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
8月1日至2日,中國國際新聞交流中心組織亞太非洲記者團一行來煙臺市訪問。
2天時間里,33位外媒記者先后實地采訪了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蓬萊丘山山谷、黃渤海新區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榮昌生物醫藥園、上汽通用東岳汽車基地等企業、項目,賞煙臺美景、品煙臺特色、看煙臺發展,從不同視角了解煙臺、解讀煙臺,讓世界讀懂煙臺故事、聽見煙臺聲音。

“煙臺是一座很漂亮的城市,這里很干凈,人們也很友好,這些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讓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斐濟《斐濟太陽報》記者Mereleki Lalabalavu Nai說。
外媒記者們在接受采訪時紛紛表示:“煙臺真是一座充滿發展活力、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我們將通過多種方式宣傳煙臺、推介煙臺,將煙臺發展好聲音傳向世界。”
1日下午,記者團走進煙臺高新區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了中集來福士的發展歷史、創新歷程。外媒記者紛紛為中集來福士建造的鉆井平臺、海洋工程船、海上支持船、海洋牧場平臺、海上風電船、海上綜合體等各類海洋工程裝備所折服。
“中集近幾年的發展令人印象深刻,海洋經濟大有可為,科技創新可以讓發展更加低碳環保,這些經驗都值得我的家鄉借鑒。”肯尼亞《星報》Bryan Morris Ochieng Otieno說。
近年,中集來福士積極投身深遠海裝備和養殖技術革新,5G網絡、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加速了煙臺深耕碧海、牧漁未來的步伐。
中集來福士將在黃渤海新區投資1.6億元,建設占地87畝的現代漁業產業園,配套建設種業研究院、循環水養殖園區、冷鏈物流園區和裝備產業園區,并在長島北部建設10萬畝國家深遠海養殖示范漁場,實現從深海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運營。
“印尼也有非常豐富的海洋資源,通過這次采訪,我了解了很多關于現代海洋漁業發展的知識,也希望今后有機會能與煙臺有關部門、企業加強交流,將先進的技術和方法帶到我的家鄉。”印度尼西亞《羅盤報》Luki Aulia說。
2日下午,記者團一行來到榮昌生物醫藥園,工作人員介紹了榮昌的發展與布局,以及部分生物醫藥產品,外媒記者們紛紛在產品展示柜前駐足討論。“因為疫情,我們認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中國的生物醫藥研發技術在世界居于領先位置,而榮昌生物就是一個很好的典范。”泰國經理人傳媒Supachai Wuthichuwong說。

榮昌生物一直致力于開發原創性生物藥物。2021年,泰它西普、維迪西妥單抗分別獲批在國內上市銷售,并于同年12月3日進入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泰它西普是全球首個雙靶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生物新藥。維迪西妥單抗是我國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產ADC(抗體-偶聯)新藥,適應治療晚期胃癌。此外,尿路上皮癌療法、晚期乳腺癌療法、RC28等治療手段和生物醫藥產品讓外媒記者頻頻點頭稱贊。
“疫情開始之后,泰國第一時間收到了中國的疫苗援助,我們對此非常感謝,也希望中國在生物醫藥領域的科技研發能給世界人民帶來更健康、安心的生活。”Supachai Wuthichuwong說。
在上汽通用東岳汽車基地,車間里只有寥寥幾個工人,組裝流水線上,機器人手臂托著汽車組件依次有序通過,記者團成員不禁紛紛贊嘆。“我一直很好奇煙臺是如何做到既實現制造業發展又維持了生態平衡,看到自動化程度如此之高的車間便理解了。”馬來西亞《星洲日報》Vincent Cheong Jia Wei說。
上汽通用東岳汽車基地自2002年正式量產至今已累計生產整車584萬輛,動力總成1733萬臺,產值6348億元,出口整車68萬輛,帶動山東省106家一級供應商共同發展。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生產車間,感到很驚訝,也佩服煙臺在制造業領域取得的成就。據我了解,制造業是煙臺重要經濟增長支柱,親眼見到才更覺震撼,希望利比里亞未來跟煙臺有更多交流,互相吸取經驗。”利比里亞《分析家報》Deanna Seakor說。
碧海藍天下,16個村莊分布在45平方公里的葡萄種植區中,到處綻滿鮮花,綠色的葡萄藤上青葡萄正漸漸染上紫色。
2日上午,記者團一行來到蓬萊丘山山谷。“今天我們一共品嘗了5種煙臺葡萄酒,用蒸餾工藝釀制的62度白蘭地讓我印象深刻,之前從來沒有嘗過這么高度數的葡萄酒,足見煙臺葡萄酒釀造技術的高超。”尼日利亞通訊社Fortune Egbeji Abang說。
依托優越的區位資源優勢,蓬萊區大力建設“優質產區、特色葡園、精品酒莊”,構建了濱海葡萄觀光帶和南王山谷、丘山山谷、平山河谷“一帶三谷”產業發展格局。

丘山谷片區已建設拉菲瓏岱、君頂等7家酒莊,發展優質釀酒葡萄基地7000多畝,20公里的環谷路已建成通車。未來還將建設星空露營、紅酒大道、葡果樂園等特色節點,全面打造以葡萄酒產業為支撐,融合現代農業、休閑旅游、體育賽事、文化影視等功能業態于一體的國際葡萄酒品牌聚集區。
“非洲土地面積遼闊且葡萄酒市場廣闊,因此,我們對葡萄酒產業相關情況很感興趣,在參觀過程中,我們了解了很多關于酒莊運營方面的內容,期待煙臺與非洲在葡萄酒產業開展更多合作。”Fortune Egbeji Abang說。
走進黃渤海新區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記者團被這座占地14萬平方米的“新地標”所吸引。只見它被銀灰色的玻璃幕墻所包裹,鋼結構如云浪蜿蜒起伏。“黃渤海新區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大,除此之外,完善的設施與獨特的地理位置是其最大優勢。我曾到過多個城市的會展中心,但毗鄰大海的會展中心還是第一次見。”馬來西亞《星洲日報》Vincent Cheong Jia Wei說。
黃渤海新區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集會展、會議、娛樂、休閑和旅游等業態為一體,由美國著名設計公司AECOM根據第五代會展綜合體定位設計,以“城岸云浪·海上銀貝”為設計理念,采用環保先進的建筑技術及智能系統,設有不同規模會議室30個,配備有智能停車技術的室內外停車位1800余個。“會展中心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相信肯定會吸引到很多企業和組織來這里舉辦大型活動和會議,進而帶動整個區域發展。”越南之聲廣播電臺Pham Thu Thuy說。
“這次采訪了解到的信息對我來說非常有幫助,煙臺的基礎設施建設、沙灘、美景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煙臺的企業未來都優先考慮到巴基斯坦建設分公司。”巴基斯坦全巴廣播公司Muhammad Aamir Saeed說。

The Asian-Pacific and African journalist group organiz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News Communication Center visited Yantai City from Aug.1 to Aug.2.
During the two days, 33 foreign media journalists successively visited CIMC Raffles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Penglai Qiushan Valley, Bajiao Bay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Center in Huang-Bohai New Area, Rongchang Biological Medical Park and Shanghai GM Dongyue Automobile Base. They enjoy sceneries in Yantai, savor Yantai specialties and see the development of Yantai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Yantai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allow the world to understand the stories of Yantai and hear the voices of Yantai.
“Yantai is a very beautiful city. It is very clean. People are also friendly. These left me a deep impression and reminded me of my hometown,” said Mereleki Lalabalavu Nai, a reporter with Fiji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