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梓凌 曾建春
樊粵光,廣東省名中醫、教授、主任中醫師。樊教授治學嚴謹,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髖關節、膝關節疾病,特別在股骨頭壞死和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診治方面經驗豐富。
肩周炎又稱“凍結肩”“五十肩”,是肩部受涼或外傷后引起的肩關節周圍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軟組織的慢性退行性病變,早期表現為疼痛,后期以活動受限為主。
樊教授結合多年臨床經驗,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分型治之。
1.風寒侵襲
主證:肩部疼痛較輕,病程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為鈍痛或隱痛,或有麻木感,不影響上肢活動,局部發涼,得暖或撫摩則痛減,舌苔白,脈浮或緊,多為肩周炎早期。方藥:蠲痹湯加減。羌活10克,獨活10克,桂枝10克,秦艽10克,海風藤15克,桑枝1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木香10克,乳香10克,甘草6克。
2.瘀血阻絡
主證:外傷后或久病肩痛,痛有定處,局部疼痛劇烈,呈針刺樣,拒按,肩部活動受限。或局部腫脹,皮色紫暗,舌質紫暗,脈弦澀。方藥:活絡效靈丹與桃紅四物湯合并加減。當歸15克,丹參15克,生乳香、沒香各15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熟地1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雞血藤15克,桑枝20克。
典型病案:患者,女,60歲。
主要癥狀:肌膚麻木、怕冷,兼有疼痛感,汗出。
診斷:肩凝癥。
臨床上辨證論治,用藥思路:太陽經病辨證,用于治療肩周炎,表虛較甚者,加入玉屏風散益衛固表。
證屬:風寒侵襲,營衛失調,經絡阻塞而麻木、疼痛,肩關節活動受限,須治以補益氣血、溫通衛陽、散寒除痹,以黃芪桂枝五物湯溫通肩痹而利關節,慮及患者氣血已虛,加當歸補血,佐用桑枝,引藥直達病所。
藥用:黃芪20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生姜15克,大棗5枚,當歸15克,桑枝9 克。服藥2周后左肩活動正常,疼痛消失。
按語:
樊教授認為,本病的發生有內外因素,內因是正氣虧虛、肝腎不足、筋失濡養而退變;外因為感受風寒濕邪或外傷、勞損,邪凝經脈,經絡痹阻。概括起來不外“虛”“邪”“瘀”。臨床上多虛實夾雜,初病以實證為主,久病多以虛證為主。故中醫的治療原則應以祛除外邪、活血化瘀、滋補肝腎氣血為主。
(溫馨提示:以上方劑均應在醫師指導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