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的英國首相任期進入了倒計時階段,而英國議會也進入了夏季休會期。然而,圍繞保守黨黨首以及英國首相職位的爭奪還在繼續。前財相蘇納克,還是現外相特拉斯?“脫歐”之后遭遇通貨膨脹的英國,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蘇納克:后勁不足
約翰遜遭遇“逼宮”辭職,一場圍繞領導權的角逐隨之展開。應該說,這場選舉有些膠著,甚至有些叫人看不太懂。
本來呼聲最高的前財政大臣蘇納克,出人意料地在第四、第五輪投票中后勁不足;曾被視為蘇納克強勁對手的“種子選手”、貿易大臣莫當特,竟在第五輪投票中出局;外交大臣特拉斯倒是逆風翻盤,將在第四輪中出局的前平等事務大臣巴德諾赫釋放出的59張選票大部分收入囊中。“相位”之爭進入決賽階段,“戰勢”變得愈發難以判斷。
蘇納克畢業于牛津大學,后來獲得斯坦福商學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當過投行分析師,在對沖基金公司任過職,在財政方面可謂專業人士。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朱聯璧指出,兩年前,蘇納克的財政政策曾幫助保守黨獲得選民的支持;可如今,英國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高通脹。通脹成因復雜,絕非蘇納克一人的責任,但他作為財政大臣,終歸脫不了干系。這令蘇納克在保守黨內好感度驟降,也成為他沖擊黨首和首相職務的最大短板。
更何況,蘇納克的妻子有著涉嫌利用“非英國稅務居籍”身份逃稅千萬英鎊的黑歷史。朱聯璧表示,在英國民眾錢包癟癟、日子難過的時候,身為富豪和財政大臣的蘇納克自然會不受待見。
特拉斯:彎道超車
至于特拉斯的彎道超車,則著實讓人有些意外。英國《衛報》最新發布的新首相候選人勝率排名也顯示,特拉斯的勝率為71%,遠高于蘇納克的35%。特拉斯自身的“變色龍”屬性,或許是她逆風翻盤的一個重要原因。
特拉斯出生于左翼白人家庭,父親是大學講師,母親是護士和教師。用她自己的話說,她的父母“是純粹的工黨左派支持者”,而她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從未見過一個保守黨人”。特拉斯常年生活在左派大本營利茲,卻加入了右翼的自由民主黨,并在1996年轉投保守黨。她的父親無法接受女兒政治立場的轉變,甚至在她競選議員時拒絕站臺,留在家中修剪草坪。
“從個人履歷上看,特拉斯的立場搖擺,讓人不知道她到底是站哪邊的。”朱聯璧指出,2016年特拉斯還在大力支持“留歐”,卻在英國“脫歐”后被委以重任,甚至一路被快速提拔。“在英國政壇上,像她這樣每次都能在180度轉彎后越跑越快的選手,是十分罕見的。”正是這種快速切換立場的能力,幫助特拉斯在黨首競選最后階段說服議員、爭取選票,實現支持率激增。
他或她,英國人很難選
蘇納克還是特拉斯?現在是16萬名英國保守黨人作出決定的時候了,最終結果將于9月5日公布。
但在最終結果公布前,變數仍然存在。
目前民調顯示,想要入主唐寧街10號,蘇納克似乎更需要加把勁。然而,為了取悅保守黨黨員,蘇納克恐怕作出了一項錯誤的戰術選擇——先發制人地指責特拉斯對華不夠強硬,放話稱要在上臺后關閉所有孔子學院。特拉斯一直被認為是對華鷹派,現在蘇納克變得比她更強硬,甚至連英國媒體也驚呆了。畢竟,去年蘇納克還曾表態說,要支持英中重啟貿易領域對話,打造更加成熟的英中關系。在牛津大學中國中心主任米特看來,“脫歐”后懷揣“全球英國”夢想的英國迫切地需要更多能讀懂中文的人,“英國不能承受的一件事,就是對中國一無所知”。
“脫歐”后又遭遇嚴峻通貨膨脹的英國,當下最需要的是務實,從解決經濟問題的角度來選擇外交政策。正如約翰遜的弟弟喬·約翰遜等保守黨議員一再警告的,倘若英國在“脫歐”后又試圖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脫鉤,就相當于試圖在空中駕駛一架失去雙引擎的飛機,隨時都有墜毀的可能。
然而,無論哪方面都不算特別出挑的兩名候選人,為了爭奪選票,已經顧不上后“脫歐”時代的英國人真正所需。畢竟,不管是印度裔的蘇納克,還是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模仿“鐵娘子”撒切爾,沖著“英國歷史上第三位女首相”目標而去的特拉斯,他們雖然在外形上擺脫了典型的英國首相“老白男”形象,符合英國人對“更新換代”的預期,卻終究擺脫不了精英出身的本質。
就像英國民眾抱怨的,面對通脹這個未來首相最棘手的挑戰,他們總是選擇坐而論道,大談想法,卻不會走進基層去了解通脹給普通人帶來的困擾。更何況,以60歲以上白人男性為主要群體的英國保守黨人數只占英國總人口不到0.3%,他們又如何能代表廣大英國人的心聲?
是他還是她?對英國人來說,似乎都算不上是一個很好的選項。一場保守黨內部的權力之爭,讓英國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摘自《新民晚報》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