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


藏族小朋友手里捧的是噶龘羊奶寶寶皂

當地的婦女米米阿姨正在切手工皂
雖然工坊成立的時間不長,但噶龘已經取用高原天然材料,研發一系列可持續有機產品和森林食品,如:牦牛奶手工皂、滋潤膏、潤唇膏、固體香水;蘋果醋、蘋果酒,以及高原果醬等各種森林食品。而且,噶龘的所有產品只采用天然原料:牦牛奶、蜂巢蜜、有機蘋果,以及人工采集的新鮮漿果和野生香草等,拒絕使用殺菌劑和防腐劑。噶龘希望能給高原注入更多正能量,也給都市生活帶來新選擇:一份健康有機,一句高原問候。
四月初,離理塘縣城30多公里甲洼鎮俄丁村的一幢藏式老房子里,幾位藏族婦女在珍馬拉姆的指引下開始忙著下一批產品的生產。
這座工坊名為噶龘(kadhak),藏語意為“純凈之源”。負責人是兩位年輕的藏族姑娘:四郎曲珍和珍馬拉姆。
四郎曲珍大學學習的專業是工商管理。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去了泰國支教,在此期間,她了解到發展中國家被污染的情況和后果,認識了很多做社會工作和環保活動的朋友,以及他們對可持續發展的很多想法。朋友的思想理念并積極樂觀的精神感染到了四郎曲珍,讓她對企業發展有了新的認識和發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性。支教結束回國后的夏天,她回老家探望親戚,看到表姐表妹生活得很困難。特別是表姐巴姆,她一個人需要撫養3個孩子。為了生活,巴姆每天從早上6點起床,一刻不停歇地工作到晚上6點,除了放牧,她還要經常去有熊出沒的野外采摘菌類。這樣的工作一年365天都在重復。“我想,同樣的血脈,為什么她們那么辛苦?我能不能做一些事情,改變表姐巴姆她們的生活現狀,讓她們擁有更好更穩定的收入。”四郎曲珍說。
在表姐巴姆家的時候,小侄女帶著四郎曲珍去河邊玩。在河邊她發現了很多小小的野草莓,就摘來吃,口感非常好,于是裝了一些帶回家。在路上,她想如果把這些草莓做成果醬的話,是不是會存放得更久。
回到家,四郎曲珍上網查到做草莓醬的方法后,開始動手做,結果做出來的味道非常棒。曲珍突然靈光一閃,她想起泰國的手工藝品,理塘同樣是旅游景區,如果將高原物品轉變為產品,當地人生活有了新的穩定經濟來源,牧民們可以繼續過他們喜歡的游牧生活。
她把自己的想法跟好友珍馬拉姆進行了分享,珍馬拉姆覺得這個事情潛力大,值得去做。達成共識的兩個人,開始學習可持續發展和創業知識,之后決定成立噶龘作坊。


丁真手持著噶龘手工皂

噶龘位于理塘的專賣店
工坊之選址在理塘縣甲洼鎮俄丁村,四郎曲珍說,非常偶然的一次機會,她看到了俄丁村的一幢房子主人正在拆老房子的木地板,這幢房子占地500平方米,她看到要拆遷覺得非常可惜,于是和珍馬拉姆商量要不把工坊選在這里。甲洼鎮的海拔3646米,不算太高,相對適合長期開展工坊工作,同時,還可以將這所老房子保護下來。
2020年,她們開始動手對老房子進行改造,但是由于熟悉藏式老房子改建的匠人年紀比較大,動工速度很慢,目前只有二層的空間滿足生產需求。
作坊最早生產的是蘋果醬、蘋果醋,還有蘋果酒,由于蘋果酒的工藝相對復雜,后來就沒再做。蘋果醬在朋友圈的反響不錯,這也增強了她們的信心。后來又開始加入酥油香皂和潤唇膏。像酥油香皂和潤唇膏是完全創新的產品,起初的研發過程并不順利,高原氣候問題,再加上經驗不足和沒有任何現成的生產資料可以借鑒,她們失敗過很多次,光產品研發就耗費了5個月的時間。
秉持當初幫助解決當地婦女就業的宗旨,噶龘工坊的員工都是從本地陸續招聘的。目前,小工坊里有5位全職和6位兼職藏族牧區的女性工作。“培訓當地員工是比較有挑戰性的,因為她們不識字,所以無法把握配方比例,必須在珍馬的監督下生產制作,為此,在每一個精油瓶子上做了圖案記號,以便讓她們知道不同的產品要用幾滴精油之類等。”四郎曲珍說。
員工們每天起床后,先照顧好自己家里的老人小孩,然后九點半準時來到工坊開工。一部分人整理外包裝,一部分人準備產品原材料,包括加熱酥油、記錄溫度、調配精油等。在工坊里工作的米米阿姨十分開心,她說:“明年可以不用再忍受著腿痛的折磨去山上挖蟲草了!”
噶龘工坊的婦女的改變也是顯而易見的。“米米阿姨第一次來工坊找工作時,給我們的印象是年紀大,很難溝通,不好培訓。”四郎曲珍回憶,“但現在的她充滿了好奇心和對環保的責任感。”四郎曲珍說。
四郎曲珍說有一次她無意中聽到米米阿姨跟自己的老公說,盡量少開車,免得污染環境。“員工自己的價值觀,自信心都提高了。這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員工的改變。 ”
他們心里漸漸清晰與篤定,這件事是他們能為家鄉和當地女性做的,成為一種共同的使命。
“牦牛手工香皂制作過程比較環保,而且洗過后的洗臉水不會污染環境。”噶龘所有產品均采用天然原料,像制作牦牛皂用的牦牛奶都是去15公里外的牧區購買,不去鎮上采購是因為那里的牦牛吃得比較雜。有時間的話,他們會采用傳統的方式手工制作酥油。
對于產品手冊中提到的原材料零廢棄的理念,四郎曲珍解釋,“牦牛奶做香皂過濾后剩下的牛奶被做成糖果,這還是我媽媽告訴我的,他們小時候經常吃,蛋白質含量豐富。牧民有時候也拿它來做面膜,牧區紫外線強,敷在臉上不怕風吹日曬。”四郎曲珍又補充,“理塘有很多野生的沙棘果,我們把沙棘果榨成NPC濃縮果汁,剩下的籽曬干,則用玉米纖維的茶袋包裝起來,做果茶。”這些產品,四郎曲珍說他們不對外出售,通常用來送親戚朋友或老客戶。
目前,噶龘已經在理塘、成都和香格里拉均開設了實體店鋪。當被問及最受市場歡迎的產品時,四郎曲珍說:“所有的產品回購率都非常高,但是非要選一個最受歡迎的產品的話,那就是酥油潤唇膏和牦牛奶手工皂。”
曲珍表示,越來越多人關注噶龘,去年底,他們在注冊小紅書時,發現平臺上已經有很多人在談論噶龘,談論噶龘的堅持,高原的婦女,高原的天然原料。“看了這些評論我們真的非常感動,噶龘從一個靈感成長到一棵樹苗,在高原上,我們一路顛簸無數,但更多的是收獲了許多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