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欣雨 李巍巍
【摘? 要】隨著社會對環保理念的重視程度逐漸增加,重污染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開始成為議論熱點。通過積極開展相關披露活動,能夠驅動企業降低環境成本,同時也可以為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實提供重要基礎。論文首先分析重污染行業與環境會計的基本概念,隨后探究信息披露內容,并提出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深入研究改進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重污染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中圖分類號】F406.7;F426?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5-0094-03
1 引言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能夠促使企業增加對綠色理念的重視程度,有利于降低重污染行業造成的負面影響,落實可持續發展要求。通過積極進行相關信息披露,能夠將環境成本、產品生產銷售等因素反映至預算體系內,使重污染企業管理層根據實際情況條件,采取正確的發展策略。通過此類方式,企業能夠對日常業務體系進行調整,使綠色理念與經濟效益增長目標能夠同時實現,達到低污染、高收益的經營效果。因此,需要重視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在重污染行業中的應用價值,確保其能夠得到社會與企業的全面支持。
2 重污染行業與環境會計概念簡析
2.1 重污染行業
重污染行業通常屬于工業體系的一部分,其需要根據國家相應標準進行界定。我國對于重污染行業的認定類別主要集中在造紙、農副產品、非金屬礦物、有色金屬冶煉等,在2008年后還進一步追加了火力發電、制藥、釀造等行業。可以認為,重污染行業屬于生產或經營過程中,容易對自然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與污染,進而影響綠色環保理念落實的社會組成部分[1]。在認定重污染行業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其實際發展情況進行分析,明確生產或經營過程中可能產生自然負面影響的主要元素,如污水排放、大氣污染等。通過這種方式,界定社會行業是否屬于重污染類型,能夠避免出現錯誤管制問題,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科學落實。
2.2 環境會計
環境會計又被稱為綠色會計,其需要結合相關法律規定,以貨幣作為核心計量單位,對企業的各個環境事項進行考量與計算。通過這種方式,使企業能夠正面應對自身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整治措施,盡可能在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之間取得理想平衡[2]。與傳統會計類型相對比,環境會計需要借助環境管理學專業內容,探索具有可執行意義的管控措施,以確保企業能夠順利解決相關問題,實現綠色化發展目標。因此,需要重視環境會計對于重污染行業的影響作用,確保其能夠得到妥善執行,為應對未來環保社會建設夯實基礎條件。
3 我國重污染行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主要內容探究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重污染行業執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需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處理,通常包含環境認證情況、環保借款狀態、相關政策影響分析、環保投資內容、排污費用以及環保稅收減免級別。通過披露相關信息內容,能夠有效反映重污染企業當前運營情況,同時也可以為后續進一步開展環保建設工作提供重要參考。在現有披露內容中,信息主要以貨幣、非貨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展現[3]。貨幣信息包含綠化處理費用、資源稅收費用以及排污費用等,非貨幣信息包括相關政策影響、環保認證狀態等。通過綜合兩種信息形式進行披露,能夠有效拓展重污染行業環保狀態類型,使社會各界可以快速了解相關信息,輔助企業進行環保決策。因此,環境會計信息在披露過程中,需要按照相關標準類型處理,同時綜合貨幣與非貨幣信息,確保披露內容符合完整性要求。除此之外,在針對重污染企業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兩種執行方式,即定向貨幣、文字敘述。定向貨幣披露包含資源消耗狀態、環保技術研發情況、資金投入等關鍵內容[4]。通過合理規劃披露內容與方式,重污染行業能夠有效開展環保會計工作,實現理想披露目標。
4 我國重污染行業執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主要問題分析
4.1 披露時效性不足
在重污染行業落實環境信息披露的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披露信息往往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例如,當前重污染行業披露環保會計信息存在時效性不足的現象。在披露信息過于滯后的情況下,環保會計無法客觀反映企業當前環保狀態,導致相關內容的參考價值下降,不利于綠色理念的充分落實[5]。同時,一部分企業在披露信息的過程中,對于環境情況敘述采用了簡單帶過方式處理,甚至重復使用往年報告數據,沒有針對當前企業狀態進行深入調查,最終導致環境會計信息客觀性被削弱,不利于重污染企業社會責任的落實。除此之外,在信息披露時間過晚的情況下,企業主體對環境的污染情況可能已經出現較大變化。這一問題會導致披露內容與現實情況不一致,不僅容易影響企業管理可靠性,同時也會損害社會各界的知情權,最終對行業聲譽造成嚴重負面影響。
4.2 披露規范性不到位
環保會計信息披露需要根據相應規范進行處理,以確保內容符合分析要求。但是,當前重污染行業在披露相關信息的過程中,普遍未按照規范進行處理,導致內容缺乏一致性,嚴重影響了信息參考價值與應用可靠性。一部分企業主體在披露過程中,對形式規范進行了深入改動,同時沒有在報告內容中闡述變更原因與相關影響[6]。在這種情況下,環境會計信息對企業主體各個生產、經營環節的分析內容可能會出現偏差現象,最終導致管理層與社會各界無法及時掌握成本信息變化情況,削弱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落實效果。
4.3 披露內容不完整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過程中,內容的全面性會直接影響到其參考價值。一部分重污染行業在進行披露時,對內容的規劃處理較差,導致信息存在不完全問題,同時計量過于混亂,無法作為有效參考進行分析。例如,在針對化工流程污染物進行披露的過程中,對污染物類別與數量的說明不完整,僅明確了主要污染物,沒有將粉塵、廢氣排放納入考量范圍等[7]。這些問題都會影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效果,不利于相關內容的進一步應用。除此之外,部分地區政府對于重污染行業的要求局限于低碳環保層面,導致相關企業主體的環境會計信息集中于此類項目,沒有充分考量其他環保需求。這一問題會削弱環保會計信息適用性,不利于反映企業主體實際環保情況,最終影響了披露信息的應用價值。
4.4 披露企業制度不健全
重污染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還會受到企業主體的制度影響,一部分報告存在闡述性問題,同時變更描述信息也不夠完全,沒有提出有效舉措應對環保工作要求。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便是企業內部制度不完善,導致信息披露工作無法正常開展,最終反映在內容層面,削弱了披露信息的應用價值。例如,部分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大量污染物,按照環境會計執行標準,理應將相關信息納入披露內容[8]。但是,由于企業采用了經典財務核算模式,沒有積極落實獨立性原則,導致環境成本的核算分攤至營業外支出等費用內,無法針對污染情況進行全面披露,最終削弱了環保會計的執行效果。因此,需要重視制度健全性問題,確保其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實現環境會計的披露目標。
5 完善我國重污染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策略研究
5.1 完善披露規范體系
為確保重污染行業會計信息披露得到合理完善,應當從體系規范層面入手,避免規范性或時效性問題影響披露信息,確保環保會計工作正常進行。當前大部分企業主體對于信息內容的披露處理呈現分散狀態,利益相關主體對于環境業績的評價處理復雜性較高。為避免此類問題影響披露體系規范性,應當研究可靠的應用方式,在保證披露低成本的同時,提高信息基礎質量級別,為社會各界參考與企業決策提供合理的內容支撐[9]。重污染行業傳統執行方案普遍將環境會計成本納入經典成本范圍,未落實區分操作,不能保證環境會計獨立性。同時,一些企業在對貨幣量化信息進行處理時,雖然采用了說明解釋方案,但其內容過于單一,沒有針對信息展開深入研究。為解決相關問題,提高披露體系規范性,應當采用細致化區分方式,將環境會計成本獨立計算,并明確信息整體情況與生產比重之間的聯系,確保披露效果能夠達到理想標準,為其他業務提供重要參考。
5.2 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為確保環境會計信息得到合法披露,應當針對相關法規條例進行深入完善,結合實際情況條件,探索具有管控意義的規范內容。例如,應當根據重污染行業披露現狀與環保執行情況,對法規條例定義范圍進行拓展,加入包括環境保護體系落實狀態分析、環境影響評價機制執行情況等。通過強化法律條例完整性,使企業主體能夠積極落實環保會計披露活動,在內容中加入任務指標完成情況、未完成原因、后續整改執行方案等。通過此類方式,可以提高企業對環保會計的重視程度,同時也能夠豐富披露信息內容,增強環保會計結果的可參考價值,為社會監督與企業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5.3 革新監管體系并提高監管力度
通常情況下,重污染行業需要加強監管力度,才能夠確保其環境會計工作正常進行,并提高信息披露內容的客觀性,降低出現錯漏問題的概率。為實現理想監管目標,應當明確相關部門的基礎權限,確保監管職責能夠得到妥善落實,使企業能夠真正得到全面監督,實現環保會計信息的合理披露[10]。目前,我國對于信息披露的監管工作尚未明確其特定的執行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內容要求,證監會可以針對上市企業進行監管,確保其能夠妥善完成環保會計的信息披露工作。但是,對于未上市的重污染企業而言,監管部門始終還處于尚不明確的狀態。為解決此類問題,應當對監管工作重心進行明確,同時將執行任務轉移至環保部門,確保重污染企業主體能夠妥善完成信息披露活動。除此之外,還需要對監管權限進行定義與明確,避免出現多頭處理問題,保證監管部門處于緊密合作狀態,實現協同監管重污染行業環境會計的理想目標。
5.4 合理引入第三方審計行業
對于信息披露而言,最為有效的完善與落實方案便是引入第三方審計行業。通過第三方監管與分析,能夠保證重污染行業妥善執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活動,同時也可以提高內容的可參考價值,避免其完整性受損。目前,我國環境會計審計活動主要以政府為主體,相關內容集中在資金領域,存在較為嚴重的局限性問題。為解決此類情況,應當進一步推動第三方審計行業進入環保會計業務范圍,同時將信息披露整合至核心業務體系中,保證相關工作得到合理監管與督促。為避免第三方審計行業引發不必要的問題,還需要針對相關企業主體進行審核與培訓,確保能夠進入審計行業的主體均具備專業資格,防止監管疏漏問題出現。同時,適當的主體培訓可以提高第三方監管的法律認知,并豐富監管團隊的專業知識儲備,有利于規范重污染行業環保會計披露內容,降低不良問題出現概率,實現理想管控目標[11]。在實踐過程中,政府審計機構應當對工作內容進行革新,注重與第三方審計行業的配合,同時合理拓寬審計活動目標。通過這種方式,避免局限性問題干擾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正常開展,確保重污染企業能夠出具完整、合理的報告內容。
5.5 注重企業會計團隊培養
環境會計工作開展會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其中企業內部人員基礎素質屬于較為關鍵的部分之一。通常情況下,重污染企業管理人員認知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對于環境會計的重視程度也不完全一致。環境會計本身屬于專業學科,其需要應用會計學、環境學甚至經濟學專業內容,確保信息披露規范性符合應用需求。這種前提條件對于會計團隊的基礎素養提出了挑戰,容易導致信息披露活動受到人員能力不足的影響,出現一系列負面問題,最終削弱披露內容的可參考價值。在這種情況下,為避免相關問題出現,重污染企業主體應當積極開展環境會計培訓。通過定期考察專業知識,分析需要進行針對性培訓的會計員工,確保整體團隊能夠正確處理環境會計工作,完善披露體系標準。除此之外,企業主體還可以定期組織專業交流,派遣會計團隊與環境保護監管部門或第三方審計行業進行探討,明確環境會計的披露需求,確保后續執行流程能夠正常開展,實現理想信息披露目標。
5.6 利用宣傳措施強化企業披露積極性
企業主體屬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執行方,為盡可能提高相關工作開展規范性與可靠性,應當從企業層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其披露主動性。管理層應當明確環境成本對于企業長期經營的主要影響,建立正確的客觀認識,了解環境會計的執行必要性。為實現此類目標,社會應當加強相關宣傳,同時落實監管部門的績效考核,促使其督促企業主體開展環境會計認知學習,實現引導管理層認識的執行目標。同時,還需要從可持續發展理念角度出發,總結社會、環境、企業之間存在的利益關系,為重污染行業環保氛圍的建立夯實基礎條件。通過積極宣傳與引導,能夠幫助重污染企業主體管理層認識到環境會計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使其建立正確的環保觀念,從根源層面降低違規問題出現概率,實現引導規范性信息披露的最終目標。在實踐工作中,需要加強對高層的認識引導,同時結合社會宣傳措施,幫助企業認識到環境會計的重要性,促使其積極開展信息披露工作。
6 結語
綜上所述,重污染行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具有重要影響意義。為盡可能提高信息披露質量與規范性,應當從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入手,采取有效的執行措施,使環境會計披露工作能夠在理想條件下開展。通過合理落實相關方案,能夠有效降低不良問題出現概率,幫助重污染企業主體實現規范的信息披露目標,為可持續發展與環保理念的充分落實夯實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高曉芳,王穎馳.可持續發展理念下鋼鐵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24(23):40-42.
【2】金揚亮.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以寶山鋼鐵為例[J].今日財富,2021(22):49-51.
【3】劉薇,安琪.有色金屬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調查及建議[J].財務與會計,2021(15):77-78.
【4】衛書琪.中國造紙行業視角下環境會計發展問題及策略研究[J].商訊,2021(20):56-58.
【5】操琳琳,孫俊華.制藥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及影響因素研究[J].池州學院學報,2021,35(02):82-88.
【6】唐洋,陽秋林,游戰武,等.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資源會計研究——中國會計學會環境資源會計專業委員會2020學術年會綜述[J].會計研究,2021(02):190-192.
【7】姚圣,張志鵬.重污染行業環境信息強制性披露規范研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3(03):25-38.
【8】吳婷.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研究——來自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的統計數據[J].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20,25(03):359-363.
【9】熊明良,伍嘉露.基于年報審計的環境績效信息披露問題及對策——以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為例[J].當代經濟,2020(08):49-51.
【10】馬怡蘭.公司治理結構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的影響研究——以滬深兩市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20(18):49-50.
【11】李捷.青藏地區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河北企業,2020(03):72-73.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課題名稱:環境規制下黑龍江省煤化石化綠色供應鏈網絡協調的對策研究,項目編號:18JYB156。
【作者簡介】蔡欣雨(1999-),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在讀,從事財務會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