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中央國家機關社會事務管理協調小組辦公室根據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指揮部有關部署要求,從2021年開始,組織6批中央國家機關開展“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創建工作,共推薦42個中央國家機關住宅小區獲評“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較好地發揮了中央國家機關的示范表率作用。
在示范小區創建過程中,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各單位積極動員、廣泛參與,涌現出了許多模范典型。清華大學雙清苑社區,堅持黨建引領,重視宣傳指導,充分發揮業主高素質的優勢和良好的人文影響,在探索生活垃圾分類納入居民自治管理方式上踏出了新路子。社區黨支部、居委會積極響應街道黨工委號召,堅決落實清華大學教職員工黨員雙報到機制,組織了由社區黨支部支委和兩名黨員擔任隊長的50人環保志愿服務隊,全社區在職黨員每周以微信群接龍方式報名上崗值守、巡查、宣傳,做到了有組織、有管理、有監督,工作在清華、志愿在社區的雙崗位奉獻精神在雙清苑社區發揮了模范作用。社區邀請清華大學相關教授擔任“社區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日”宣講員,調動黨員家屬、志愿者、清華附中附小學生等200余人共同投入到社區7個四分類垃圾投放點開展宣傳指導,極大提高了社區居民的知曉率。
應急管理部所屬平安嘉苑、東河沿、小黃莊等小區因地制宜,自建半封閉型垃圾驛站,集投放、分揀、清洗等功能于一體,既節省了空間,又優化了分類投放功能。物業服務商還將創建經驗做法,在所承擔服務的全市其他社區進行推廣。
中央國家機關推薦的42個小區嚴格按照北京市有關創建要求,與所在街道緊密配合,通過入戶宣傳、張貼海報、懸掛標語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動員社區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引領小區居民共商共建共同參與垃圾分類工作;按要求設置公示牌、容器、桶站,并安排垃圾分類指導員進行桶前值守,鼓勵協調志愿者、在職黨員主動參加桶前值守,指導居民正確分類;健全社區垃圾分類管理制度、建立垃圾分類及清運臺賬,簽訂分類收運合同;嚴格保障廚余垃圾分類純凈度,確保分類收運車輛符合規范。
2022年,中央國家機關將以愛國衛生運動70周年為契機,大力開展愛國衛生工作,持續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高精細化管理工作水平,為提升城市品質、創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貢獻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