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兩年,全球計劃發(fā)射多個月球探測器或無人繞月飛船。這些探月活動將對人類探月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首先,美國“拱石”于2022年6月28日乘“電子號”火箭升空。“拱石”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主導的一項地月空間立方星任務,旨在通過與商業(yè)伙伴的合作,低成本地完成任務,對未來月球空間站計劃將采用的近直線暈軌道進行驗證并測試新型導航技術,以降低未來任務的風險。
2022年11月,采用“彈道月球轉移”方式的“拱石”將滑入一種稱為近直線暈軌道的環(huán)繞月球的特殊軌道,運行在近月點1500千米和遠月點70000千米的月球軌道上。未來,由美國抓總研制的月球空間站將使用同樣類型的軌道。美國計劃在2024年開始與別國合作建造月球空間站,預計在2028年建成,它將成為載人登月或載人登火的門戶,從那里出發(fā)航天員可進行載人登月甚至前往火星。
2022年8月5日,韓國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即“韓國探路者月球軌道器”由美國獵鷹9號火箭發(fā)射升空,如果成功進入月球軌道,可使韓國成為世界上第七個進入探月俱樂部的國家。此次任務耗資約1.8億美元。
這個月球探測器又叫“享受月亮”或“達努里”,凈重550千克,總重約 678 千克,設計壽命1年,計劃也采用“彈道月球轉移”方式于2022年12月16日進入距離月面100千米高的月球軌道。
該月球探測器上的6臺科學儀器有5臺是韓國研制的,即月球地形成像儀,廣角偏振相機,磁力計、γ射線光譜儀、空間互聯(lián)網(wǎng)測試器,還有1臺是美國研制的高靈敏度相機。它們用于探測月球表面物質,調查月表環(huán)境,繪制月球地形圖,為未來的月球探測器選擇最佳著陸點。
2022年8月29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劃用首枚“航天發(fā)射系統(tǒng)”新型重型運載火箭發(fā)射阿爾忒彌斯1號,即無人“獵戶座”飛船,開啟“重返月球”之旅。它將繞月球飛行25天,研究“重返月球”對人體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為工程師評估該飛船的深空表現(xiàn)提供重要線索。之后發(fā)射的阿爾忒彌斯2號將把4名航天員送上太空。然后,在不早于2025年的某個時候,將用阿爾忒彌斯3號進行載人登月。
阿爾忒彌斯計劃一大特點是讓私營企業(yè)也參與其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商業(yè)月球有效載荷服務”為那些對月球感興趣的小公司提供了一個機會。2022年,美國匹斯堡太空機器人技術公司將用首枚“火神-半人馬座”火箭發(fā)射“游隼”月球著陸器,把第一批的28個“商業(yè)月球有效載荷服務”有效載荷送到月球。日本戴蒙公司研制的“八起”的首輛月球車也隨“游隼”著陸器飛往月球。目前不知“火神-半人馬座”能否如期發(fā)射。
2022年,美國休斯敦直覺機器公司計劃用獵鷹9號發(fā)射新星-C無人月球著陸器,它也是執(zhí)行“商業(yè)月球有效載荷服務”的一項任務。
推遲多年的俄羅斯月球25號計劃在2022年8月22日升空,它將在一個研究較少涉及的極地區(qū)域著陸,至少需要在月球上工作12個地球月。月球25號能否如期升空也是個問號,因為它已多次推遲發(fā)射。
印度計劃在2023年發(fā)射月船3號。它由月球著陸器和月球車組成,其中月球車重量只有27千克。
此后,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一些國家還將發(fā)射數(shù)量和種類更多的月球探測器。以上談到的主要是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各國部署的探測器最新動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