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摘要:鐵路是我國的主要交通動脈,在交通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鐵路部門長期資金不足嚴重影響了鐵路建設的速度。為了盡快籌集資金,加快鐵路發展,讓鐵路建設更符合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鐵路部門便需從自身投融資體制角度出發,尋求更新的改革方式。合資鐵路方式屬于鐵路投融資體制當中重要的一類探索,更是鐵路現有體制的一種突破。本篇以此作為背景分析合資鐵路公司當下的發展成就,針對性分析其中相關問題,同時給出對應的解決方式,并對合資鐵路公司投融資進行SWOT分析。
關鍵詞:合資鐵路;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SWOT分析
一、研究背景
(一)經濟發展離不開鐵路建設
鐵路是中國的大眾交通工具,為我國經濟持續增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我國是一個典型的大陸性國家,人口眾多,地域遼闊,資源和工業的分布不均衡,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制造業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鐵路是改善區域之間不平衡的經濟手段。中國的國情奠定了鐵路在我國運輸中的地位,且國內重要資源,諸如煤炭、石油、糧食等物資主要依賴鐵路運輸。由此可見,鐵路運輸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鐵路運輸在推動中國不同區域協調化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國在資源總量位居世界首位,但由于人口眾多,人均資源不足,中國的環境承受力薄弱。和公路比較,鐵路的資源耗費較少、環保性較強,且整體的安全程度也較高。
(二)加快鐵路發展需要巨額資金的支持
鐵路部門整體運輸效率的提升,是對中國鐵路成績的重要展現。鐵路的發展跟不上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經濟發展所需主要商品(包括煤礦、石油等商品)的運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鐵路,但我國鐵路建設落后于經濟發展,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因此國家需要投入巨額資金來加快鐵路的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越來越好,人們越發需要客運鐵路舒適度高、速度快,這就迫切需要對鐵路進行技術、裝備升級,但這一切都需要資金支持,而目前我國鐵路建設落后于經濟發展。鐵路貨運彈性系數是衡量鐵路運輸適應經濟發展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鐵路貨運量的增長率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之比,通常為1或接近1。但在新開發的地區,鐵路貨運彈性系數遠遠大于1。隨著技術進步,通過改進原材料流程,單位產品消費量通常相對較低,鐵路貨運彈性系數通常略低于1。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一直在快速增長,鐵路貨運彈性系數相對穩定。我國鐵路貨運彈性系數值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不穩定,大多數年份低于1。自2000年以來,貨運彈性系數相對穩定,總體趨勢呈上升趨勢。然而,貨運彈性系數大多數仍然低于1,這表明鐵路運輸仍然無法適應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為解決鐵路籌資需求,解決壟斷融資等鐵路問題,應直接吸引外國投資、私人投資和社會投資。
(三)合資鐵路為深化鐵路融資體制改革帶來新的突破
合資鐵路是我國鐵路建設從計劃經濟模式向市場經濟模式轉變的產物。作為建設鐵路的一種新方式,合資鐵路能夠將國家、地方和部門的利益結合起來有效調動財政和物質資源。合資鐵路的出現為私人資本、民營企業、外國投資等投資者提供了進入我國鐵路市場的機會,它們成功地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探索各種鐵路途徑,并系統地努力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從而建立現代鐵路系統。合資鐵路是我國第一次嘗試為鐵路行業吸引社會資金,對于今后吸引社會資金方面具有強大作用。無論未來國鐵集團是否參與,合資鐵路的模式將是今后吸引社會融資的主要途徑。
二、合資鐵路公司的概述
(一)合資鐵路公司
合資鐵路公司一般指國鐵集團與地方政府、企業或其他投資者合資建設和經營的鐵路公司,包括規范改制的鐵路支線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如各合資鐵路打破了多年來我國鐵路建設投資主體單一的局面,調動了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拓寬了籌資渠道,鐵路建設初步形成了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格局。
合資鐵路公司的出現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它的出現與發展一方面有利于提升鐵路建設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優化鐵路建設與管理方式,在服務經濟發展、推動社會穩定方面具有重要效用。最近這幾年,中國合資鐵路公司的整體發展速度是十分迅猛的,尤其是在經營、建設以及管理等內容上,更是有了一定的優勢,這也是國鐵改革過程中的重要支撐。
(二)合資鐵路公司的改革成效
1. 實現了鐵路投資體制改革的重要突破
鐵路建設需要有多方的支持,而推動投資主體朝著多樣化、多元化發展,納入更多元化的社會資金,則是緩解鐵路建設資金問題的重要方式。合資鐵路公司不僅是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展現,同樣也屬于原有體制的重大突破。
合資鐵路公司不受原有鐵路投資體制的管制,在資金來源方面更加多樣化,也受到了國家支持,由此也構建出了鐵路建設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局面。對此,各級政府均頒布了對應的舉措,也在稅收等相關方面設置了優惠政策。
2. 建立了項目法人責任制和項目資本金制度
合資鐵路公司需要自負盈虧,所以,怎樣搭建起高效化的投資約束機制,用最少的投入獲取最高的效益,便變成了企業發展的重要關注點。最近這幾年,按照國家相關要求,合資鐵路公司制定了相應的項目法人責任制及項目資本金制,且會對項目開展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如策劃、資金、經營、債務等進行負責。在合資鐵路公司當中,關于出資者的權益劃分,主要參考的是資本金。在公司的經營發展過程中,這些資金發揮了自身的作用。公司也因此制定了項目資本金制度、投資風險約束機制,這也能夠很好地把控建設規模,對投資效益來講也是一定的保障。
3. 進行了現代企業制度的有效探索
合資鐵路公司對原有的投資、建設管理、現代企業制度等均進行了創新探索,也因此根據實際搭建了嶄新的管理及運行機制。當下,合資鐵路公司的性質大多是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在改革過程當中也成立了監事會、董事會,擁有了全面的法人治理結構,關于股東、經營者間的權責關系也有了進一步的劃分。
新的體制機制對于合資鐵路公司來講,不僅是新的動力,也存在著很大的壓力。新機制能夠幫助合資鐵路公司根據市場走向優化企業結構,更好地開展各項事務。
(三)合資鐵路公司的問題分析
1. 資本金不能及時到位和負債建設嚴重影響合資鐵路的建設
在合資鐵路公司的資本金一般為50%,由國鐵集團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地方占比往往較大,剩余50%資本金來源于貸款。我國合資鐵路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資本金到位困難,投資以貸款為主,債務負擔過重。
當下,政府針對征地、稅費征收、拆遷等均會提供一定的優惠,不過真正具備出資能力,能出資的企業數量是較少的。很多開工后的項目,同樣在資金方面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比如部分合資鐵路公司,資本金在總投資當中所占的比例偏低,此種狀況下其只能利用貸款、負債等方式維持項目的進行。但是鐵路行業自身的特點即是投資的規模大、回收期很長,所以對于剛成立的合資鐵路企業來講,其在資金方面的整體壓力是很大的,正常運營的難度同樣不小。
2. 企業缺乏規范的運營機制和法律保障
鐵路行業中各個企業的聯系十分緊密,由此也造成了路網的不可分割。所以,合資鐵路要和外部路網維持較佳的關系。對于建成的合資鐵路來講,當其運營能力、客貨運量提升后,因為運輸計劃的問題,會導致生產無法匹配運量目標,加之有關運輸收入清算方面的整體規范性是偏低的,所以會造成后續整個生產出現問題。
當下,合資鐵路運輸計劃還沒有全部納入到國鐵“四統一”計劃范圍內,所以對于不一樣類別的鐵路工作來講,其在銜接方面的制度、合同等保障是不同的,甚至還會存在經濟、機制等各方面的問題,而這只能憑借企業日常的聯系來尋求解決措施。
3. 合資鐵路公司不容易形成效益良好的鐵路集團到資本市場融資
當下,中國鐵路大多為國有制性質,其中偶有幾家是合資鐵路公司,但其國有經濟成分的比重也高于95%。此種結構的單一化導致鐵路建設在整體發展中過多依賴國家支持,在社會上吸納資金、資本的能力較差。除此之外,鐵路部門具有監管嚴格和業務復雜的特點,這也讓很多投資者望而生畏。所以,在運營管理水平、內外部生存環境等的作用下,合資鐵路企業的效益無法提升,融資渠道更是難以拓寬。
4. 大部分合資鐵路公司存在著運營經濟效益不佳等問題
當下,很多合資鐵路企業在發展方面和現代企業制度的標準相差還是很遠的,不僅管理的規范程度較低,對應的規章制度也存在很多問題。部分合資公司設置了三會等相應機構,不過真正的工作均是經理班子在進行,由此便造成產權代表的相應權力無法行使,對應的權利同樣無法保障。特別是對于多元化產權公司來講,其內部的產權、投資主體、管理方式等方面均有很多問題存在,除此之外,運輸收入的清算、相關機制等問題,均導致合資鐵路公司在服務社會的同時無法實現自身的持續化發展。因為經濟效益方面的問題,合資鐵路公司整體的資信評價會降低,由此引發連鎖效應,公司融資能力隨之降低,資本金也會出現短缺等問題。
三、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現狀
(一)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曾是主管鐵路工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之一,2013年3月10日,根據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的《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鐵道部實行鐵路政企分開。國務院將鐵道部擬定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組建國家鐵路局,由交通運輸部管理,承擔鐵道部的其他行政職責;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鐵道部的企業職責,不再保留鐵道部。2019年6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同意,中國鐵路總公司改制成立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
(二)我國鐵路投融資現狀
為了改變鐵路建設落后于經濟發展的狀況,鐵路投融資體制自第十三屆全體會議以來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優化了鐵路管理制度。目前鐵路建設的資金以政府為主,投資主體多樣化,地方政府甚至民營企業都可以成為鐵路建設的投資者。除此之外,國家針對加大力度盤活鐵路用地資源,鼓勵土地綜合開發利用等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國發〔2013〕3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鐵路建設實施土地綜合開發的意見》(國辦發〔2014〕37號)、《中國鐵路總公司關于進一步明確土地綜合開發有關事項的通知》(鐵總辦〔2016〕74號)等。
(三)鐵路投融資的特點
1.鐵路建設投資需求巨大,增長幅度空前。
2.鐵路規模擴大使得國鐵集團、地方政府、銀行等金融業投資資金大幅增長。
3.各類鐵路投資百花齊放,客運專線、地方服務的直徑線路等大量開建。
4.因鐵路建設大規模擴展,流動性風險急劇增加。
5.鐵路項目的盈利能力短期內無法提高,且收益甚至低于貸款利率。
6.鐵路項目無法滾動發展,地方政府的融資能力與鐵路建設資金需求還有一定距離。
(四)我國鐵路主要投融資方式
投資者的多樣使融資模式多樣化,其中包括四種模式:政府投入、債務融資、股權融資、企業融資。目前,合資鐵路公司除國內融資外,還通過貸款、在資本市場發行股票等方式進行融資,這些都有助于減輕鐵路建設融資的壓力。例如1992年發行的鐵路債券僅在一年就籌集到176.6億元。
四、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方向
原有的投融資管制、審批制度等方面要求十分嚴格,由此導致鐵路建設無法快速發展。鐵路建設項目具有周期長、投資投入大、專業程度高的特征,這也阻礙了很多社會資本的投入。除此之外,鐵路項目的整體獨立性偏低,所以必須和國鐵路網進行聯網運營,由此才可正常獲取收益,但是此種狀況下,運營管理的自主性會降低,成本核算方面的標準也不統一,對應的效益計算難度很大。
合資鐵路是未來發展鐵路的重要模式,《合資鐵路管理辦法》規定了鐵路項目如何管理合資鐵路,但在實踐過程中仍遇到許多問題,例如國有股權如何處理、所有權不明確、監管之間存在差異等問題,中央政府和鐵道部都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說到底,鐵路投資的根本問題是效率低下,投資者對鐵路行業投資信心不足,如果不解決這一根本問題,任何融資主體,無論其融資方式如何,都是徒勞。我國目前正在大力發展的合資鐵路可以解決鐵路建設融資困難的問題。除鐵路建設基金外,鐵路建設的主要資金來源是債務融資、股份融資。2004年,鐵道部在“政府主導、多元化投資、市場化運作”的基礎上提出融資改革的總構想,其中建議將股份融資、項目融資、債務融資等投資與國內外投資結合起來,以使主要的投資者多元化,并建立各種運作模式。債務融資在我國被廣泛使用,建造合資鐵路的資金中60%左右是通過貸款獲得的。
(一)促進鐵路產業的發展
利用分類經營的方式,把公益類、市場化經營類內容進行綜合,以市場化經營類部分產生的收益反哺公益類部分的資金平衡。
(二)優化資源配置
合資公司將通過落實國家支持政策、轉變經營理念、拓展空間、提高資產營運效率效益等重要舉措,合理確定土地綜合開發的邊界和規模。扣除站場用地后,同一鐵路建設項目的綜合開發用地總量按單個站場平均規模不超過50公頃控制,少數站場綜合開發用地規模不超過100公頃,實施鐵路土地綜合開發。
(三)多元化投資,重點吸引社會資本的投入
逐步推動,按照政府要求,由項目開展相關融資工作,實現多類融資工具的綜合應用,推進資產證券化融資,積極開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盤活存量資產,騰出融資空間;以基金模式成立有限合伙項目公司,降低社會投資的門檻,吸引民間資金的流入,募集資金支持新建鐵路項目,形成投資良性循環。
五、合資鐵路公司投融資SWOT分析
(一)外部機會與威脅分析
我國合資鐵路市場仍有巨大潛力,我國政府非常重視建設合資鐵路,并提供政策支持。此外,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世界市場在與中國進行貿易過程中對中國市場更加感興趣。合資鐵路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支持、良好的服務、舒適的環境,使更多的旅客能夠接受和采用合資鐵路。
(二)內部優勢與劣勢分析
合資鐵路能快速吸引我國大量個人資金。隨著財富的積累和公民投資概念的確立,公民投資變得更加活躍。在合資鐵路公司的投融資管理過程中,資金的優勢是吸收大量個人資金的效益。合資鐵路公司主要負責基礎設施建設,而當地政府支持力度不夠,還需取得相關的經營特許權,以運營和管理項目,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在合資鐵路建設和運營過程中,還可通過項目匹配的綜合開發用地創造收益,以提高經濟效益。
(三)構造SWOT矩陣的綜合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的合資鐵路建設變得更加復雜。特別是城市經濟迅速增長對合資鐵路的建設提出了更緊迫的要求。合資鐵路公司需要分析合資鐵路項目的基礎情況,以改善其劣勢,尋找發展機會,以減少吸引更多投資和資金,從而為合資鐵路項目提供大量資金。
六、結語
本文從合資鐵路公司發展角度出發,分析了投融資體制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最后通過對合資鐵路公司投融資進行SWOT分析探究出合資鐵路的優缺點以及面臨的外部威脅。鐵路部門在吸引社會資本,特別是私人資本方面面臨困難,主要是由于鐵路部門的收入和所有權不明確時投資者不敢投資,鐵路行業的投資風險大,且無法保證收益。由此可見,合資鐵路公司的優勢在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促進鐵路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方利梅.從合資鐵路發展看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方向[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6.
[2]高燕.城際鐵路項目BOT投融資模式的SWOT分析[J].企業導報,2014(11):79-80.
(作者單位:重慶鐵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