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祖麗
摘要: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干預聯合親情護理對老年廣泛性焦慮的臨床意義。方法 選取老年廣泛性焦慮患者1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9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聯合親情護理,比較兩組的焦慮評分、護理有效率、護理滿意率及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效果、護理滿意率、MMSE評分、Barthel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老年廣泛性焦慮患者中使用心理護理干預聯合親情護理,有利于增強護理效果、護理滿意率,緩解焦慮評分,改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關鍵詞:老年廣泛性焦慮;心理護理;親情護理
焦慮癥是一種常見神經類疾病,臨床表現為經常心煩、焦慮及緊張情緒,對社會交際比較抗拒[1]。廣泛性焦慮癥在發病后會出現心悸、手抖、出汗等癥狀,發生植物神經功能過度警惕及亢進癥狀,老年群體發生率較高[2]。老年廣泛性焦慮的發病原因與家庭環境、生活環境以及軀體質量有關[3]。在對癥治療過程中,應用心理護理干預聯合親情護理,能夠積極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改善臨床癥狀。本研究選取老年廣泛性焦慮患者18例,分析其應用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老年廣泛性焦慮患者1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9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聯合親情護理。實驗組:男5例,女分4例;年齡63~79歲,年齡均值(69.72±1.58)歲。對照組:男6例,女3例;年齡62~80歲,年齡均值(70.12±1.83)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確診為廣泛性焦慮;意識清晰,可以正常交流;沒有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其他身體指標基本正常;均了解本研究內容,并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具有精神疾病史或者意識不清;有其他的嚴重的疾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行抗焦慮藥物治療,口服富馬酸喹硫平片(國藥準字H20030742,生產廠家蘇州第壹制藥有限公司),用藥初期,每次50 mg,隨后逐漸增加藥量,最大藥量不超過每天450 mg。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使用WHO生活質量測量表、SAS量表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焦慮癥狀,并遵醫囑使用抗焦慮藥物;向患者講解藥物情況,加強健康宣教。
實驗組采用心理護理干預聯合親情護理。(1)入院護理。加強與入院患者的溝通,詢問患者的生活情況、家庭背景、家庭關系成員情況等,引導患者實行身體檢查,了解患者的身體情況。在交流過程中保持禮貌,降低患者的陌生感,詳細記錄患者的生活狀態,找出發生焦慮癥的原因。(2)保持病房的整潔。為患者營造積極、溫馨的環境,在窗臺放置一些盆景、花卉,將被罩、床單、窗簾換成藍色,病房中準備一些雜志、小說、電視機等,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緩解焦慮情緒。在病房中懸掛一些溫馨提示,鼓勵格言以及書法壁畫等,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信心。每天定期的消毒,通風,保持空氣新鮮。(3)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合適護理步驟、路徑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分析導致廣泛性焦慮癥的原因,積極引導患者訴說自身的問題,耐心排解心理壓力,讓患者認識到自身的疾病情況,對疾病有正確的認知,能正確地處理社會關系、家庭關系,使用理性思維糾正錯誤認知。指導患者每天聽一些舒緩的音樂,組織患者下棋、看電影等,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交流,爭取家屬配合,指導家屬定期探視,讓患者感受到關心、支持。(4)心理護理。對患者制定針對性心理護理,加強互動,實行教育、心理疏導,減少患者的焦慮感;傾聽患者的困擾及心理壓力,進行安慰,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增加患者的心理抵抗力,更好的面對社會輿論壓力。(6)老年廣泛性焦慮患者存在明顯的恐懼、抑郁、焦慮、孤獨感等情緒,加強心理指導以及疏導,通過拉家常、傾聽等方式,減少患者的困擾以及壓力,在適當情況,可以安慰患者,增加患者面對社會輿論壓力以及疾病的勇氣,提高對恢復正常生活的信息。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一定運動、參與社會活動等方法,將心理壓力排解出來,加強患者家屬與患者的交流互動,詳細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而滿足患者心理要求,感受到社會、家庭的關心,愛護,尊重。護理人員將患者分為小組,每個小組有3到4個患者,然后進行集中授課。在課程上,讓患者之間進行相互交流,增加患者的傾訴溝通的渠道,通過患者之間互動,有利于加強患者排泄焦慮恐懼情緒的途徑。(7)用藥護理以及行為護理。護理人員詳細為患者講解用藥的原則,注意事項,根據醫囑規范用藥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讓患者以及家屬可以了解藥物的適應癥以及可能發生副作用,還可以減少治療疑惑。另外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合適的運動,排除負面情緒。比如慢跑、健身操、單車、太極拳、爬山等,還可以到森林公園或者公園進行呼吸新鮮空氣,保證健康的作息,每天保證8個小時以上的充足睡眠。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焦慮評分、護理效果、護理滿意率、生活質量評分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的治療前后的焦慮評分的情況
治療后,實驗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的情況
實驗組的社會關系領域、生理領域、環境領域以及心理領域等生活質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的護理效果的情況
實驗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2.4 兩組護理滿意率的情況
實驗組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
2.5 兩組護理前后MMSE評分、Barthel評分情況
護理后,實驗組MMSE評分、Barthe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老年廣泛性焦慮患者的人數不斷上漲[4]。廣泛性焦慮障礙的主要特征為無明確對象或者固定內容,持續性或者經常性發生過度焦慮感、緊張不安情況[5~6],這種焦慮情緒主要是由于過度的擔憂導致的[7],患者會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出現過于煩惱、擔心的情況。廣泛性焦慮的癥狀比較多變,造成一系列心理以及生理的癥狀。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對患者實行對癥藥物治療及合理護理措施,才能改善臨床癥狀,但在治療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復發的情況。
有研究發現,老年廣泛性焦慮癥狀患者對家庭的重視度很高,應用親情護理的效果較好。在護理過程中,鼓勵家庭成員關心、照顧、支持,讓患者感受到親情的關懷以及溫暖,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從而減少患者的心理壓力以及不良心理狀態,促進患者的行為平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提高生活質量。老年廣泛性焦慮癥狀的患者中使用心理護理,有利于加深患者以及家屬對病態焦慮的理解以及認知,還可以讓患者意識到焦慮不安對身體的影響[8]。進而讓患者向好的方向發展,加強患者對恐懼,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的自我控制[9]。這些負面情緒會無限夸張扭曲患者面臨的困難,導致認為自己無法面對問題。改變患者不良的認知,可以減少患者的心理應激水平,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大多數廣泛性焦慮患者都存在身體緊張,持續性擔憂,自主神經系統反應強烈等癥狀。應用心理護理,引導患者傾訴自身的擔憂、顧慮等,幫助患者排解壓力,提高對疾病的認知并重視焦慮疾病。為患者營造積極、溫馨的環境,聽舒緩的音樂,組織患者下棋、看電影等,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交流,爭取家屬配合,緩解焦慮情況。本研究結果,觀察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效果、護理滿意率、MMSE評分、Barthel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綜上,在老年廣泛性焦慮患者中使用心理護理干預聯合親情護理,有利于增強護理效果及護理滿意率,緩解焦慮評分,改善生活質量評分,值得臨床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倪愛清.心理護理干預聯合親情護理對老年廣泛性 焦慮患者的效果影響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1):257-258.
[2] 高宏英.心理護理干預聯合親情護理對老年廣泛性焦慮患者的效果影響[J].健康大視野,2020(3):145.
[3] 齊愛麗.心理護理干預聯合親情護理對老年廣泛性焦慮癥患者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8,24(24):16-18.
[4] 謝繼群.心理干預聯合親情護理對120例老年廣泛性焦慮患者的影響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8(20):2465-2466.
[5] 嚴慧,張靜.心理護理干預聯合親情護理在老年廣泛性焦慮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10):47.
[6] 高珂,崔文秀.護理干預對老年廣泛性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9,6(6):758-759.
[7] 張瑋琳.心理護理結合親情護理用于老年廣泛性焦慮病人護理中效果分析[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20(8):204.
[8] 程曉敏.護理干預對老年廣泛性焦慮癥患者焦慮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分析[J].養生大世界,2021(12):244-245.
[9] 石云.護理干預對老年廣泛性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的作用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21,31(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