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鑫 韓文青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關節外科副主任錢東陽指出,很多疾病會導致腿痛,但在老年人中,膝關節炎是導致腿痛的最常見的疾病。
膝關節炎特征
活動后疼痛、休息后緩解 膝關節炎早期表現為活動后疼痛,稍事休息即可緩解。如早期沒有重視,后期合并關節畸形和滑膜炎,會變成靜息痛,即不活動也會疼痛。
晨僵 起床后,患者會感到膝關節僵硬,活動受限,但努力活動后,晨僵即可緩解,通常不超過半小時。
下肢癥狀 除了膝關節疼痛,患者還會出現關節腫大變形(“O”形腿或“X”形腿改變)、下肢水腫、腿伸不直或彎不了等情況。
此外,X線片通常會顯示骨質增生和關節間隙變窄。
腿痛就一定要進行關節置換嗎?
錢東陽醫生指出,膝關節炎的治療是一種階梯式治療,即根據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只有到了晚期膝關節炎的患者才需要進行膝關節置換術。
1.初期:基礎治療
特征:偶爾痛一下,主要是大量活動后痛。
治療方法:改變生活方式,如降低活動量、減肥,減少爬山、爬樓梯等傷膝關節的行為。接受物理治療,如熱敷膝關節等。加強股四頭肌等膝關節相關肌肉的功能鍛煉,如游泳、直腿抬高等,鍛煉大腿左右兩側肌肉。
2.早期:藥物治療+基礎治療
特征:上下樓梯痛,長時間行走痛。
治療方法:除初期治療方法外,可服用非甾體抗炎止痛藥減緩疼痛,服用氨基葡萄糖或生物制劑保護軟骨組織,控制炎癥反應。還有富血小板血漿和干細胞治療方法,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3.中期:修復性治療+藥物治療+基礎治療
特征:負重走路就痛,通過物理方法和藥物治療可部分緩解,癥狀反復。
治療方法:除上述治療外,可通過關節鏡清理增生的滑膜和游離體,修整磨損的半月板,局限性的軟骨磨損可行軟骨移植,同時結合富血小板血漿促進消炎和軟骨修復;亦可通過截骨改變膝關節應力集中促進受損側軟骨自我修復。
4.晚期:重建性治療+基礎治療+藥物治療+術后康復
特征:只要走路就會感覺膝關節疼痛明顯,甚至關節存在明顯畸形、小腿腫脹明顯、活動度下降等。
治療方法:重建性治療主要包含單髁置換術和全膝關節置換術。根據患者關節磨損情況選擇具體術式。
其中,單髁置換的部分患者可以進行日間手術,術后麻醉清醒后即可恢復下床行走,術后不需要刻意鍛煉,住院時間短,可實現快速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