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5年10月,從江西出發的中央紅軍,歷經二萬五千里長征,突破重重險阻,帶著對革命理想無比忠誠和堅定的信念抵達陜北。自此,延安成為了中共中央的“落腳點”,也成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出發點”。
在延安的13年里,共產黨人用熱血和生命詮釋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無論冒出生入死之險,還是陷缺衣少食之難,都絲毫沒有動搖堅定正確的政治信念、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在此期間,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探索根據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軍事建設、文化建設,作出了關系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瓦窯堡會議的召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確立、大生產運動的進行、南泥灣軍墾屯田的實行……都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斗爭中熔鑄出了偉大的延安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延安時期是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事業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歷史性轉折的時期。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形成的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特殊歷史階段,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的偉大斗爭實踐中,培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崇高革命精神和優良革命傳統,它是民族精神的升華,是革命精神的傳承,是時代精神的體現,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不竭精神動力。
紅色血脈永賡續,延安精神代代傳。我們要用延安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選自“學習強國”平臺,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