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巍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國民經濟的增長,國企的規模日益擴大,發展環境也日益改善。但隨之而來工作作風散漫、貪污腐敗等問題屢禁不止。因此,紀檢監察工作對于糾正不良風氣、保障企業穩定經營、黨的形象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強調加強紀律和監督將有助于嚴格規范和限制公司的行為和活動,尤其是目前國有企業往往機構龐大、人員眾多,這顯然不利于實施嚴格的管理,而紀檢監察機構的設立能夠有效對企業領導和黨的干部的具體行為和工作技能進行監控,特別是對預算執行機制和審計監控進行有效補充,建立允許“在陽光下工作”的法律框架。
國家公司治理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經濟效益。公營企業可以通過進行紀律檢查來提高公營企業的經濟效益。目前,大多數國有資產為國有公司所有。為了避免損失,他們的活動必須定期受到紀律檢查的監督和控制。還將特別注意預算執行、招標、設備采購、質量控制等專項工作。預防生產經營或投資活動中發生腐敗、貪污、徇私枉法等違規行為,這樣不僅能夠防范國有企業的資金出現漏洞,也利于優化國企的資產體系,為企業實現利潤增長夯實基礎。
國有企業通過紀檢監察能夠及時查找到企業存在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并以此制定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使內部風險控制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其次,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部門具有權威性和獨立性的雙重特征,其監察對象范圍廣泛,不僅包含領導和黨員干部,同時也負責收集和處理基層職工反饋的問題,對于企業出現的違法行為和毒瘤,紀檢監察部門能夠及時予以鏟除,維護了企業內部的和諧穩定。
受到內外部多種因素的影響,當前國企紀檢監察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如不加以重視和解決,不僅會造成內部管理的混亂,還有可能導致國有資產出現重大損失。
紀檢監察的職能在我國素來已久,但是人們在思想上對紀檢監察工作依然缺乏全面而深入的認識。比如個別企業只看重經濟效益,而將紀檢監察視為對立的一面,目前,國有企業紀檢工作中存在許多問題。
不承認紀檢的輔助和保障作用,嚴重阻礙了紀檢工作的有效發展。此外,一些國有企業負責人嚴重缺乏自律,繼續違規違紀。因此,必須不斷提高國有高新技術企業的自律和自我評價水平。
目前,許多國有企業都設立了專門的紀檢服務機構,但大多由企業領導直接管理,獨立性不夠。沒有創造特殊的就業機會,也沒有采取許多控制措施。其中許多是多部門的,難以推廣。二是國有企業紀檢監察仍然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支持和保障。此外,現行國有企業考核體系不完善,影響了紀檢監察工作的發展。
紀律檢查是嚴肅的、政治的、紀律性的、監督性的,這對紀檢監察隊伍的人員素質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其自身在政治素養、專業技能都必須符合這項工作賦予的特殊職責。但是目前許多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人員缺乏獨立性和統一性,大多是由企業管理層、工會、審計監督部門抽調組合而成,這種身兼數職的人員構成會直接影響監察工作的質量,另外紀檢監察隊伍在專業技能、道德修養、個人格局等方面也需得到進一步提升。
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是開展紀檢監察工作的基礎所在。首先,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必須深刻意識到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制定嚴格、有效的紀檢監察的手段,來修正企業存在的不規范操作和不合法行為,充分的發揮紀檢監察事前預防、過程監督和事后評價的作用。其次,國有企業的內部黨組織也要強化自我學習的意識,在內部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獨具特色的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督導黨員干部和廣大職工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企業制度,營造出良好的輿論環境。
然而,目前國有企業中的許多紀檢人員缺乏足夠的獨立性和統一性,這主要是由于企業、工會和審計監督機構的管理職能相結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開展紀律檢查的基礎,作為一種有效的紀律檢查手段,它可以糾正公司的異常經營和違法行為,充分發揮紀律檢查監控、預防、過程監控和后續評估的功能。
為了建立有效的紀律執行和監督機制,我們可以開始確保公司在設立紀律執行和監督機構方面的獨立性,改變過去直接領導或雙重領導的局面,并賦予紀律執行和監督機構更大的監督權。認真落實國有企業牢不可破的責任制,真正對誰負責,最大限度地保證教育任務的完成和監督職能的行使。二是保持紀檢監察部門與其他機構的聯系與合作,注重“合資”等內部組織、工會組織、審計部門之間的互動,加強內部控制,這樣才能夠深入審查到企業所存在的漏洞。
人才隊伍是企業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的基礎條件,國有企業要多措并舉,充分發揮人員的核心作用,組建一支高素質、高學識的紀檢監察隊伍。首先,對紀檢人員要開展嚴格的培訓與考核,培訓方式要多樣化,考核形式要靈活化,使每一位紀檢監察人員都能保持高度的責任心與使命感,自覺抵制外界的誘惑。其次,要注重引進優秀的人才,比如通過校招、社招等形式,為企業引入專業能力高,同時又充滿活力的年輕才俊。再者,企業也要通過競聘上崗、評優評先等形式強化隊伍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