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寧是石景山區老山街道城建科垃圾分類負責人。她說,垃圾分類是一項既實又細的工作,反映的是基層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要實現“新時尚”、變成“好習慣”,合理規劃布局是前提,桶站設施建設是根本,靠前服務管理是關鍵,社會宣傳動員是靈魂,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地方品牌。
一、主動作為,提前研究謀劃?!吧碓谄渲?,唯解其味?!崩仙降貐^21個小區各有特點,首先要摸排梳理,掌握各小區設施現狀、垃圾清運、居民分類等多項實際情況,提前研提方案,明確任務、分工及措施要求;宣傳先行,融合傳統與現代媒介,開展“敲門行動”及“傳幫帶”,面對面講、手把手教,為各方落實垃圾分類條例打牢基礎。
二、勇于擔當,落實任務到位。經常走訪小區、單位,主動梳理每一處設施,征求社區、物業及居民意見,因地制宜安排階段提升計劃,保證桶站建設科學合理。老山街道先后對區域內241組桶站進行升級改造,“三桶位”升為“四桶位”,同時對1000余個容器進行更換,對破袋器進行提升改造,對所有公示牌、桶站標識、背板畫進行更新,完成其他垃圾收運車輛的更換。
三、開拓創新,提升工作成效。為破解再生資源回收難、大件(建筑)垃圾亂堆亂放問題,建立起有老山特色的“小田回收”、可移動式大件(建筑)垃圾移動圍欄,引入有資質企業,實施“五公開、六統一”措施,建立規范正規隊伍,進行市場化運營。
四、靠前服務,解決分類問題。在解決居民不理解、物業不配合等問題時,總結出一套獨特工作方法。如撤桶并站“四步法”(走訪調研-征求意見-高效撤桶-機動調整)、驛站建設“四步法”(嚴把標準-征求意見-專業運作-宣傳動員)、物業履責“三面法”(宣傳引導-靠前服務-執法處罰)等,通過座談、傾聽、引導及幫助等多種方式,統籌力量聯動解決問題,實現了11個小區撤桶并站“零投訴”,建設9座“兩網融合”居民滿意的分類驛站,促進居民養成了自主分類投放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