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 唐人豪

摘 要:如今,藝術的表現形式不再拘泥于二維平面,而是逐漸朝向三維立體發展。高校美術生往往經過了包含素描、水粉以及速寫的高考模式的訓練,在其繪畫創作過程中難免會看到應試教育的影子,創作趨于模式化、千篇一律化。當需要學生發揮自身想象力進行創造繪畫時,其不足就完全暴露了出來。綜合材料的應用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其素描造型能力更是直觀地體現在綜合材料繪畫當中。不少高校在繪畫教學中會通過綜合材料繪畫來訓練和拓展學生思維,而素描是西方繪畫中常用的造型方法,也是繪畫教學中最基礎的部分,因而在此重點探討素描造型在綜合材料繪畫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素描造型;綜合材料;繪畫教學
一、素描與綜合材料的概念
(一)素描
素描是造型藝術基本功的核心組成部分,主要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感知能力以及空間能力,重點表達物體結構關系、光影關系、形體關系、動態關系等方面的內容,能夠以客觀的角度直觀呈現出物體本身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本質。
從本質上來看,素描要求學生在觀察物體的同時能夠用手中的筆客觀地描繪出物體的造型,排除過多的主觀因素,綜合考慮光影變化、明暗關系、物體透視法則以及構圖比例等,更多是認知與表現的同步訓練。素描還是一種視覺語言,以最簡單、純粹的黑白灰關系來表現物體的造型結構及明暗關系,集中表現眼睛看見的事物或者印象,也表現出心靈所思所想的意象,是最直接、簡單的視覺語言表達方式。
(二)綜合材料
綜合材料在視覺藝術創作中的運用,最早體現在畢加索等人的作品當中。他們使用報紙、鐵皮、樹葉以及繩線等多種材料拼接畫面,表達作者的主觀意識,從而形成具有獨特造型與意義的藝術作品,豐富平面繪畫的表達效果,讓繪畫不再拘泥于二維的平面表達,走向了三維藝術創作。
顧名思義,綜合材料繪畫就是運用多種不同材料通過特殊加工處理而形成的藝術作品,因此材料的使用貫穿整個綜合材料繪畫的創作始終,如何運用材料及如何穿插表現材料成為綜合材料繪畫最核心的問題。
從材料本身來看,它最先呈現的就是復雜的面貌,不同的材料有著不同的肌理紋路,而且質感不同,給人的感覺也不同,如鐵板和銅板給人一種堅硬的感覺,而衛生紙、棉花給人一種柔軟的感覺,因此在使用材料前就必須充分掌握材料本身的性質特征。在進行綜合材料繪畫創作時要找好立意,確定主題,找好相應的材料進行呈現。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認識生活中各種材料的特性,如此才可以在綜合材料繪畫創作中得心應手。
二、素描造型在綜合材料繪畫教學中的主要應用
(一)促使綜合材料繪畫教學更加嚴謹
在綜合材料繪畫中,每一位學生都有著符合其性格特征的興趣愛好,對材質的喜好也同樣如此。有的學生熱愛使用自然材料,如花朵、木材、石塊、樹葉以及泥土,有的學生喜愛運用工藝材料,如碎玻璃、布料、紙張等,而這些材料的創作都恰如其分地表達了每個學生的特點。
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綜合材料的特性及可使用的材料的同時,還要格外注重培養學生在綜合材料創作中的造型表現能力。可以說,造型是任何繪畫種類創作的基礎,在綜合材料繪畫創作中,需要集中思考素描造型的運用。沒有精準的造型,那么整個作品就失去了造型美。因此,優秀教師往往會為學生普及綜合材料應用與素描造型之間的聯系,以及運用綜合材料時如何最大程度發揮材料本身的造型美與材質美。在綜合材料的繪畫創作中,素描造型的運用能夠讓創作更加自由,創作者可以根據自身想法自主搭配材料和改變材料的造型設計。比如說運用樹葉這一材料時,純天然的樹葉造型往往是扇形的、針形的、心形的等,豐富多樣,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對樹葉造型進行自由改造,按照自身設計好的造型剪切出相應的圖形,如剪去樹葉的一角,讓樹葉變換成其他造型。
當教師進行了基本的理論講解后,學生應當進行實驗創作,充分運用自身對造型的理解、對材料的感知能力,將素描造型與綜合材料建立相應的精神關聯。為了提高學生對材料的敏感性,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前往大自然探索各種可使用的材料,讓學生根據自身創作需要自主收集材料。等待學生材料收集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集中分享與交流自己所選的材料,講一講選擇的材料有什么特性以及為什么要收集這個材料,讓學生對材料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當學生逐漸熟悉材料特性后,教師可以適當進行深入的繪畫理論教學,講解繪畫創作要點,講解素描造型的相關知識,如透視、比例等,讓學生在綜合材料繪畫創作中注意知識的運用。如此一來,整個教學過程循序漸進,教師能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素描造型與綜合材料繪畫創作的相關知識,使學生在理論的指導下自主進行綜合材料創作。對素描造型的教學可以促使綜合材料繪畫更加嚴謹,而綜合材料繪畫又豐富了素描造型的表現形式,二者相輔相成,相互關聯。
(二)幫助學生建立創作知覺系統
從現實情境出發,畫室環境內幾乎所有的綜合材料都具有一個具體、清晰的物質形態。學生可以根據材料的造型、質地、肌理、氣味等方面的信息分辨出材料特性,進而運用到不同類型的綜合材料繪畫當中。學生在進行綜合材料繪畫時,不同的創作情緒與狀態都會影響最終效果。情緒的生成不僅與本人性格相關,還受周遭環境影響。沉悶、不善言辭的學生,會首選色調陰郁的深色物質來表達沉悶、不透氣的感覺;安靜、細膩的學生,通常會選擇清冷調的物質來表達高冷、沉靜的感覺;性格開朗、天真活潑、熱情四溢的學生,會首選具有強烈色彩、艷麗的夸張性物質,從而給人一種樂觀、熱情似火的感覺。這些都屬于學生的感知能力。學生可利用感知能力初步篩選所需的綜合材料,在抓住所需材料的特性時快速獲取創作材料,根據材料的材質、可塑性以及功能,分析如何將材料更好地與作品創作相結合。與綜合材料相比,素描所用的紙筆本身就不具備過多的特性與創意表達空間,而學生可以利用各種感官在熟悉材料的過程中,運用藝術再造的手法,將材料本身的特性通過藝術加工進行再次呈現,進而讓素描作品與綜合材料充分融合,形成一幅集素描造型和綜合材料為一體的、獨具藝術美感的繪畫作品。
(三)提升學生的造型能力與創造能力
素描造型在綜合材料繪畫教學中的應用,無疑為學生們的創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新奇的想法。綜合材料的應用極具可塑性,能滿足學生們的自由創作需求。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象征意義,綜合材料打造的造型更能直觀表達某一物象,但綜合材料繪畫的創作也非常考驗創作者的素描功底,尤其是在綜合材料拼貼畫中,素描造型乃是重中之重。如綜合材料拼貼畫《向日葵》的創作,這幅綜合材料拼貼畫的創作運用了多種材料,如報紙、楓葉、繩線、豌豆等,在拼貼過程中如果對向日葵的造型把握不當,就難以塑造出向日葵的外形,而且若所拼貼的向日葵造型千篇一律,那么將毫無特色,最終畫作很可能成為難以辨認、模糊一團的“不明物體”,沒有美感可言。
物體拼貼畫的難度往往會小于人物拼貼畫,由于人的五官是對稱的,并且每個人的五官特征是不一樣的,所以運用綜合材料表現人物所具有的特性,并且精細刻畫人物形象都是比較難的,需要創作者對人物形象有準確的感知,并且具備扎實的素描造型功底。如綜合材料拼貼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圖1),該作品的創作運用了不同顏色的紐扣、鐵圈、釘子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金屬制品,在畫面的中央可以直觀地看到珍珠耳環少女圓潤、光滑的臉龐,可見創作者對少女面部特征把握得十分準確,能夠一比一復刻還原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中的少女形象,這正是創作者扎實、深厚的素描造型功底的表現。素描造型在綜合材料繪畫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有效地訓練和提升了學生的造型能力,還激發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使其能夠運用各種材料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三、綜合材料繪畫教學與學生創新思維的培育
(一)注重學生個性的塑造
素描是繪畫學習的基礎課程,能夠提升學生對物體造型的感知能力,在綜合材料繪畫的創作中也是需要一定素描功底的。就目前的藝術教育而言,在素描課堂上很多教師往往是擺好石膏、請好模特就讓學生直接寫生描繪,并按照慣有的套路傳授學生素描繪畫的方法和技巧,千篇一律的畫風讓人感到些許的審美疲勞,學生個性的塑造逐漸被拋擲腦后,更多地迎合了美術聯考等應試教育所喜歡的畫風。為了打破當前藝術教育的弊端,教師要注重保護學生的個性,在確保人體比例、石膏結構準確的前提下給予學生足夠的創作空間和創作自由。在素描課程中,教師還應當就藝術和綜合材料之間的關系進行闡述,并就當代藝術家綜合材料表現方式的獨特之處以及素描和綜合材料繪畫創作之間的關系展開詳細的探討,幫助學生在綜合材料繪畫創作中形成整體意識。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圍繞固定主題進行創作,并且鼓勵學生采用各種各樣的材料在素描造型基礎的指導下進行創作,在不違背學生生活經驗的原則之下盡可能地展示學生創作的多樣性、趣味性和開放性。
(二)引導學生重視生活體驗
創造性思維主要源自學生的個人生活經驗,每一位學生都有各自的生活情感體驗和認知,并且對不同材料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從材料本身的角度來看,它會呈現出復雜多樣的面貌,對材料的成功運用在于對材料特性的把握。在綜合材料繪畫創作中,很多學生往往是有著新穎、獨特的立意但找不到合適的材料呈現。這是因為缺乏生活經驗,對多種多樣的材料缺乏了解。因此在綜合材料繪畫創作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對材料的感受能力,引導學生平常多留意身邊的各種材料。一片綠葉,有的學生認為它是堅韌的、充滿生機的,而有的學生會認為它是破敗的、落寞的。每個人對同一個事物的解讀方向和認知是不同的,因此在綜合材料繪畫創作中,材料所擺放的位置以及寓意也不同。這就需要教師注重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看到材料要有多方面的感知,不僅要用肉眼觀察材料的形狀、顏色和材質,還要用心靈體驗材料給自己帶來的情感體驗,將精神性和物質性完美結合,從而在創作中確保自身想要表達的情感與選擇的材料相符合,凸顯出繪畫創作的立意。這樣才能拓寬學生的思路,豐富基礎教學的內容,為學生后期創作與發展打好基礎,讓學生解讀材料時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更深層次地挖掘其潛在的內涵和寓意。
四、結語
素描造型在綜合材料繪畫創作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使學生積極留意和觀察生活環境,認識與感知不同材料的特性,還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建立創作知覺系統,全面提升學生的造型能力、審美能力、感知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綜合材料進行繪畫創作,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個性的塑造,引導學生重視生活體驗,更好地了解豐富多樣的材料。
參考文獻:
[1]李曉勇.來自信息時代下素描綜合材料的啟示[J].天津美術學院學報,2012(2):36.
[2]王亞蘭.綜合材料在造型基礎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4.
[3]陳婉.淺談綜合材料在裝飾繪畫中的應用[C]//《科技與企業》編輯部.科技與企業:企業科技創新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北京:《科技與企業》雜志社,2016:145.
[4]李柔佳,李春艷.素描繪畫中的“傳”與“承”:探索運用綜合材料創新更好地傳承素描繪畫[J].美術教育研究,2017(7):118-119.
[5]趙詩源.素描新視角:實驗素描藝術研究[D].上海:上海大學,2014.
[6]張玉紅.素描重點與難點解析:結構素描+光影素描+速寫[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
[7]郭燕.基于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提高美術生素描造型能力的策略研究[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0年教育創新網絡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0:147-148.
[8]陳耀民.試論綜合材料的肌理營造對繪畫視覺感受的影響[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21.
作者簡介:
陳果,博士,武漢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漆畫、漆藝、公共藝術。
唐人豪,武漢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漆藝、漆畫、公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