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經過多地救火力量的合力撲救,肆虐4天的重慶市北碚區(qū)縉云山山火明火全部撲滅。其中,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25日晚采取的“以火攻火”法為人所稱道,也被認為在滅火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26日下午舉行的重慶山林火災撲救市外救援隊伍記者見面會上,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滅火救援指揮部副部長兼作戰(zhàn)訓練處處長王磊對“以火攻火”戰(zhàn)術進行了詳細介紹。王磊表示,“以火攻火”又稱點燒戰(zhàn)術,是處置林火時常用的一種手段。這種戰(zhàn)術的特點是省時省力,處置火情比較徹底、高效、快速,緊急時刻能夠保住人員安全。“以火滅火原理是由人工點燃火頭,與相向燒來的林火對接,使結合部驟然缺氧失去燃燒條件。提前把可燃物進行燃燒,燃燒掉以后火勢蔓延過來沒有可燃燒物,兩火相碰或者相遇后,自然也就自動熄滅了。”
但王磊同時表示,“以火攻火”的應用要求也比較高,這種戰(zhàn)術一是對地域環(huán)境有特殊要求。所謂地域環(huán)境就是要有依托,比如公路、河流、湖泊或者人工開鑿的防火道等,“25日晚就是利用人工開鑿的隔離帶進行點燒。”
其次,“以火攻火”對組織和指揮的要求以及隊伍的專業(yè)技能要求較高。他強調說,點火、助燃、火勢大小的控制都要講究技巧,必須使整個點燒的火勢在控制范圍之內。火場作業(yè)隊伍采取的是聯合戰(zhàn)術,云南森林消防救援總隊50人在前,消防武警、重慶當地民眾和志愿者在后,配合沿線布開。云南森林消防救援總隊隊員在前方實施點燒,一旦火勢太小就用風力滅火器助燃,火勢變大就用水泵進行壓制,保證點燒的火向預定方向蔓延,確保點燒的火勢在控制范圍之內。
此外,王磊還表示,采取點燒戰(zhàn)術必須要有安全可靠的防范措施。“我們的總體原則就是無論什么情況下森林消防隊伍指戰(zhàn)員必須靠前處置,盡量不要讓其他人員接觸到火,防止出現意外。
除了上述條件之外,想要順利實施“以火攻火”還需要具備合適的氣候條件。氣候條件重點則是風力、風向。準確的預測和利用風向堪稱是順利實施“以火攻火”的重大難點,稍有不慎就可能“滿盤皆輸”。馳援重慶的昆明市森林消防隊員張瑞坤說:“在此前的山林滅火作業(yè)中,我們發(fā)現,雖然當前正在刮東南風,但一瞬間就可能變成西南風,剛開始我們依照最初的風向打的是順風火,但可能會因為風向突變,山火突然就朝我們燒過來,危及一線人員的生命。所以日常訓練中,我們都會加強對這種緊急情況的避險訓練。”
王磊介紹說,8月25日晚,云南森林消防救援總隊的隊員們就是抓住一段風向突變的有利時機,趁風向由北向南,引發(fā)火勢由北向南走,最終實施了點火。做出這一精確預測的則是北碚區(qū)氣象局。氣象局的技術人員靠前作業(yè),攜帶便攜式科學儀器趕赴離山火最近的隔離帶實地測量火險點的風速、風向、濕度等氣象數據,每半小時報告一次最新氣象數據,最終在25日晚19時30分的現場調度會給出預測結論:未來2小時都將是有利于實施“以火攻火”的風向,從而促成“以火攻火”的實施。
(摘自《環(huán)球時報》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