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
“破防”通過對兩組語料的簡縮,“輕裝上陣”,成功“搶占”了描述心情或心境熱流的高頻詞榜的首位。這兩組語料分別是“矛力”十足的“突破、攻破、沖破、刺破、擊破、撕破”等詞和“盾力”不弱的“防線、防備、防御、防守、防護、防衛”等詞,它們的“短兵相接”,經常“制造”出頗具神經沖擊的“暴力”畫面,或直接運用于軍事作戰,或延申至競技賽事。隨著它們構成的動賓詞組在“立場有別”的場景下深入人心的使用,情感、情緒對峙的情形也自然獲得對其征用的合法性。有趣的是,到了“破防”這里,心理防線的被攻破成為最常見的使用情境,有“后來者居上”的味道。
“破防”這一縮并,語義雖沒有大變,但似乎已有自己的“傲嬌”,竟“專寵”起那些抽象和心理的活動起來。比如在這樣的文化領域方面,“動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的載體,更好更快地將其傳播到各個國家。無論在任何破防途徑,都有它的存在。”(《大眾文藝》2019年第6期)而那些原來殺聲四起、面紅耳赤的爭斗似乎在“破防”中沒有獲得有利的地位,雖然“破防”一詞是在網絡游戲中“出圈”,有著鮮明的斗爭印跡。如今它更多在“看不見硝煙”的地方“謀取”話語權,積累情感經營的靈感。無論是戀愛心思,還是家國情懷,“破防”“分分鐘”宣告感情的被征服,以及烽火的不必升起。不過,在主流話語中贏得一席之地,使“破防”竟在關聯文化自信時再一次與“戰爭”連線——悄然間攀至積極高亢的語義,完美地對應提升為國際級別的“戰爭”。
“破防”緊湊有力的節奏不僅利于“口舌之快”,還將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諸如熱淚盈眶、血脈僨張等心靈表現的豐富上,提高了一種對深層情感的集體敏感。不過,逐漸變得隨處可聞的“破防”呼聲使“破防”的日常化色彩更加明顯,當“小確幸”也可“高調”地啟用它時,它便變成只有磨損了的激情。這似乎正是流行語走不出的熵增定律,高度透支的語言只會更快走向能量潰散而味同嚼蠟的結果。
無論是具象的防線還是合理性比方,“破防”的使用不僅讓人注意到某種穿透的力量的不期而至,更提醒了屏障的無處不在。不過,這些屏障在人們高呼“破防”時好像顯得理當毀墜,這樣一來才提供了難能可貴的解脫感……于是你漸漸分辨不太出,“破防”是在為那股沖擊的力量發出贊嘆,還是為屏障的破壞型現身偷著樂——說出“破防”的同時曝光曾經隱蔽的防線。“破防”之前那些并未濃縮的同義短語并沒有包含這樣的特別體驗:裸露癖——時代脾性的一個小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