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升誠
摘要:近年,基層養豬的集約化水平顯著提高,在促進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增加各類豬病的發生概率。對于患病生豬,獸醫人員需科學診治,規范、合理使用藥物,這樣才能保障病豬恢復健康。目前,部分基層獸醫人員在用藥方面還存在一定的誤區,如給藥途徑不科學、用藥精準性不足等,這樣不僅不能保證治疔效果,還容易加重病豬病情。基層獸醫人員要深入學習常見豬病的用藥知識,提升診治工作的科學性。
關鍵詞:基層獸醫;常見豬病;用藥常識
中圖分類號:S858.28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02.043
Discussion on the Use of Drugs for Common Pig Diseases
GUAN Shengcheng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ion and Law Enforcement Brigade,Xincai County,Zhumadian City,Zhumadian Henan 46350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level of intensive pig farming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which has increased the probability of various pig diseases while promoting regional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sick pigs,veterinarians need scientif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standardized and reasonable use of drugs,so as to ensure the recovery of sick pigs to health. At present,some grass-roots veterinarians still have certain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use of drugs,such as unscientific route of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lack of precision in drug administration,which not only cannot guarantee the treatment effect,but also easily aggravate the disease of sick pigs.Therefore,grass-roots veterinarians should learn the knowledge of medication of common pig diseases in depth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words:grassroots veterinary,common pig disease,drug knowledge
0引言
受環境條件、機體狀況、飼養管理等因素的影響,生豬養殖過程中會發生各種疾病,為保證生豬養殖效益,需要及時診治生豬疾病,規范使用相關藥物。部分基層獸醫在診治豬病時容易發生錯誤用藥等問題,導致病情難以改善,錯過最佳治療時間,進而加大疾病所造成的損失。
1用藥誤區
1.1盲目使用藥物
部分生豬養殖戶發現生豬出現一系列病癥時,通常會根據主觀意識與經驗盲目用藥,而不是及時將患病豬送往獸醫站進行對癥治療。如當生豬出現體溫過高的癥狀時,養殖人員普遍會為生豬盲目使用退燒藥物,這樣不僅會對患病豬的免疫細胞帶來抑制性的作用,并且還無法有效根除病原菌,甚至可能會引發其他疾病。
1.2過量使用抗生素
在生豬養殖過程中,部分養殖戶在對患病豬用藥時過于依賴抗生素,沒有根據患病豬的實際癥狀使用針對性的藥物,不僅使患病豬體內殘留過多的藥物,對豬肉的品質產生影響,還會使患病豬對抗生素產生一定的抗性。
1.3隨意加大藥量
生豬感染疾病后增加養殖及治療的成本,部分養殖戶為節省成本,達到短時間內恢復病癥的目的,隨意加大藥劑的用量。但是在服入藥物后只有在固定的時間后才會揮發作用,隨意加大藥物的用量不僅無法使患病豬快速恢復,還可會使患病出對藥物產生免疫效果,不利于患病豬未來正常發育。
2用藥常識
2.1提前預見療效與不良反應
獸醫工作人員要系統、全面地掌握生豬、疾病及藥物之間的關系,深入解獸藥有效成分、作用、用途等,制定科學給藥方案。全面掌握相關知識才能在用藥前提前預見藥物療效。但藥物既可治療病豬,又會給其帶來一定的不良反應、毒副作用等。如磺胺類藥物具有較廣的抗菌譜,診治成本較低,能有效治療大部分革蘭氏陽性菌、衣原體等,可應用于呼吸道、消化道等細菌感染,但長期使用容易導致細菌耐藥性產生,若用靜脈注射方式向病豬注射較大的劑量,很容易出現急性中毒。同時,此類藥物還會對病豬腸道菌群產生抑制作用,影響病豬的造血機能等。在用藥過程中,為減少不良反應、毒副作用,需同步應用碳酸氫鈉,且增加飲水量,加速磺胺類藥物排出[1]。
2.2正確診斷與對癥下藥
用藥前,獸醫工作人員需深入了解病豬的病因、病原及病理過程等。若具備相應條件,還需進行必要的實驗室檢驗,以便增強用藥的合理性,避免錯過最佳救治時機。在臨床診斷過程中,既要做好望聞問切等常規檢查工作,又要與尸體解剖、病理變化等結合起來,以便綜合判斷病情。若初步診斷為傳染病,需借助實驗室檢測確診。治療時,需考入藥物的適應癥兼具高效、安全等,避免超劑量、超范圍用量等問題的出現,也不能濫用抗生素類藥物[2]。如果明確病因為細菌的,一般選擇窄譜抗菌藥物;若難以明確病因,或有混合感染、并發感染等問題的,則需聯合使用抗菌藥物,或使用廣譜抗菌藥物。還需綜合考慮藥物的藥代動力學,如治療消化道疾病時,需選用難吸收或不易吸收藥物,提高消化道內藥物的濃度。
2.3科學選擇給藥方法
給藥途徑會對藥物吸收速度、療效等產生直接影響,在選擇給藥方法時,獸醫工作人員要充分考慮病豬病情、藥物性質、用藥目的等。其中,靜脈注射藥物發揮速度最快,口服給藥發揮速度則最慢。若病豬病情較為嚴重,可采取靜脈注射方式。對于寄生蟲感染、腸道感染類疾病,可采用口服給藥方式。對于消化道嚴重感染,且并發敗血癥、菌血癥的,需靜脈注射與口服給藥方式配合。若在飼料、飲水中混合藥物,需嚴格控制濃度、均勻度等。治療疥螨、體外寄生蟲等疾病時,可采取皮膚給藥方式。
2.4準確控制藥物劑量與給藥次數
通常藥物劑量與給藥效果呈正相關,但禁止盲目加大藥物劑量,否則容易產生毒性反應。實際工作中,可從經驗劑量與法定劑量2方面劃分用藥劑量。經驗劑量應用較為廣泛,但靈活性很強,基層獸醫人員在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則下把控用藥劑量,特別是部分藥物安全范圍較小,有較強的毒副作用,需嚴格控制。近年來,出現了較多種類的新藥物產品,基層獸醫人員要了解各類藥物的有效成分,避免出現超量使用問題。在給藥次數方面,需考慮藥物的半衰期、清除速率等。以抗菌藥物為例,最小抑菌濃度需低于病豬的血液濃度。
2.5按療程給藥
部分疾病的治愈難度較小,治療數天后病豬就會恢復健康。但也有一些疾病的治愈難度較大,需反復多次給藥才能實現預期效果。如細菌性傳染病,癥狀完全消失2 d后才能停止用藥,否則容易復發。用藥時,需聯合使用不同類型的藥物,但需注意配伍禁忌,否則會導致藥效難以發揮。
3常見豬病治療
3.1豬鏈球菌病
該病由鏈球菌感染引起,多發于潮濕悶熱的夏秋季節,各年齡段生豬均易感,但16周齡以下豬群的發病率較高。豬患病后,可通過飼料、飲水等向其他健康豬傳播病原。若豬場養殖密度較大,通風不良,將會增大豬鏈球菌病的發生率。生豬患病后,可對病豬肌肉注射10%磺胺嘧啶注射液,持續用藥3~5 d,2次/d。或向病豬注射5%鹽酸頭孢噻呋注射液,持續用藥3 d,1次/d[3]。如果病豬淋巴結有膿腫,需擠出濃汁,再清洗、消毒病部,一般選用0.1%高鎰酸鉀、30%過氧化氫等溶液。
3.2豬附紅細胞體病
該病地方流行性特征明顯,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不同品種與日齡的豬群感染概率不同。生豬患病后,體溫在短時間內快速升高,甚至可達41 ℃,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耳尖、四肢末端等部位有紫紅色出血點,生長速度嚴重減慢。目前,尚未豬附紅體細胞病特效治療藥物,因此,需對癥治療。在群體給藥方面,可用氨基苯腫酸鈉,依據180 mg/kg的標準控制用藥量,一般需連續用藥1周。在對癥治療方面,若患豬體溫在40 ℃以上,需及時注射0.2 mL復方氨基比林注射液,2次/d。出現貧血的病豬,可注射2 000 mg生血素。對于急性發病豬,需依據10 mg/kg的標準肌肉注射血蟲凈,持續用藥5 d,1 次/d。
4結束語
基層獸醫用藥的科學性與規范性,直接關系到病豬的診治效果。如果用藥不合理,將會延誤診治時機,導致病豬病情惡化。基層獸醫人員要積極總結地區生豬常見的疾病類型,深入學習治療用藥規范與知識,提高診治與用藥水平。同時,主管部門要定期組織培訓學習活動,向基層獸醫人員傳授正確的用藥理念和方法,提高基層獸醫隊伍的整體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凱.基層獸醫治療常見豬病的用藥常識[J].獸醫導刊,2020(4):192-196.
[2]譚大川.基層獸醫豬病診療用藥常識分析[J].中國畜禽種業,2019(1):61.
[3]秦艷.基層獸醫在豬病診療中的用藥常識分析[J].今日畜牧獸醫,201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