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經歷過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人來說,都不會忘記當時的社會治安形勢和“嚴打”斗爭。從1983年7月開始,根據鄧小平的重要決策,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部署開展為期三年的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的斗爭。
為什么要發動這場“嚴打”
1983年上半年,連續發生了多起影響極壞的惡性案件。突出的是“二王”搶劫殺人案和卓長仁劫機案。1983年2月12日下午,沈陽市突發“二王”搶劫殺人案件。王宗坊、王宗瑋兄弟是沈陽市人。他們搶劫槍支、持槍行兇,開槍打死4人、打傷3人后向南逃竄。一路晝伏夜出,流竄河北、湖南、湖北、山東、江蘇、安徽等省,繼續盜竊槍支,持槍行兇,先后又打死5人,打傷6人。“二王”行蹤詭秘,使得部分地方空氣緊張,群眾提心吊膽。
1983年5月5日,從遼寧省沈陽桃仙機場飛往上海的中國民航296號班機,在大連至山東黃縣上空被卓長仁等6名暴徒劫持至韓國,兩名機組人員被打傷。
據統計,1983年1月至5月,全國共發生殺人、傷害、爆炸、強奸、輪奸、重大盜竊等重大特大案件2.5萬起。京、津、滬等18個大城市的發案率呈上升趨勢。
面對這種社會局面,一場聲勢浩大的“嚴打”斗爭在中央頂層醞釀決策,“嚴打”斗爭的序幕即將拉開。
鄧小平痛下決心
1983年7月19日,公安部部長劉復之應約前往鄧小平住處談話。鄧小平開門見山地說,我跟耀邦等同志談過,刑事案件、惡性案件大幅度增加,這種情況很不得人心。為什么打擊刑事犯罪搞不起來?在一次政治局會議討論打擊經濟犯罪問題,講到從重從快從嚴時,有同志冒了一句,說還要搞準。我說,打砸搶的,搶劫的,殺人的,有什么準不準的問題?問題是下不了手!
鄧小平接著又說,為什么不可以組織一次、二次、三次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戰役?每個大、中城市,都要在三年內組織幾次戰役。一次戰役打擊一大批,就這么干下去。
停了一會兒,鄧小平接著說,最近有的城市抓了一批犯罪分子,形勢有好轉。當然,這還只是一時的現象。那些犯罪分子在看風向,看你下一步怎么辦。如果還是軟弱無力,處理不嚴,壞人氣勢還會漲上來。
最后,鄧小平嚴厲地指出,現在是非常狀態,必須依法從重從快集中打擊,嚴才能治住。搞得不疼不癢,不得人心。我們說加強人民民主專政,這就是人民民主專政。要講人道主義,我們保護大多數人的安全,這就是最大的人道主義!先從北京開始,然后上海、天津,以及其他城市。只要堅持這么干,情況一定能好轉。
“嚴打”全面展開
就在鄧小平談話的當天,劉復之整理出記錄,報告了中央書記處書記陳丕顯同志,也送到鄧小平辦公室。
7月29日至8月3日,陳丕顯在北京主持召開全國政法工作會議,具體部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斗爭。在這次會議上具體確定了七類“嚴打”對象:一是流氓團伙分子;二是流竄作案分子;三是殺人犯、放火犯、爆炸犯、投毒犯、販毒犯、強奸犯、搶劫犯和重大盜竊犯;四是拐賣婦女、兒童的人販子,強迫、引誘、容留婦女賣淫的犯罪分子和制造、復制、販賣內容反動、淫穢的圖書、圖片、錄音帶、錄像帶的犯罪分子;五是有現行破壞活動的反動分子;六是勞改逃跑犯,重新犯罪的勞改釋放分子和解除勞教人員,以及其他通緝在案的罪犯;七是書寫反革命標語、傳單、匿名信的現行反革命分子,以及有現行破壞活動的林彪、“四人幫”殘余分子。
這次會議貫徹中央的“嚴打”決策,決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行動時間大體上一致,允許各地適當機動。
經過各地的共同努力,“嚴打”第一戰役第一仗,至年底勝利結束,戰果累累。自8月至12月的5個月內,全國共摧毀犯罪團伙7.6萬余個,繳獲槍支1.8萬多支,子彈42.7萬多發,兇器24.2萬多件,炸藥15萬公斤,雷管98.6萬多個,贓款和贓物折款8351萬多元。
(綜合《讀報參考》《世紀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