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婷 陳杰 陶燕



【摘? 要】隨著我國將環境保護作為關注點,因而國家大力促進發展新能源產業從而起到保護環境并且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國家的財政補貼為新能源注入了新的動力,對新能源行業產生了重要影響。論文運用了比較分析等方法,得出財政補貼對新能源太陽能行業以及汽車行業的財務績效的影響程度均是輕微的,同時可以看出政府補貼一方面滿足了企業的資金需求,另一方面可能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關鍵詞】財政補貼;新能源企業;財務績效
【中圖分類號】F812.45;F406.7?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6-0191-03
1 研究背景
2021年10月24日《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指出:“大力發展新能源。全面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加快建設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加快智能光伏產業創新升級和特色應用,創新‘光伏+模式,推進光伏發電多元布局……積極發展太陽能光熱發電,推動建立光熱發電與光伏發電、風電互補調節的風光熱綜合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地。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發電、生物質能清潔供暖和生物天然氣。探索深化地熱能以及波浪能、潮流能、溫差能等海洋新能源開發利用。進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
從上述《方案》以及近年來新能源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國家通過發放財政補貼和出臺相關政策來推動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財政補貼給相關新能源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但隨著新能源市場的發展,不同的新能源行業發展態勢不同。所以本文選取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比亞迪及太陽能行業的隆基,通過分析其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及發展能力來得出財政補貼對新能源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差異。
2 研究目的
目前國家政策是我國新能源行業發展的主要支撐點,本文查閱了有關新能源行業的相關財政補貼政策,發現財政補貼政策針對不同新能源行業實施的政策內容有所不同。本文選取的是具有行業代表性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比亞迪和太陽能光伏行業的隆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財政補貼政策:“2020年12月31日頒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中要求,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0年的基礎上退坡20%,其次符合要求的公務領域的車輛的補貼標準在2020年的基礎上退坡10%。”然而太陽能光伏行業相關財政補貼政策:“2021年6月頒布的《關于落實好2021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函》中明確,2021年起,對新備案集中式光伏電站、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和新核準陸上風電項目(以下簡稱‘新建項目),中央財政不再補貼,實行平價上網。”從不同行業的財政補貼政策可以看出,財政補貼比重是不同的,那么對新能源行業的財務績效的影響可能也是不盡相同的,所以選擇對兩類行業的代表企業2014年至2020年財務數據進行重點分析,探討財政補貼對新能源行業的財務績效的影響差異。
3 財政補貼與財務績效
財政補貼是國家為了調節供求關系,支持生產發展由財政安排專項基金向個人或者企業提供的一種補貼。
財務績效是企業戰略及其實施和執行是否正在為最終的經營業績作出貢獻。可通過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4個方面綜合體現。
二者關系:從各方面來看,財政補貼仍是政府促進新能源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而財政補貼對于新能源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不同的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觀點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認為財政補貼對于企業的財務績效沒有很明顯的影響;第二類是認為補貼資金或者減免稅收可以提高企業的財務績效。
4 案例分析
本文從盈利、營運、償債及發展能力4個方面對財務績效進行分析。
第一,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盈利是企業的重要經營目標,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本文選取股東權益報酬率及凈利潤,分析財政補貼的變化對凈利潤及股東權益報酬率所產生的影響。從表1的2014-2020年的數據來看,包含財政補貼的股東權益報酬率高于扣除財政補貼后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并且每年差額都維持在2%~3%。雖然從2016年開始比亞迪的凈利潤呈下降趨勢,并于2019年達到最低水平,但整體高于扣除財政補貼的凈利潤。2015年至2018年的財政補貼是呈遞增趨勢的,在扣除財政補貼中的凈利潤2014年為負值,即財政補貼致使2014年的比亞迪轉虧為盈,說明財政補貼對于比亞迪盈利能力是有積極促進作用的,該作用較為明顯。表2不難看出隆基2014-2020年無論是包含財政補貼或是扣除財政補貼后的固定權益報酬率整體上大致呈上升趨勢,隨著財政補貼增加而增加。雖然股東權益報酬率整體高于扣除財政補貼后的股東權益報酬率,但二者差額整體維持在0.5%~1%。隆基的2014-2020年的凈利潤整體也呈現一種上升趨勢,在2020年達到最高點,說明財政補貼對于隆基盈利能力具有積極推進作用,但該作用是較為微小的,并不是很明顯。由表3可以看出,比亞迪從2013年至2020年財政補貼的金額都遠遠大于隆基,結合上述分析可得出財政補貼對于二者的盈利能力均有積極但微小的促進作用。
第二,營運能力。營運能力反映了企業的資金周轉狀況,本文選取總資產周轉率以及流動資產周轉率對此進行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的營業狀況以及經營管理水平。由表4可得,比亞迪2014-2016年、2017-2018年、2019-2020年的總資產周轉率呈上升趨勢但其趨勢不連貫,扣除計入當期損益的財政補貼前后的總資產周轉率變化不明顯,流動資產周轉率扣除計入當期損益的財政補貼后較扣除前有微小增長,但變化幅度很小,最高增加了1%。從表5可以了解到,隆基2016-2018年總資產周轉率呈現下降趨勢,而2014-2016年及2018-2020年呈現上升趨勢,扣除財政補貼前后的流動資產周轉率幾乎沒有變化。綜合可以說明財政補貼對于總資產周轉率及流動資產周轉率的影響甚微,幾乎可以說是沒有影響,并且不能改變周轉率下降的趨勢,對提高企業周轉率的作用很小。財政補貼對于兩家企業營運能力幾乎均沒有影響。
第三,償債能力。償債能力是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承受能力或保證程度。通過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可以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和抗風險能力,從而估測企業未來收益情況。這是股東、管理層、潛在投資者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比較關注的。本文選取了資產總額和資產負債率兩個指標對企業的償債能力進行分析。然而從表6中可知,2014-2020年扣除財政補貼后的資產負債率整體上高于扣除前,但是差異額控制在1%以內,可見財政補貼對比亞迪的償債能力影響甚微。從表7分析得出,隆基在2014-2020年扣除財政補貼后的資產負債率整體上高于扣除前,但是差異額控制在0.3%以內,可見財政補貼對隆基的資產負債率幾乎是沒有影響的。表6可得,比亞迪2014-2020年資產總額與財政補貼呈正相關,其中2018年的資產總額中財政補貼達到最高,即2 072.67百萬元。而表7中隆基于2020年的資產總額中財政補貼達到最高302.81百萬元。如此,比亞迪的財政補貼是遠高于隆基的,結合財政補貼對企業的償債能力影響,財政補貼對于比亞迪的償債能力影響略高于對隆基的影響,但總體上是輕微的。
第四,發展能力。發展能力是企業在生存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壯大實力的潛在能力。通過分析企業的發展能力能夠對其未來的發展潛力作出客觀、實際以及理性的預測。本文選取了利潤增長率和資產增長率對新能源不同行業的發展能力的分析。首先分析利潤增長率,如圖1所示,比亞迪2015年利潤總額高于2014年2 921.04百萬元,2016年的利潤總額高于2017年947.77百萬元,從而形成了表8中比亞迪的2014年至2017年扣除財政補貼后的利潤增長率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說明利潤總額的金額大小和財政補貼占利潤總額的比重都會對利潤增長率變化產生影響,但是利潤增長率的變化主要是受利潤總額的影響。雖然財政補貼在2014年至2015年對利潤增長率的影響更為明顯,但是長期看來所造成的影響是比較小的。從圖1可看出雖然隆基的利潤總額在2018年是下降的,但從2014年至2020年總體上來看呈上升趨勢。從表9中可看出,隆基扣除財政補貼后的利潤增長率在2013-2016年和2018-2020年是增加的,2016-2018年是下降的。可知利潤增長率是隨著利潤總額的變化而變化,并且利潤增長率也會受到財政補貼的大幅度增加而輕微降低。所以財政補貼對利潤增長率影響較小。其次是資產增長率,從表8及表9可看出,比亞迪和隆基扣除財政補貼的資產增長率與扣除前相比,差異額均控制在0.5%以內,可見財政補貼的影響甚微。綜上所述,財政補貼對比亞迪和隆基的發展能力的影響是極其微小的。
5 結論
本文通過指標分析等方法選取股東權益報酬率等指標,分析得出財政補貼對于比亞迪和隆基財務績效的影響。從程度來看,影響輕微。企業不能過分依賴財政補貼,應該大力促進主營業務的發展,提高主營業務收入,使得企業真正運營狀況良好,企業才能健康穩定地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鄭超月.政府補助對新能源汽車企業財務績效影響案例分析[J].商場現代化,2021(17):184-186.
【2】王智,劉丹陽.政府補助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基于比亞迪的案例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21(06):20-24+75.
【3】郭禹希.政府補貼對新能源整車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1(22):155-157.
【4】金慧琴,陳麗麗.新能源企業政府補貼與環境績效、財務績效關系研究[J].現代鹽化工,2018,45(05):111-112.
【5】李俠.新能源汽車企業比亞迪的財務績效研究[D].廣州:廣東工業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