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
政治家的深謀遠慮,很多時候不是普通市民能立即理解的。
俄烏戰爭爆發后,日本是世界上叫喊制裁俄國最堅定的國家之一,大量的企業從俄國撤回了日本。日本的能源中將近1/10來自俄國,如果俄國切斷了對日能源的供應,日本的狀況不會比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好多少,但日本制裁態度非常堅決。
在俄國并未對日本的經濟制裁做出反擊的時候,日本能源價格已經發生了兩位數的提升。20年前筆者在日本開車時,加油大致是每升不到100日元,這些年提升到了130日元左右,現在在石油公司拿著政府對每升汽油20~35日元的補貼后,定價依舊在180日元上下。
寧肯失去俄國能源也要制裁俄國,看似日本走了一條和歐盟完全相同的道路,將同樣出現惡性通脹。政治家的高明在于就是要這個環境,也只有出現了這樣的環境,政治上的抱負才能實現。
岸田在2022年8月宣布轉換核能政策,重新探討增設核電站、延長核電站使用時間,讓日本回歸到2011年以前的核電政策上。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大海嘯后,東京電力公司福島核電站發生了人類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事故,盡管11年過去了,事故依舊不能處理到位,核廢水可以不顧周邊國家的反對傾倒到海里,但今后大量整理出的核廢料依舊沒有存放的地方。
在民事賠償方面,2022年7月東京地方法院判處東京電力公司原董事長勝俁恒久等四名企業高管向股東賠償13萬3210億日元(按平均匯率計算,約1300億美元)。要知道一座核反應堆的造價不過100億美元(現在會更低一些),但福島核事故的處理,日本媒體計算出的總價約5000億到7000億美元,這是發電、賣電費用的數十倍。
此時,在日本調整2011年以后的去核電政策,如果沒有一點能源危機,肯定不能如愿以償。將能源危機炒作得越是危言聳聽,就越能獲得輿論及民眾在核電問題上對政府轉變態度的支持。
日本57座核反應堆中,原計劃到2022年減少到36座,2060年只留下8座。現在岸田不僅不會減少核反應堆的數量,反而開始設想建新的反應堆。日本法律規定,核反應堆的使用壽命為40年,岸田希望將其延長到60年。一方面要新建核反應堆,再一方面延長現有反應堆的使用時間,日本在岸田時代核電將出現反彈。
盡管核輻射的衰減需要數萬年到十萬年,但日本卻將核電放在了清潔能源中,認作實現碳達峰的重要手段之一。日本周邊有非常好的風力資源,但并不見政策鼓勵使用風能。日本的光伏發電技術非常成熟,但對光伏的政策補貼早已不提。將本該用于風電及光伏方面的國家預算投入核電,預計是岸田內閣的工作重點。
岸田的選區在廣島。日本國內外反復強調要記住廣島在二戰將要結束時遭受原子彈轟擊的慘痛教訓,縮減核武器數量,但岸田絕口不談脫離美國核保護傘,并刻意強調和俄國的對立,炒作能源危機,且放著風能、光伏、地熱發電等新能源不用,而夸大核電的“清潔”特點。
有些時候,政治家的深謀遠慮給民族帶來的損失真的不可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