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回顧了近幾年來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的經驗,分析了當前的總體形勢,并提出了對下一步工作的建議。通過分析,認識到我國重點城市垃圾分類上了一個大的臺階,今后一方面要堅持不懈,分類施策、不搞一刀切,另一方面也要穩中求進,充分考慮垃圾分類的復雜性和長期性。
近五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從城市到鄉村,生活垃圾分類的共識逐步建立。垃圾分類是通向生態文明的重要途徑之一,是促進資源能源有效循環、環境衛生清潔有序的新起點,也日益發展為綠色低碳生活新時尚。近兩年來,北京新修訂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順勢而為,全面推行垃圾分類,踐行綠色低碳生活,建立了制度、加強了宣傳、更新了設施、完善了管理、加大了投入、取得了相應成效,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下,通過46個重點城市的試點,我國的垃圾分類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形成了一套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的方式方法,垃圾分類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目前,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正在全面推行,部分具備條件的縣級地區也在啟動和推進。
一是通過立法明確各方責任。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確了地方人民政府、環衛主管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單位和個人、新聞媒體等各方的責任。重點省市通過出臺地方性法規,明確當地垃圾分類工作推行的要求與法則,使垃圾分類工作有法可依。
二是黨建引領、政府主導。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掛帥,建立領導機構,黨政齊抓共管、統籌謀劃、系統推進,縱向貫通、橫向聯動,市、區、街道、社區層層抓落實。
三是全鏈條提升。從垃圾產生源頭單位和家庭開始宣傳、實施分類,提升收集站點設施建設,配置完備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車輛,新建大中小相結合的分類處理設施,環環相扣、整體推進。
四是全社會行動。將生活垃圾分類融入各級黨政工作,并以此為契機建立和完善黨建引領的社區治理機制,引導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開展多種形式的基層協商,促進居民形成共識、全社會廣泛參與。
五是全方位宣傳。對幼兒園、小學、中學的學生加強垃圾分類教育,從娃娃抓起,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持續加大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力度,以積分獎勵、“紅黑榜”、志愿者活動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使垃圾分類深入人心,成為居民的自覺行為。
一是黨中央依然高度重視。垃圾分類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資源、能源、環境、衛生等關鍵問題,能夠促進節約資源、回收能源、保護環境及改善衛生條件,是綠色發展和低碳發展的重要體現。
二是中國文化和制度優越性有利于推進垃圾分類。近幾年我國的疫情防控實踐,折射出我國社會治理的獨特性,包容、謙和的文化氛圍,對強有力中央和政府的信任,有效促進社會和諧與有序。這種包容的文化和制度優越性,營造了良好的垃圾分類社會氛圍。
三是基層社會治理機制發揮重要作用。黨員、離退休干部、青年志愿者、公益組織等具有高度參與熱情。社區工作人員入戶宣傳,鄰里相互監督機制等,能夠快速實現垃圾分類工作的精準宣傳與及時糾錯。北京對垃圾分類的韌性處罰,各種人性化的勸導方式,也非常有利于垃圾分類工作的有序推進。
四是企業創新創造能力持續增強。群眾開展垃圾分類是社會化分類,后續還有專業化分類,二者要匹配、相互促進。在垃圾分類時尚化的引領下,吸引了年輕一代創新創業者的參與,不斷有各種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和智能平臺產品涌現,日益豐富垃圾分類技術產品市場。許多第三方服務公司和信息化監管公司也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來。
一是應認識到復雜性和長期性。盡管垃圾分類在總體上有了進展、上了臺階,但垃圾分類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各項工作上了臺階之后,不應松懈,應加強體制機制建設,促進習慣養成,穩住成績。尤其是要避免部分地區在分類收集設施改造過程中,桶站設置不合理,造成垃圾滿溢,人居環境質量下降。
二是垃圾分類不能一刀切。要處理好“大中小”城市及縣城垃圾分類推進的進度問題,經濟條件好的可以先推,地方經濟實力較弱的可以緩一緩。要處理好“東中西”部地區發展序列問題,促進東部市場化活力較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提供支持和幫助,協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三是應處理好節約與消費的關系。一方面要享受社會發展的成果,邁向美好生活,促進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要合理理性消費,厲行節約,實施光盤行動等。垃圾不僅要分類,還應該避免垃圾產生,從源頭實現垃圾減量。
四是垃圾分類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推進過程中,應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并充分核算經濟承受能力。一方面要加大財力投入,促進分類體系改造;另一方面也應注重可持續發展,不應過分追求高投入,而應讓更新后的設施設備長期發揮作用,并處于財力可承擔的良性范圍。要處理好垃圾“收運處”產業鏈的“前中后端”均衡問題,不能頭重腳輕,在前端宣傳投入過多精力,擠壓中后端發展機會。
五是要加強創新,不斷突破技術瓶頸。當前垃圾分類在廚余垃圾處理方面,處理成本仍然較高,處理模式和技術路徑仍需進一步探討。大件垃圾、裝修垃圾、園林綠化垃圾等新興垃圾的分類收運和處理,仍需進一步關注。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垃圾分類是社會文明水平不斷提高的體現,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可一蹴而就,不能搞一刀切。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注重分類質量和實效,不盲目追求發展速度,堅持不懈、穩中求進,促進垃圾分類可持續發展,踐行綠色低碳生活,不斷營造美麗人居環境。
劉晶昊(1979—),湖北荊州人,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