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中國鼻病研究協(xié)作組在線發(fā)布“鼻腔鹽水沖洗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指出,在疫情流行的現階段,除了規(guī)范佩戴口罩外,鼻腔鹽水沖洗作為常用的鼻腔局部物理療法,能減少病毒感染并加快炎癥恢復,成本低且副作用小,可作為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經濟、有效手段。
鼻腔鹽水沖洗操作十分簡便,普通民眾完全可以居家操作。“共識”給出了臨床操作的具體建議。
1.一般采用專用裝置進行鼻腔鹽水沖洗。專用裝置樣式很多,使用者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和習慣選用適合的。除了壓力式沖鼻器外,還可以選擇霧化式沖洗裝置。使用時,將噴頭對準鼻孔,按壓噴嘴,霧化液體即可噴入鼻腔。使用霧化式沖洗不易誤吸嗆水,兒童易于接受,依從性好,嬰幼兒也可以耐受。
2.選用生理鹽水。
3.沖洗鹽水的溫度。沖洗鹽水的溫度以接近正常體溫為宜,一般為32至34℃。
4.進行有效沖洗。操作者利用沖洗器的壓力,將沖洗液送入鼻孔,使其流經鼻前庭、鼻竇、鼻道,繞經鼻咽部,或從一側鼻孔排出,或從口部排出。為減少鼻腔刺激或不適感,并減少鼻出血的發(fā)生概率,沖洗時壓力不宜過大,應根據患者的舒適程度進行緩慢調節(jié),沖洗力度應由小到大逐步調節(jié)至最適宜。
5.兩側交替沖。建議從鼻塞較重的一側開始,以免引起鼻咽部液壓增高,導致中耳炎;沖洗時應屏住呼吸,避免用鼻吸氣及說話,以免引起誤吸、嗆咳或中耳感染。沖洗過程中如出現咳嗽、嘔吐、噴嚏等不適現象,應立即停止,稍等片刻后再沖洗。
6.沖洗次數及時間。沖洗的時間與頻次需要根據使用者的年齡、自理能力及病情情況而定。普通人常規(guī)沖洗一般可每日2次,每次5至10分鐘,持續(xù)時間沒有限制。長期鼻腔鹽水沖洗對鼻黏膜的正常免疫屏障功能無不利影響。
7.慎用人群。鼻腔鹽水沖洗操作簡單安全,耐受性好,適用人群廣泛,但嬰幼兒及缺少生活自理能力的人群建議慎用;鼻腔腫瘤未控制患者以及存在凝血功能障礙等易出血體質患者,需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謹慎使用。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