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秀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2021年末,中國城鎮常住人口達到914425萬人,比2020年末增加120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超過64%,步入城鎮化較快速發展的中后期。從國際經驗和城市發展規律來看,這一時期城市發展往往面臨較多“城市病”,比如市政基礎設施老化、交通擁堵等等。因此,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適應城市發展新形勢、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有助于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創造優良條件。
2022年3月,中共青島市委辦公廳、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方案》,按照“一年重謀劃、兩年快起步、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變樣”的總體部署,聚焦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傳承歷史文脈,聚焦市民需求迫切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出開展市政設施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地鐵建設及地鐵沿線開發建設等八項攻堅行動。今年是青島開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開局之年,乘新時代城市更新東風,踔厲奮發、篤行不怠,青島交通“上天入地”碩果累累。
城市交通基礎設施作為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撐,在打贏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戰,優化城市交通系統中具有重要意義。在《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方案》中指出,市政道路建設方面,開展“15515+N”工程,即1條膠州灣第二隧道、5條城市快速路、5個主要立交節點、15條主干道及存量未貫通道路,全力推進遼陽路快速路、海爾路—銀川路立交、唐河路—安順路等重點工程建設及存量未貫通道路打通工作。通過三年攻堅行動,進一步完善城市路網體系,提升通行效率,讓城市道路更暢通,市民出行更便捷;促進市政設施增量、提質、增效,補齊基礎設施短板,不斷提升市民生活質量和城市承載力。
“爭分奪秒保進度,一絲不茍創精品。”近日,海爾路—銀川路立交工程銀川路上跨海爾路主橋順利合龍,該項目雛形顯現。據悉,海爾路—銀川路項目是青島首個采用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的立交橋項目,該技術是在橋梁建造過程中,將橋梁的墩柱、蓋梁、箱梁等部位在預制現場提前預制,而后運輸至施工現場采用大型吊裝設備,進行組裝。位于城區中心地帶的海爾路—銀川路立交工程建成后,還將成為全國首個立交橋區地下交通中心,形成集地下環路、公共停車、地下人行及公共服務系統一體化的交通中心。
又是一年中秋時,項目建設不停歇。中秋佳節,位于嶗山區中韓街道的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二標段施工現場繁忙如常。據悉,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二標段正在進行樁基施工。截至目前,已完成71根樁基施工,計劃12月底完成橋梁所有承臺、墩柱施工。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二標段青銀高速立交匝道預計將于2023年6月貫通,2023年底全線通車。作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重點項目之一,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建成后,將充分發揮快速路銜接功能,緩解海爾路、遼陽路沿線重點節點擁堵,帶動張村河片區高質量更新。
地鐵貫通城市交通地脈,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強有動力。青島地鐵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有利于城市更新建設發展,還能緩解地面交通壓力,減緩道路擁堵,提升道路運行效率。《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方案》提出,加快地鐵建設,力爭到2024年年底新投入運營3條線,三期規劃139公里7條線全部開工建設。通過三年攻堅行動,加快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體系,建設“軌道上的青島。”
今年5月,青島地鐵主動匹配城市發展戰略,秉承“為城市建地鐵,為人民建地鐵”的理念,發布《建設世界一流地鐵目標體系》(建設篇)。圍繞“建設世界一流地鐵,打造一流城市投資建設運營商”的“雙一流目標”,加快地鐵攻堅建設。根據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官方資料顯示,青島地鐵始于1987年,2010年首條線路開工建設,2015年12月,首條線路——地鐵3號線開通,自此青島邁入“地鐵時代”。2018年11月,青島地鐵1號線順利貫通,這是中國首條地鐵海底隧道,也是中國最深的海底隧道和最長的海底隧道,是繼膠州灣大橋、膠州灣公路隧道之后又一條連接西海岸新區和主城區的跨海大通道。

金秋九月,捷報連連。青島地鐵4號線開啟試運行,線路進入建設到運營的“磨合期”,4號線開通后,將是青島地鐵開通運營的第7條線路。據悉,在青島地鐵線網格局中,地鐵4號線具有十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因換乘站多,像“金腰帶”一樣將整個地鐵線網“穿線成網”,成為貫通青島東西的快速軌道走廊。
據了解,青島地鐵4號線起于人民會堂站,東止于大河東站,總體呈東西走向,線路全長約30公里,共設25座車站,沿線經過市南區、市北區、嶗山區3個人口密集的行政區,沿線經過青大附院(本部)、青島市立醫院、青島海慈醫院、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山大齊魯醫院(青島)、青大附院(東院區)等8家醫院;通達市實驗中學、市實驗小學、太平路小學、萊蕪一路小學等11所學校;途徑市南濱海風景區、嶗山風景區等景區。地鐵4號線是一條貫穿新老城區,集通勤、教育、醫療、旅游等資源為一體的民生路線,通車后將極大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承載的功能更加多元豐富。
綠色、智慧,地鐵“跑向”宜人島城。據悉,青島地鐵通過技術創新、利用綠色能源等多種途徑,積極踐行“雙碳”戰略,青島地鐵7號線二期將在14個區間中的8個區間設節能坡,節能區間占比57%;15號線一期共16區間有13個區間設置節能坡,節能區間占比為81%;8號線支線全線11個區間中,10個區間采用高站位、低區間的節能坡設計,節能比例高達90%。同時通過編制智慧城軌藍圖、構建標準體系,建設“數據底座”;構建基于TACS的車地一體化智慧運行系統,致力于打造智慧建造、智慧運行、智能運維的青島智慧地鐵。砥礪未來、行而不輟,聚焦建設世界雙一流地鐵發展目標,推動地鐵高質量發展,助力“軌道上的青島”全速前進。
根據中規院交通院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道路密度與運行狀態監測報告》顯示,青島主要行政區道路密度為5.4,低于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可見青島可供給的道路資源較少,而需求車輛數量較多,導致擁堵嚴重。另外出于獨特的地理位置,道路建設沿山順勢,蜿蜒曲折等原因,青島基礎設施歷史欠賬多,交通通行效率較低,交通更新建設尚未跟緊城市發展擴張步伐。
時代潮起,波瀾壯闊。面向未來,打贏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戰,取得整體性、突破性成果,我們必須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以繡花功夫推進各項工程,久久為功,善作善成,以更加飽滿的激情和更加昂揚的斗志,創造出更大實實在在的城市更新建設業績。

In March 2022, the Gener- al Office of the CPC Qingdao Municipal Committee and the General Office of Qingdao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issued the Plan for the Three-Year Campaign of Urban Renewal and Urban Construction in Qingdao. Based on the overall deployment of "prioritizing planning in the first year, getting off to a quick start in the second year, seeing solid progress in the third year and making great changes in the fifth year", the plan aims to improve the urban functions and quality, carry forward the city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urgently needed by citizens. It has proposed to seek breakthroughs on eight fronts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facilities,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 ture, subway,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long the subway. This year marks Qingdaos first year of carrying out the three-year campaign of urban renewal and urban construction. Leveraging the opportunity of urban renewal in the new era, Qingdao is striving forward and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in weaving a comprehensive well-connected transportation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