山西吹響全省種業振興集結號,著力推動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種業創新攻關、種業基地提升、種業企業扶優、種業市場凈化“五大行動”。在以往基礎上,省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攜手農業科研部門啟動了更大范圍的良種聯合攻關項目。
2022年,根據山西農業實際情況,圍繞玉米、小麥、大豆、谷子、釀造高粱、馬鈴薯6種農作物和牛、羊、晉汾白豬等3種家畜開展良種聯合攻關,采取科企聯合攻關方式,由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牽頭+科研院所+種業企業+育種基地共同實施。
9個良種聯合攻關項目由省農業農村廳、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組成工作推進小組和項目組,推進小組主要負責攻關期間部署協調育種聯合攻關工作等事項,項目組采取首席育種專家負責制,由相關專家和企業負責人聯合組成。
玉米是山西第一大糧食作物,在糧食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玉米良種聯合攻關項目組按照《山西省良種聯合攻關實施方案》要求,最終與省內外多個科研團隊和多家企業(基地)簽訂相關協議,聯合攻關玉米創新制種。
國慶前夕,山西農大東陽基地處處鋪展著豐收的景象,在強盛種業玉米新品種展示田里,20多個品種青枝綠葉、果穗金黃、長勢喜人。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劉志杰在地頭說,聯合攻關首要的是探索構建聯合攻關模式和協同機制,要明確攻關目標,找準攻關方向,聯合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人員,從不同領域和視角來提供智力支持,形成攻關合力。要深入研究作物所需的氣候、土壤、水肥等環境條件,有的放矢,運用現代育種技術選育好品種。
目前,9個良種聯合攻關項目組都根據總體目標,設計了攻關路線,細化了研究方案,落實了攻關任務,共與50個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確保了項目順利落地。
晉汾白豬是山西科研工作者歷經20余年自主培育的國家級新品種,是全省唯一通過國審的豬新品種,也是目前我國代表性的“華系”豬種之一,目前,項目組正利用現代分子育種手段,突破全基因組關鍵選種技術,高效發掘晉汾白豬豐富的有益變異并定向選育,加快品種遺傳性能提升和種質創新利用。
“目前項目研究已進入關鍵時期,有了良種聯合攻關的項目支持,更堅定了我們攻克難關的信心。”良種聯合攻關項目組成員曹果清教授說,他們在全省不同區域布點,選擇了山西凱永養殖有限公司、太谷金銘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為項目實施主體,在獲取試驗示范數據的同時,也帶動了養豬大戶的加入,逐步擴大了晉汾白豬的市場占有率。
走進晉中市太谷區胡村鎮胡村村的太谷金銘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的晉汾白豬繁育車間,精準到位的飼喂器具,構思巧妙的隔離柵欄,智能化的溫控系統,先進的清潔設備,讓人耳目一新。
公司負責人魏強利說,公司存欄晉汾白豬核心群母豬1000頭,是晉汾白豬的龍頭企業和鏈主企業,下一步企業將推動建立產業聯合體,打造50萬頭晉汾白豬全產業鏈。
山西山區丘陵多,牛一直是廣大農戶青睞的養殖家畜。牛良種聯合攻關項目組在晉中市和順縣定期對核心群800余頭“太行云牛”的各項生產性能進行測定和記錄,補充完善了系譜卡信息等,完善核心群系譜記錄,厘清了血統關系;對擴繁群1500頭種牛進行了篩選,優化篩選了30頭后備公牛,對10頭現役公牛進行了精液采集,凍精制作和發放等工作,順利組織并開展了生長、繁殖、育肥、屠宰4個品種性能測試的中間試驗。
牛良種聯合攻關項目首席專家張元慶對筆者說:“項目組將傳統育種方法與現代分子育種技術相結合,采用商業化芯片對“太行云牛”全基因組的標記進行檢測和篩選的各項工作,正快馬加鞭進行中。”
“實施良種聯合攻關是促進種業創新能力提升、推動種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牽頭單位,學校充分發揮校院合署優勢,組建了產學研結合的攻關團隊,編制了符合實際、各具特色的實施方案,同時加強項目實施過程監管,著力探索合作共贏、可復制推廣的良種聯合攻關新模式,實現資源材料大整合、育種技術大集成、產業鏈條大貫通。目前,9個項目順利推進,有望選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種。”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科研管理部部長楊萬倉如是說。
秋風吹過,位于黃河岸邊海拔1300米的永和梯田,“紅浪”翻滾,豐收在望,映紅了農民的笑臉。
釀造高粱良種聯合攻關項目展示推廣示范的任務在臨汾市永和縣實施,2022年在坡頭鄉土羅村建設良種試驗示范基地40畝,展示12個釀造高粱新品種,在呼家莊村建設核心示范區500畝,示范品種“晉糯3號”,在當地輻射推廣1萬畝,打造成了萬畝優質高粱園區,形成了“農業觀光+旅游”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
釀造高粱良種聯合攻關項目首席專家柳青山對筆者說:“我們從數百種的高粱種質資源里篩選出耐鹽、抗旱、葉片上沖的優異種質,建立并優化了高粱遺傳轉化體系,創制出優良高粱親本系8個,申報新品種保護權4項,準備登記高產、優質、適宜機械化生產的釀造高粱新品種5個,擴大試驗示范范圍,田間變現優異,受到廣大農戶的歡迎。”
山西是雜糧大省,谷子位居雜糧之首,是全國三大谷子主產省份之一。谷子良種聯合攻關項目組把試驗基地設在了山西的中部和北部山區,試驗示范基地覆蓋全省主要谷子生產區,采取谷子種業企業和小米加工龍頭企業出題,常規育種團隊與分子育種團隊協作攻關答題的模式,聯合打造“政產學研”谷子種業創新基地,培育谷子突破性品種,促進了谷子種業和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也帶動群眾增收。
在農作物品種測試與新品種示范方面,6個良種聯合攻關項目依托主產區種業龍頭企業,建立良種繁育基地和高產、優質示范基地,大力提高良種覆蓋率及優質品種專用率。
在畜禽新品種(系)示范方面,3個良種聯合攻關項目組進一步完善畜禽新品種(系)兩級繁育體系,努力建設由核心場、擴繁場構成的高效育種體系,逐步形成“種業支撐產業”的產業化模式。
種植業與畜牧業并列為農業生產的兩大支柱,是農業高質量發展基石。9個良種聯合攻關項目組正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全力做好種質資源鑒定、評價與新品種選育,加大農作物品種、畜禽新品種測試與新品種示范推廣,讓科研成果快速轉化,促進糧食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