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共青團中央宣傳部主辦的第六屆網絡青晚上,90后臺灣女孩“肆零”分享了五年前來大陸尋親的經歷,感動了眾多網友。很多人以為“肆零”的故事在尋親完成后就結束了,但其實她從清華大學畢業后就留在了大陸發展,并且用拍攝Vlog的方式記錄下祖國大陸日新月異的發展。
為完成父親的愿望來大陸尋親
“肆零”稱,在她讀本科時,父親曾生過一場大病,“爸爸在生命垂危時感到后悔遺憾,沒能夠替爺爺回過一次四川老家。”看著病床上的父親,“肆零”暗下決心,一定要替父親找到“家”。
2014年,“肆零”在清華大學做交換生,她利用假期開始了第一次尋親之旅。她想偷偷給爸爸準備一份生日禮物,幫爸爸找到在四川的老家。她在地圖上查找爺爺當年留下的家庭住址,并詢問四川的同學。但城市發展很快,“肆零”知道的信息又很少,當時沒能找到。不過她把九寨溝的美景用照片和文字記錄了下來,將這次尋親經歷寫成旅行日記送給了爸爸。
2016年,“肆零”來到清華大學讀研。這一次,她堅定了尋根的信念。2017年,“肆零”爸爸寫了一封信讓女兒寄給有關部門。一段時間后,“肆零”收到了一條短信,短信中寫道:“您好!你是XXX嗎?我是XXX,請問一下你爺爺的名字是不是XXX?”對方還給“肆零”發送了家譜照片。
原來是“肆零”四川老家的親人發現了她尋根的事情,然后翻了族譜對上了“肆零”爺爺的姓名,因此聯系到了“肆零”。“肆零”才知道,老家人也一直在找他們,并且找了很多年,“在爸爸和對方視頻通話時,發現他們和爺爺長得很像。我才發現原來我們的血脈從來沒有斷過,這真的很神奇,這是沒有辦法騙人的,我和爸爸立馬買了機票飛往四川。”
“肆零”和爸爸在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的一家酒店里見到了很多親戚,一見面,血脈的強大力量就展示出來了,盡管從來沒有見過,但大家都知道彼此是血脈相連的親人,一點也不生疏,爸爸和他們分享這些年來的經歷。這次見面后,“肆零”發現老家的哥哥姐姐都比她大二三十歲,她意外成為很多人的姑姑,一時間適應不過來。“肆零”說:“我爺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現在很多年齡大的人都要喊我姑姑。”
離家的前一晚,“肆零”爸爸和哥哥們厘清了這幾代人的關系,并續好近幾代的族譜。“肆零”看到爸爸抱著親戚痛哭的時候,她也哭了。雖然“肆零”聽爸爸講過很多次爺爺和奶奶的故事,但她從來沒有這么深的體會。
畢業后選擇留在大陸發展
“肆零”喜歡當老師,很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所以常利用假期時間從事支教工作。2018年初,她受一位老師的邀請,到甘肅省臨夏廣河縣支教,陪伴當地孩子。“肆零”在短視頻平臺上分享了臨夏之旅的感受,這座城市的市容市貌也超乎她的想象,路面干凈整潔,夜景非常漂亮。2018年春,“肆零”處在畢業實習期,她每周四都會擠出時間到北京的一所小學教學。作為一名英語老師,“肆零”非常受學生歡迎。
從清華大學畢業后,“肆零”選擇留在大陸發展,在北京的一家外商公司從事咨詢顧問工作。“肆零”說:“我覺得留在這里工作可以有更多機會了解這片土地。”2020年10月,“肆零”再次回到廣河縣,發現這里蓋了新的小學,小朋友都可以用普通話和她交流了,孩子們的獎狀也越來越多。她還發現可以用直播帶貨的方式,幫助當地推廣特色農副產品。后來,“肆零”攜手五位主播,一起助力廣河,讓廣河縣的農副產品通過直播被更多網友看到。
如今,“肆零”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到貴州支教,給孩子們講故事、分享傳統文化。“肆零”表示,她接下來還會繼續拍攝視頻記錄,“我想讓更多臺灣青年感受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
(據中新社 10.22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