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遼寧省丹東市 “父女黃碼闖卡取藥襲警”一事引發關注。根據當地官方通報,郝某莉與70歲的父親郝某成駕車往返十緯路交通卡口時,因其健康碼顯示為黃碼,先后兩次闖卡被執勤民警依法攔停。郝某莉拒不配合遵守防疫規定,下車與民警爭執,過程中其父郝某成上前打擊民警面部。郝某莉因阻礙執行職務予以行政拘留十日;郝某成因涉嫌襲警罪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官方通報發布后,在場民警的執法瑕疵、郝某莉與父親是否涉嫌犯罪等問題持續引發討論。與此同時,丹東市自4月以來連續經歷3輪疫情,整個城市陸續封控近60天,如何在控制疫情的同時,保障群眾基本醫療和生活不受影響,也是當地面臨的考驗。
父女黃碼取藥被攔,“錄上了嗎”
現場視頻顯示,當事女子郝某莉稱自己帶父親到醫院取藥,當天早上,她作了核酸,并且持有社區出具的通行證明。這份《市內通行證明》顯示,郝某莉因取藥事宜,需要到振安區第一醫院取藥(大夫給送下來,不進去),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請沿路卡口予以放行。出行時間:17:00,返回時間:19:00。落款時間為6月21日,并蓋有浪頭鎮濱江社區居民委員會的公章。
根據丹東市委宣傳部在6月20日發布的消息,當地在常態化下對一般防范區居民每周開展兩次核酸檢測;對人員流動提出需持有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要求。
在被阻攔后,父女兩人與警察發生了口角。女子多次質問,自己作了核酸,社區也開了證明,“我們去醫院拿藥,你憑什么不讓?”而民警則回復,“現在黃碼不讓走”。
爭執一番后,郝某莉取消行程準備回家,但還是被民警阻攔。隨后,郝某莉倒地,其父親上前襲擊民警面部,民警也應聲倒地,用手捂臉后問身后的拍攝者:“錄上了嗎?”
視頻曝光后,很快引起爭議。6月22日,丹東市公安局振興分局發布通報,講述了事件的大體經過,及采取的相應措施。
同時,郝某莉也公開回應,當天早上自己作了核酸檢測,社區也開了證明,出行是為父親開藥。父親在4月作了腸穿孔手術,目前還在恢復期,而且患有三叉神經痛。“我已經過了兩個崗,唯獨這里說黃碼不讓過……”
郝某莉還向媒體表示,父親沒有開證明,現在因為疫情還未收監,會服從大局,也會去申訴,呼吁大家配合做好疫情防控。
6月23日,丹東市公安局一經街邊境派出所再次回應媒體,當地的核酸檢測要求是一天一檢,郝某莉的父親自5月25日之后再未作過核酸,郝某莉自5月25號之后只作了兩次核酸,直到6月21號早晨要出門辦事才作核酸。當時,郝某莉的核酸結果還沒有出來,所以手機顯示黃碼,其間,她有闖卡行為,且行為很激動。民警不讓她離開現場,一是為了核驗黃碼,二是擔心她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造成危險。
老人構成襲警罪嗎?
事件發生后,在場民警的執法細節,以及老人是否構成“襲警罪”引發討論。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看來,結合目前案情,現場民警在執法過程中存在的瑕疵在于,行為和語言上可能存在一些不當,導致雙方爭執,從而引發女子倒地、雙方動手之情況。
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因執法行為或者執法方式、言語等,導致糾紛的不在少數。趙良善認為,避免爭議、爭執的大原則就在于“嚴守底線,文明執法”,如果情況緊急確實需要采取措施的,也應盡量避免發生肢體沖突,從而避免執法被詬病。
通報中將郝某莉定義為阻礙執行職務、老人襲警罪,趙良善分析,郝某的健康碼系黃碼,此時將其攔截查驗屬于正常執法行為。而她兩次闖卡,不配合民警的攔停措施,有不配合民警執行公務的行為表征;老人對民警的行為,符合襲警的犯罪構成。至于是否構成襲警罪,需判斷老人擊打民警之行為是否構成暴力,以及老人擊打是否主觀上具備襲警之故意綜合來判斷。
趙良善說,兩人之所以闖交通關卡,可能基于著急而為,主觀上可能并非故意。發生爭執,系雙方對于疫情防控理解和執行標準不同而發生的爭議。這時,可以理解為主觀上并無妨害之故意,只是行為上有所不妥,可以給予治安處罰,刑事犯罪或許過重。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彭新林則告訴記者,嚴格來看,警方執行疫情防控有關規定,而這對父女的一些行為也確實存在違反當地疫情防控規定的情況。然而,民警執法并非機械地適用法律法規,執法行為能否被當事人接受,并且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不僅取決于是否符合法律規定,還在于執法的人性化和溫度。
對于通報中郝某莉父親的行為涉嫌襲警罪,彭新林表示,除了分析其行為是否屬于暴力襲警之外,尚需綜合判斷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是否達到了值得判處刑罰的程度,還應考慮案件處理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畢竟《刑法》第13條還有個規定,即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郝某莉父親的行為與通常意義上的嚴重破壞社會管理秩序的暴力襲警行為還是有些區別的”。
不過,案件性質最終以司法機關的判斷為準。在彭新林看來,這一事件已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如何讓它變成一場法治公開課,讓群眾從內心認可并支持,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識,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被疫情封控兩個月的丹東
“持黃碼闖卡取藥襲警案”背后,丹東的疫情也引起關注。
自4月24日以來,丹東市在60天內連續經歷了“4·24”疫情、“5·24”疫情和東港市“6·2”疫情。在此背景下,丹東市多個小區也在持續靜態管理中。
6月21日,丹東市官方在發布會上表示,該輪疫情大部分病例傳播來源仍然不清楚,接下來還有出現零星病例的可能,如果不規范落實各項管控措施,疫情還有大范圍傳播的風險。實際上,丹東此前5月的疫情,也是“多點散發、來源不明”。
在“父女黃碼取藥被攔”事件發生后,也引起當地市民的討論。不少人在網絡發聲,“在家封了60多天,跨區買奶粉很費勁”“畢業生行李檔案畢業證寄不回來,準備考研連教材都買不了”“家里老人生病就醫困難”……
記者注意到,6月13日,丹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公告,決定當天起在全市實施精準分區分級分類防控,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父女黃碼取藥被攔”事件發生后,6月23日晚,遼寧省長李樂成連夜開會部署丹東防疫工作。李樂成提到,要堅持精準防控、高效統籌,堅決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6條措施要求;同時,不搞“一刀切”和層層加碼,保障好群眾看病就醫需求。
李樂成還稱,要正視問題和短板,堅定目標和信心,堅決克服認識不足、準備不足、工作不足等問題,堅決克服輕視、無所謂、自以為是等思想,把人、物、環境同防要求貫徹到位。
6月24日0時,丹東市發布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通知,居民可憑 48 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在全市有序流動。截至6月24日,全市421戶規上工業企業中開工401戶,開復工率95.2%,返崗率74.7%。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王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