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級同學描寫人物時,常出現不會刻畫細節這個問題。老師反復叮囑,“增加人物動作描寫”“增加人物神態描寫”,可同學們還是掌握得不理想。今天,姚雨曦描寫同學王益斌,抓住了王益斌同學性格的變化。她是如何描寫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他,像雜草中盛開的花朵一樣燦爛;他,像山丘中突兀的峰巒一樣奪目;他,像群星中熠熠生輝的太陽一樣耀眼!
他,就是我的同班同學王益斌。盡管他身材矮小,皮膚偏黑,戴著一副不符合自己相貌的大圓眼鏡,但嘴角卻始終掛著一抹微笑,眼中博學的光傾瀉而出,似乎想要捕捉世界上的一切知識。他一看見什么新鮮事物,一篇扣人心弦的故事便能躍然紙上。他全身都透露著樂觀的氣息。
但從前的他和現在真是判若兩人。依稀記得,以前的他從不敢與別人直視,不善與人交往。在人群中,他就好比一片弱不禁風的樹葉,在秋風中搖搖晃晃。正如李清照的詞:“人比黃花瘦。”這一切都源于——他十分在意自己是一個“少白頭”!每當別人用詫異的眼神盯著他時,他是多么希望自己也有一頭黑頭發啊!所以,自卑的他,平常很少和同學們一起嬉笑打鬧,只是用讀書來打發時間,這樣的情形持續了很久。
現在,他怎么有了如此巨大的改變呢?這一切都源于語文老師的常規作業……
四年級開始,語文老師讓大家每周寫一篇小練筆,同學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都想寫出佳作,只有王益斌呆呆地望著天花板,眼神空洞,眉頭緊鎖,一副無從下筆的樣子。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似乎找到了寫作之門的鑰匙,慢慢展現出了寫作天賦,他的小練筆經常成為范文,受老師表揚。
課后,同學們也會爭先恐后地搶過他的作文本,細細品味一番,仿佛里面藏著一塊有魔力的磁石。在他的筆下,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閃爍著獨特的光芒;在他的筆下,他走出了陰暗與自卑。那時起,王益斌的眼神漸漸溢滿了喜悅的光芒,一抹笑意也悄然爬上嘴角,臉頰泛起淡淡紅暈,像一個熟透了的水蜜桃。他發現:鏡中的白頭發也不再那么刺眼了。
從此,他像變了一個人一樣,開始徜徉于寫作的海洋,還發表了多篇作文。他開始大大方方地與同學們交流互動,眉頭舒展,神采飛揚,舉止更是落落大方,校園里到處可以看見他的身影。
讀書,讓他下筆如有神;寫作,讓他變得樂觀而美好。
小作者的話
王益斌其實是我閨蜜的同桌,所以我總能從閨蜜口中得知他的故事。現在,如果再有人嘲笑他的白頭發,他扮一個自嘲的鬼臉一笑了之。在老師的鼓勵下,我寫下了他的故事,寫完之后王益斌還親自“點評”了一下呢。說我受了他的熏陶,寫作水平大大提高。好吧,這點我承認!
總評
小作者從身邊進行選材,通過細膩的觀察,將一個從自卑到自信的孩子,生動形象地呈現在我們眼前。習作文筆流暢,富有文采,運用了大量的排比、比喻、對比等修辭,讓語言極具感染力,豐富了人物形象。除了修辭,神態、外貌等描寫運用得也很恰當,把他從自卑到自信的變化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
【作者系遼寧大連市高新園區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指導并置評:孟璐】
描寫練筆
姚雨曦同學在寫人時,突出了人物前后性格的變化,先描寫人物現在樂觀自信的樣子,又捕捉了人物曾經自卑的神情,從不善交往到樂觀自信,他到底經歷了什么呢?這個懸念吊足了讀者的胃口。我們在描寫人物時,也可以運用制造懸念的方法,比如我們描寫爺爺的退休生活:
爺爺是個“斜杠老年”,攝影、釣魚、書法……可謂是樣樣精通。可你們知道嗎?爺爺剛退休時是個手機迷,總在家玩手機。怎么有了如此巨大的改變呢?這一切都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