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圖
教育是生產力、人才資源和創新動力的重要結合點,也是民心溝通的主要載體。通過教育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一帶一路”沿線許多民眾不僅掌握了先進的科技文化,找到了人生發展的新起點,而且不同國家和民族間的情感更親了,心更近了。
捐資辦學 提高孩子文化水平
位于巴基斯坦瓜達爾市的法曲爾中學是一所建筑面積約1600平方米、擁有千名學生的中小學一體化學校。干凈整潔的校園、紅頂白墻的教學樓格外引人注目,學校還配備游樂設施和嶄新的發電機。
瓜達爾是中國與巴基斯坦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區域,但當地民眾的文化知識水平制約了當地經濟發展。2015年10月,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決定出資在瓜達爾捐建一所學校,并得到中國企業的大力支持。2016年10月學校建成,并在2019年再次擴建成為中巴經濟走廊的基礎教育學校。良好的環境和教學條件吸引了方圓幾公里內的孩子來這里上學。
法曲爾中學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質量得到當地民眾的高度認可,被稱為是“會長大的學校”?!拔蚁矚g上學,我愛我的學校,我會努力學習,成為一個成功的人!”瓦力德是法曲爾中學的學生,他表示中國建設者圓了他和小伙伴們的“上學夢”。未來,他和伙伴們將有機會走出瓜達爾,看到外面更廣闊的世界。
和法曲爾小學一樣,緬甸、柬埔寨、巴西、阿根廷、秘魯等“一帶一路”沿線許多國家也都建有中方捐建的各類學校,眾多中國志愿者到這些國家開展支教工作,成為新時代“一帶一路”友好的象征?!皬脑S多民生合作項目來看,中國十分關注年輕一代的成長和發展?!痹鴵芜^尼泊爾駐華大使的潘迪多次表示,這些捐資助學舉措不僅讓更多當地的孩子學到了知識文化,而且有利促進了“一帶一路”友好使者的培養,助力“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
推動留學 培養各類技術人才
“一帶一路”巨大的建設需求帶動了大量的人才需求。沿線國家人民特別是年輕人有著強烈的職業發展訴求,但部分國家職業教育發展水平較低,需要更多職業培訓項目。這也成為“一帶一路”教育合作的重要內容。
2022年,是“一帶一路”在非洲的標志性項目蒙內鐵路運營的第5個年頭。
鐵路建成之后,運行、維護、管理上的專業人才從哪來?負責鐵路建設的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為此聯合北京交通大學啟動了肯尼亞留學生項目。2016年至2017年,兩批共60名肯尼亞學生來到了北京交通大學。這些留學生學制為4年半,最初半年學習漢語,之后兩年半學習基礎,一年在職業學校參加實訓,最后半年完成畢業設計,合格者將獲得北交大的學位證和畢業證。
“我在家鄉見到過許多中國工程師,他們能修鐵路、造橋梁,很了不起,我也希望像他們一樣?!钡つ釥柺沁@60名留學生中的一員, 他說:“對我來說,‘一帶一路是難得的機遇,中國還為我們提供了全額獎學金,我很感激。”2020年,完成學業的丹尼爾回到祖國,成為蒙內鐵路軌道維修的骨干。
據了解,“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來華留學人數大增。在疫情暴發前的2019年,在中國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占比達54.1%。同年,中國與俄羅斯雙向留學交流人員規模突破10萬人,提前一年實現兩國元首確定的目標。“十三五”期間,中國新簽11份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累計覆蓋54個國家和地區,有力推動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勞動力素質的提升。
多種培訓 擴大教職員工隊伍
除了大力培養技術人才,中國還在教育合作中高度重視教職員工隊伍的建立和完善。通過幫助“一帶一路”欠發達地區建立人數多、知識水平高的教師隊伍,推動這些國家形成自我培養人才的良性機制。
2016年,得益于“中緬職教留學生合作項目”,87名緬甸青年學生在江蘇一些職業高校開始技術專業學習。2019年5月順利完成了3年的職業學習,回到了緬甸成為各領域的教師。
“中緬職教留學生合作項目”于2015年3月由中緬友協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發起策劃。在職業技術教育國際交流分會的協調推進下,2015年8月,江蘇省教育廳與緬甸教育部開始合作啟動本項目,每年組織選拔100名左右緬甸優秀高中畢業生到江蘇省內高職院校學習。江蘇省教育廳按照項目留學生總人數10%的比例為緬甸學生提供江蘇省茉莉花獎學金。
“經過3年的學習,我不僅學會了漢語,學會了包餃子、剪紙等中國文化,專業上還能夠制作PCB板,用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制作交通燈箱等電子小產品等。”從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緬甸留學生李安雅說,他在學成回國后不久就進入到一所職業學校擔任電子專業的老師。
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國內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達2332個,同時中國44所高校赴“一帶一路”沿線地區舉辦47個教育項目。這些教育項目包含很多教師培訓內容,極大強化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師隊伍素質的提升。
文化傳播 增進民心溝通
目前,通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當地語言、熟知當地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的中國人才還很匱乏。對此,中國許多高校通過引進國外師資、公派留學、與國外高校開展合作等多種方式,實現外語專業設置的全覆蓋,不斷提速“小語種”教學任務。
2022年3月30日,北京外國語大學發布“一帶一路”外語專業綜合評價招生簡章。在22個涉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招生語種中,希伯來語、泰米爾語、祖魯語等小語種名列其中。據了解,作為新中國第一所外國語高等學校,北京外國語大學至今已開設101 種外國語言,是中國“一帶一路”語言類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2021年,該校三千多名畢業生中,許多人投身到“一帶一路”建設中,成為相關領域的語言專家。
孔子學院是在世界各地設立的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的機構,至今已有14年歷史。據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截止2019年12月,中國已在162個國家(地區)建立550所孔子學院和1172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很多都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鬃訉W院的中方老師大多來自于語言專業,精通和了解所在國的語言和文化,對漢語教學和文化培養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