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摘 要:漢濱區作為安康市中心城區,在文旅康養產業發展中具有堅實的產業基礎、優越的區位優勢、良好的生態稟賦、厚重的歷史文化,但也存在核心競爭力不夠強勁、產業結構尚未優化、從業人才不專業、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在安康市打造千億級文旅康養產業鏈的重大機遇期,漢濱區應找準定位、統籌推進,做好建鏈、強鏈、補鏈、延鏈。漢濱區應以建設“全市文旅康養產業先導區”為目標,構建“一心、四區、多點”的文旅康養產業發展空間布局,重點發展“中心城區特色文化街區、城東新區健康養老、五里園區生物醫藥制造、現代農業觀光園區富硒產業、鎮域特色鄉村旅游”五大支柱產業,叫響“山水漢濱·幸福安康”旅游品牌,打造全國知名生態休閑旅游康養目的地。
關鍵詞:漢濱區;文旅康養產業;發展;建議
文旅康養產業覆蓋面廣、產業鏈長、融合度高、潛力巨大。建設生態康養城市,聚力打造千億級文旅康養主導產業集群,是安康發展的重要戰略定位。漢濱區作為安康市中心城區所在地,是安康文化旅游的第一窗口、第一形象和重要旅游集散地、承載地、目的地,因此更應在全市文旅康養產業發展中一馬當先,奮力做好建鏈、強鏈、補鏈、延鏈,為全市文旅康養產業發展貢獻漢濱力量。
一、漢濱區文旅康養產業的基礎及優勢
漢濱區現有規模以上文化企業34戶,省級文化產業重點園區1個(安康古西城文化園)、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個(安康龍舟文化園、安康市瀛湖文化旅游產業基地)、省級夜間經濟示范街區1個(安康古西城文化園)、骨干型文化企業2個(陜文投安康文化旅游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陜西新華發行集團安康市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高成長型文化企業15個,其中從業人員1471人?,F有區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248個,其中省級8個,市級88個,區級152個?,F有國家AAAA級景區2個、AAA級景區4個,省級旅游名鎮3個、省市級旅游示范村5個、康養產業園1個(城東新區康養產業園)。2021年,漢濱區共接待游客838.95萬人次,實現文化旅游綜合收入60億元。
漢濱區區位優勢明顯,是安康市中心城區所在地,處于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區(圈)中心區域,是連接西北、西南、華中的重要交通樞紐,境內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線路四通八達,物流站點較為完善,交通便利。漢濱區生態環境發展較好,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地,素有“天然生物資源基因庫”“中藥材搖籃”的盛名,擁有多個省市知名品牌。其獨特的生態條件為文旅康養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漢濱區歷史文化厚重。漢濱歷史悠久,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53處,出土有史密簋、銅投壺等國家級珍貴文物。漢調二黃、安康龍舟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眾多、特色鮮明,安康龍舟文化節、春節優秀民間文藝展演等品牌文化活動已然成為城市名片。
從發展基礎和發展形勢來看,漢濱區文旅康養產業持續推進、穩步發展,發展要素較為齊全,但對標文旅康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要求和全市千億級文旅康養產業發展目標差距較大,問題突出,任務艱巨。主要表現在:核心競爭力不夠強勁,規上文旅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實力弱,缺乏龍頭型文旅康養企業和項目的帶動,整體競爭力不足;漢濱區的產業結構不夠優化,該區文旅康養產業主要以傳統服務業為主,文化裝備制造等新業態發展較緩慢,文旅產業發展優勢不突出,特色不明顯;漢濱區缺乏高層次專業人才和復合型管理經營人才,產業發展缺乏活力;漢濱區文旅康養產業體制機制不夠完善,文旅康養產業規劃設計、政策扶持、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營銷運營等方面體制機制還不完善。
二、漢濱區文旅康養產業發展的基本思路及重點
漢濱區以建設“全市文旅康養產業先導區”為目標,圍繞秦巴綜合交通樞紐、西北內陸物流節點等重大建設發展機遇,構建“一心、四區、多點”的文旅康養產業發展空間布局(一心:中心城區文旅康養核心區。四區:城東健康養老產業聚集區、五里工業園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區、現代農業特色富硒產業聚集區、鄉村旅游休閑度假產業聚集區),重點發展“中心城區特色文化街區、城東新區健康養老、五里園區生物醫藥制造、現代農業觀光園區富硒產業、鎮域特色鄉村旅游”五大支柱產業,叫響“山水漢濱·幸福安康”旅游品牌,打造全國知名生態休閑旅游康養目的地。
為發展文旅康養產業,江濱區培育以“優”為特色的中心城區現代服務產業。以龍舟文化園、古西城文化園、東關歷史文化街區、金州路、興安路美食購物街區等特色文化街區建設為核心,圍繞中心城區“吃住行游購娛”服務要素,提升服務水平、強化策劃營銷、加強市場管理、豐富產品供給、優化環境設施,牢牢守住中心城區文旅康養產業發展主陣地。漢濱區應做亮做優“一江兩岸”中心城區文旅康養帶,超前謀劃環安康湖建設,加強湖岸生態治理,包裝水上觀光、湖岸文旅等項目,開發建設西津古渡文化園,豐富夜間文化和旅游產品,優化夜間演藝、娛樂、游覽、餐飲、購物等服務,促進夜間文旅消費人次及消費規模擴大提升。
漢濱區培育以“養”為支撐的健康養老產業,以城東新區為重點,打造健康養老產業聚集區,建設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為目標的“居、醫、養、健”產業鏈,建設國家級一站式健康養老目的地。漢濱區加快極舟生態健康養老、秦巴明珠健康養老產業園等重大康養項目建設,引進國內文旅康養領域知名企業進駐漢濱投資養老產業和運營管理,打造“富硒生態康養”品牌,發揮城東新區健康養老龍頭企業和龍頭項目輻射帶動作用,提升石梯、張灘、縣河等鎮域康養環境,完善康養設施,建設康養社區。漢濱區積極探索公建民營、醫養融合、智慧養老、適老化改造等養老模式,加強養老機構管理運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經驗豐富、實力雄厚的知名養老企業進駐養老機構運營管理,共同構建以居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托、以機構為支撐、醫養結合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漢濱區培育以“醫”為支撐的生物醫藥產業,以五里工業園為依托,配齊相關要素,加快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園,包裝策劃生物醫藥項目入庫,不斷推進中藥飲片、醫療器械設備、體育健身器材、健康智能設備等大健康設備的制造,加快建設醫藥醫療健康產業鏈。該區實施園區+基地發展模式,發揮南北兩山地區土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選優培優,大力推進中藥材產業園,天麻、黨參、金銀花等藥材種植基地建設,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新業態,加快建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藥材試驗示范站,以“產學研用”的思路,吸引院校、企業、科研機構提供支持,延長中醫藥產業發展鏈條。該區不斷吸引民間資本投資建設中藥材觀賞園、中醫藥體驗館、養生度假村,實現藥旅融合發展。
漢濱區培育以“食”為支撐的富硒產業,加快現代農業園區提質增效,以248個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建設生態富硒產業聚集區。該區實施園區+景區+基地發展模式,以富硒、有機、綠色為特質,打造一批宜居、宜業、宜游的旅游村和休閑農業示范點,支持省市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創建A級旅游景區、水利風景區和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完善對研學旅游的經費保障、活動建設、課程規劃、安全保障等政策措施。該區實施“園區+營地+物流+旅行社”的模式,培育龍頭產業園區和物流園區,發動旅行社功能,帶動園區觀光經濟發展。漢濱區大力建設富硒豬肉、茶葉、核桃、蔬菜、魔芋等生產基地,將芋硒王魔芋飲品、瀘康酒、陜茶一號、漢濱米核桃、咚咚鏘牛肉醬、悠源魔芋、龍王泉富硒水等地方特色產品打造成為全國知名品牌。該區不斷豐富飲食文化,打造金洲美食、蓮花餐飲、睿智餐飲等龍頭餐飲品牌,推出縣河辣子雞、流水魚宴、茨溝豆腐宴等傳統特色宴席,持續開發原生態餐飲、養生菜系、滋補藥膳、風味小吃等,重振漢濱特色餐飲產業。
漢濱區培育以“游”為支撐的鄉村旅游產業,突出鎮域特色,聚力打造鄉村旅游休閑度假產業聚集區。以流水、瀛湖、雙龍、茨溝等鎮為重點,實施“鄉村旅游景點+康養民宿集群+自駕營地”模式,培育推進茨溝西溝、鳳凰山和流水旅游民宿的發展,推動環瀛湖旅游帶、雙龍景區整合提升,實施雙龍景區環線改造、龍泉茶文化廣場、流水旅游觀光步道的建設,加快建設主題飯店、精品民宿、休閑農莊,從而提升文旅康養產業住宿餐飲接待能力和醫療保障水平,打造鄉村康養旅游品牌;以縣河、石梯等鎮為重點區域,實施“田園觀光綜合體+旅游”模式,大力發展田園觀光、民俗體驗,加快建設蘇壩農業園區、石梯特色小鎮;以中原、紫荊為重點,推行“紅色+旅游”發展模式,健全紅色展示、教育、培訓等功能,完善紅色大食堂、紅色民宿、紅色文創商店等設施,實施紫荊陜南抗日第一軍舊址維修工程;以大竹園、牛蹄、晏壩等鎮為重點區域,建設“茶旅融合”特色鎮,集采茶、制茶、品茶、體驗為一體,以茶促旅、以旅興茶、茶旅融合、文旅互動,立足安康富硒茶特色資源,包裝打造一批特色文創旅游產品。漢濱區也在加快重點鎮村交通基礎設施和旅游道路景觀建設,構建文旅康養產業交通路網體系。
三、思考和建議
一是找準目標定位。漢濱區作為安康城區所在地,是安康文旅康養產業的重要旅游集散地、承載地、目的地。建議市區推動一體化,在規劃編制、政策支持、項目資金等方面予以傾斜,打造“全市文旅康養產業先導區”,構建“一心、四區、多點”的文旅康養產業發展空間布局,實現“全域化布局、差異化定位、特色化發展”的目標。
二是堅持統籌推進。建議由市上牽頭,整合資源,抓好規劃統籌,堅持“多規合一”的理念,將文旅康養發展規劃、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鄉村振興規劃、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交通建設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等有效銜接、深度融合、統籌配套、系統推進;推動產業鏈招商,包裝、策劃一批強鏈、補鏈、延鏈重大項目,建立健全文旅康養產業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體系,加大服務企業力度,營造安商利業的文旅康養產業發展環境。
三是加大投融資力度。建議設立全市文旅康養產業發展基金,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充分融合社會資本,制定出臺康養產業投融資方面的優惠政策。
四是加強人才培養。加大文旅康養從業人員培訓力度,鼓勵旅游企業或有資質的相關機構對從業人員進行運營管理、食宿服務、康養保健、接待禮儀、傳統技藝、導游解說、文藝表演、旅游商品設計、市場營銷等技能的培訓,培養一批專業知識精、經營管理能力強的康養旅游服務綜合型人才,全面提高康養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服務水平。
五是抓好宣傳推介。樹立全市“一盤棋”觀念,統一策劃、統一營銷,形成“大安康”的文旅康養格局,創新文旅康養產業的宣傳方式,通過網絡直播、影視植入、達人帶動、旅游攻略等方式,實施線上線下多角度、立體式、全天候的宣傳營銷策略。
總之,發展文旅康養產業,既有利于保護生態、優化環境,又有利于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發展文旅康養產業是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和聚力建設幸福安康的必然選擇,是“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重要路徑。漢濱區作為安康市中心城市所在地,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具有無可替代的龍頭引領作用。在市場需求日趨旺盛、產業政策保障支持、交通條件不斷改善的新時代,漢濱區的文旅康養產業已經站在新的起點上,必將成為助推漢濱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推動文旅康養產業轉型升級、拓展融合,是新時代賦予漢濱人的責任和使命。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只要黨政齊抓、干群齊力,立足長遠科學謀劃,結合實際務實推進,漢濱文旅康養產業一定會提質增效,為推動安康市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貢獻漢濱力量。
(安康市漢濱區文化和旅游廣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