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一
摘要:肉雞出生1個月內是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加強該階段的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控,對保障肉雛雞健康生長,提高成活率有很大幫助。當前家禽養殖業不斷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給養殖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但從當前肉雞飼養管理情況來看,飼養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很多養殖管理人員沒有認真仔細學習相應疫病防控技術,尤其在育雛階段,沒有掌握雛雞生理特點,無法調控養殖環境,也沒有制定科學合理的養殖管理方案,很容易造成各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流行,威脅肉雛雞的健康生長。該文探討肉雞育雛階段的飼養管理方案,并提出了疾病防治措施。
關鍵詞:肉雞;育雛期;飼養管理;疾病防控
中圖分類號:S831.4;S858.31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02.012
Feeding Managemen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Measures During Broiler Brooding Period
SHI Y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of Zhuanghe City,Dalian City,Dalian Liaoning 116400,China)
Abstract:Broiler chickens are born within one month is the key stage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he feeding management and targete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t this stage will greatly help to ensure the healthy growth of broiler chickens and increase the survival rate. At present,as the poultry breeding industry continues to develop towards intensive and large-scale,many farmers rely on the large-scale aquaculture industry to embark on the road to wealth and bring considerable economic income. However,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broiler breeding and management situation,the level of breeding management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Before developing broiler breeding,many breeding managers did not carefully study the corresponding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especially in the brooding stag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it is impossible to strengthen the targeted regulation of the breeding environment,and there is no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breeding management plan. It is easy to cause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reaten the healthy growth of broilers. This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the broiler brooding stage feeding management plan,puts forwar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broiler,brooding period,feeding management,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0引言
在雛雞養殖管理中,工作人員采取綜合性措施提高其成活率,對促進整個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有很大幫助。雛雞生長速度相對較快,飼料利用率相對較高,但抵抗能力相對較差,消化功能不健全,再加上外界應激因素相對較多,很容易造成各種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引發不同程度的死亡。在肉雞養殖產業發展過程中,飼養管理人員應掌握雛雞的生理特征和發育需求,注重育雛階段的準備工作,科學養殖,合理搭配飼料,控制養殖密度,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并結合疫病流行特征,加強傳染性疾病的針對性防控。
1育雛準備工作
育雛舍是雛雞進入生產環節的第1個地點,是雛雞前期階段生長發育的重要場所。所以在雛雞進入育雛舍之前要求現場管理人員要做好育雛舍的全面準備和建設工作。首先要做好育雛舍的修繕和設備的維護,同時還應該加強對圈舍的徹底清理,要保證育雛舍干燥整潔衛生,避免賊風侵襲,各個設備能夠正常運轉。除了育雛舍的地面、墻壁、飼養管理用具使用高壓水槍進行全面沖洗之外,還可以選擇使用10%濃度的生石灰水對整個雞舍和相關用具進行全面的噴灑浸潤消毒,并在雛雞進人育雛舍前1周選擇使用高鎰酸鉀和福爾馬林,每立方米分別使用14 g和28 mL混合之后熏蒸消毒。在做好育雛舍的消毒處理之后,還應該在雛雞進入之前對雞舍進行提前升溫處理,使雞舍的溫度能夠保持在33~34 ℃。另外在育雛舍配置過程中,內部的保溫設施一般選擇使用紅外線設施或者電力設施進行加溫處理,盡量不要使用燃煤取暖,因為煤炭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煤炭燃燒不完全還會產生很多一氧化碳,很容易造成雛雞中毒和空氣當中的粉塵數量顯著增加,加重各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流行。當雛雞出殼之后,應該在36 h 中運送到雛雞舍當中,并且同一個育雛舍應該養殖日齡相同的雛雞,并采用專用的育雛箱進行運送。如果是冬春季節運送雛雞,還應該再運送的箱體外觀加蓋棉被包裹,這樣能夠實現防寒保暖。雞苗在達到養殖場之后應該連同運輸的箱體一同放置在雞舍當中,讓雞群先休息20~30 mm,尤其是在天氣比較寒冷的冬春季節,應該保證雞群有充足的休息時間,等到雞苗適應育雛舍內部的溫度之后,應該將育雛箱打開,將雞苗引入到育雛欄當中進行集中養殖。
2飼養管理
雛雞階段應加強環境清理和嚴格消毒,要保證溫度適宜,日糧營養全面。雛雞飼養前一周,養殖人員應對圈舍、籠子進行全面的清洗,準備好充足的墊料,保證飲用水槽科學配置。雛雞進入育雛舍前1~2 d,升高雞舍溫度到35~37 ℃,濕度調控在50%~75%,并準備好各種藥物和充足飼料,且飼料營養全面。當雛雞進入雞舍后,先飲用添加了5%葡萄糖或復合維生素或0.1%高鎰酸鉀的飲用水,有效清理腸道,提高雞群抗病能力。飲水結束后引導雞群盡早開食,主要以全價配合飼料為主,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則添加。
2.1加強溫度調控
雛雞1~3日齡時,雞舍溫度控制在35~37 ℃,隨著日齡增加,每周下降1~2 ℃,直到舍內溫度調控到20~24 ℃。溫度調控期間還需密切觀察雞群飲水狀況,如發現雞群擁擠在一起,且靠近熱源,則表示雞舍溫度相對較低,可以適當增加1~2 ℃。如雞群遠離熱源,飲水量顯著增加,并不斷的長嘴呼吸,張開雙翅,則表示舍內溫度相對較高,應適當降低溫度。適宜溫度下,雛雞分布較為均勻。做好溫度管理的同時,還需調整好雞舍濕度,濕度過低會造成雞舍中大量粉塵廢物,很容易誘發各類呼吸系統疾病。而濕度過大會造成雞群體表潮濕不堪,適合各種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尤其適合大腸桿菌的傳播流行,極容易造成腹瀉。調控好育雛舍濕度,通常為60%~70%。
2.2加強通風換氣
通風換氣對保障育雛雞健康生長發育,降低呼吸系統疾病發生流行有很大幫助。肉雞育雛階段要保證空氣新鮮,有充足的氧氣。做好雞舍的日常監測,一旦發現有毒有害體積累或灰塵超標,要及時打開通風設施,并提前升高雞舍溫度1~2 ℃,避免溫度突然下降,造成雞群應激反應。此外,飼養管理人員還應定期檢查雞舍中是否存在刺激性氣體,保障空氣質量,避免呼吸系統遭到刺激性氣體的損傷,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
2.3斷喙
斷喙有利于控制啄癖。通常情況下,肉雞生長到6日齡后,要及時進行斷喙,斷喙的長度要適中,一般將上喙的1/2切除,下喙的1/3切除,做到上短下長。而且,斷喙一定要保證距離鼻孔適中[1]。斷喙前1 d和后2 d,在飲水中添加維生素K和廣譜抗生素,預防傷口感染,緩解應激。
3疫病防治措施
3.1加強環境清理和衛生消毒
肉雞育雛階段,機體抵抗能力相對較差,很容易受各種病原微生物的威脅。同時,育雛階段各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流行與雞舍衛生條件及消毒是否合理,是否清潔有很大聯系。因此,雞舍內應選擇刺激性相對較小的消毒劑,嚴格進行衛生消毒。養殖場需堅持全進全出、封閉化的養殖管理模式。雞群出欄后,需加強對雞舍的有效清理和衛生消毒,做好熏蒸消毒,并且要延長休養期。養殖管理期間還需定期清理各種污染物和糞便[2],避免傳播各種病原。養殖場出入口也需設消毒池,并定期更換消毒液。
3.2加強疫病防控
雛雞階段,養殖管理人員應嚴格落實動物疫病防控機制,一方面要做到科學、合理,從有資質的種雞場引進雛雞,一定要嚴格落實產地檢疫,取得檢疫證明后才能引進雞群。雛雞到養殖場后,養殖人員應密切觀察雞群的采食情況,飲水情況,排泄現狀和精神狀態,并進行妥善有效的免疫接種。如有疑似發病雛雞,應單獨隔離。同時,飼養管理人員和當地防疫人員應加強流行病學調查,掌握本地區的疫病流行史,并在此基礎上對免疫接種方案進行動態化調整,確保免疫接種科學合理。從有資質的疫苗生產企業和經銷商處購買疫苗[3],并應對疫苗的性狀、有效期、狀態、生產企業、生產批號等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
4結束語
育雛階段是肉雞健康生長發育的關鍵期,雛雞管理的好壞決定了肉雞成活率。通過多種措施有效切斷病原傳播途徑,為肉雞健康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此外,在日常疾病防控期間,也需不斷加強流行病學調查,總結防治經驗,對養殖管理方案作出動態化調整,保證雛雞健康生長發育,提高飼料消化率和利用率。
參考文獻
[1]錢錦超.良種肉雞育雛期飼養管理及疫病防治[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7,33(10):155-156.
[2]王輝.肉雞育雛期飼養管理及疫病防治[J].中國畜禽種業,2020,16(11):167.
[3]潘福成.肉雞育雛階段的飼養管理[J].畜禽業,2019,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