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兩個好朋友一起逛街,突然間,一輛紅色的法拉利敞篷跑車從他們身邊呼嘯駛過。這兩個人有兩種反應,第一個人發出一種驚嘆:“哇!”另外一個人輕蔑地說:“切!”你覺得未來這兩個人,誰更有可能擁有法拉利跑車?
那個說“哇!”的人內心有一個隱藏的聲音沒說出來,就是:“哇,如果有一天我能夠開上這樣的車該多好!”他內心很羨慕那個能開上跑車的人,希望自己也能開上跑車。如果內心有這樣的信念,他自然而然就會去采取相關的行動,例如好好工作賺錢。這樣,未來擁有跑車的機會會大很多。
而那個說“切”的人,他內心一定是在說:“切!開這種車的人不是奸商就是富二代,一定不是好人!”沒有人愿意成為“壞人”,所以他一定不會成為那個開跑車的人,他當然就不會擁有跑車了。
這就是“種子法則”——不同的想法會帶來不同的結果。所謂“種子”,就是那些現在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想法,但只要假以時日,一顆再微小的種子,也會長成參天大樹。
(摘自《會賺錢的人想的不一樣》 黃啟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