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蕾
摘要:縣域經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是推動我國整體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作。而部分縣域在著重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一些環境問題,推動縣域經濟綠色發展,是改善縣域經濟發展環境的有效措施。文章以縣域經濟為主要研究對象,著重對縣域經濟綠色發展的現實進行研究和分析,旨在為促進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縣域經濟;綠色發展;發展對策
綠色發展理念是環境保護及資源節約的發展理念??h域經濟不僅要依靠特色產業來帶動,也需要在發展中兼顧資源和環境可持續發展。要對縣域經濟綠色發展的現實進行研究,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綠色發展以及縣域經濟的主要含義。
一、綠色發展與縣域經濟
(一)綠色發展
綠色發展的理念是建立在生態環境日益遭到嚴重破壞基礎上的,是有效緩解城市污染壓力并促進資源節約的發展理念。工業化的城市建設和發展是造成城市存在大量環境污染和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綠色發展的理念要求在實際貫徹落實和應用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還要通過生態經濟的發展來促進地區整體經濟的發展。在綠色發展理念下,不僅政府和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對區域內各種產業發展的管理力度,公民也要積極轉變自身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在提高各種資源利用率的同時達到節約和保護資源的目的。
(二)縣域經濟
縣域經濟主要是以縣為單位來實現范圍內經濟發展的區域經濟?,F階段我國的縣域經濟不僅包括單獨的縣域,還將縣域周圍的村落、鄉鎮等都集中到一起,通過當地特色產業的發展來將其連接成一個整體,進而帶動周邊地區發展。雖然現階段我國縣域經濟發展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不同地區的縣域在地理位置、基礎設施、人員配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仍然是我國現階段需要重點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二、綠色發展對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一)提高縣域的綜合經濟實力
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作用。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我國的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能夠通過對縣域內資源的整合和配置來幫助其發展特色產業,并以特色產業為基礎將農業、旅游業等產業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在這條產業鏈上的縣域的特色產品不僅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還能在促進縣域產業經濟發展的同時,從整體上促進縣域各個產業的綜合發展,對提高縣域的綜合經濟實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改善縣域人民的生活質量
綠色發展理念的應用不僅能夠促進縣域整體經濟發展,還能夠提高當地人們的經濟收入。而縣域經濟發展同樣也使得當地政府能夠擁有更多的資金,并將其投入到縣域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社會福利當中,有效改善了縣域人民的生活質量。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使得縣域無論是在教育、醫療還是社會保障方面,都能夠擁有更好的發展基礎,對促進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具有重要作用。
(三)優化縣域環境
綠色發展理念不僅需要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更加注意資源的整合與協調,同時也要更加注重促進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在現階段我國縣域經濟的發展實踐中,城鄉一體化作為對縣域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一種發展方式,在優化縣域環境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現代化交通線路的建設、縣域城市的綠化建設等,都對縣域環境的優化起到促進作用的重要建設工作。
三、現階段我國縣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綠色發展的理念沒有得到貫徹落實
盡管綠色發展的理念能夠有效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但由于我國的縣域數量眾多,不同的縣域在經濟發展狀況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綠色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存在較大的困難。一方面,政府在對綠色發展的理念進行宣傳教育的過程中并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縣域沒有對綠色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引起重視,在產業經濟發展中往往只關注利益,忽視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因而也就不會對縣域的環境污染和破壞采取預防和治理的措施。
(二)缺少健全完善的發展體制機制
造成綠色發展理念在我國縣域經濟發展中難以發揮作用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健全法律制度的規范和約束??h域經濟是近些年隨著時代和經濟社會發展逐漸興起的一種區域經濟發展概念,在縣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缺少能夠借鑒的經驗,法律法規存在著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導致一些企業和個人在實際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過分追求自身的利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影響縣域環境質量。
(三)產業化程度不高
產業化是促進縣域經濟最為有效的一種發展模式,然而部分縣域由于受到地理區位和地形地勢的影響,缺少能夠發展經濟的條件,大型企業不愿將這些地區作為其發展的主要根基。而縣域內的中小型企業大多依據的是當地的農業產品以及自然資源,這些企業仍處于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較低的產業化發展程度不僅導致企業缺少先進的技術和機械設備,還會提高企業生產資源的消耗量,與綠色發展的理念是不符的。
(四)缺少專業的人才
對于縣域的經濟發展,專業的人才不僅需要具備選擇更適宜縣域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模式的能力,還需要具備對各種新能源和新產業發展擁有敏銳的洞察力,為縣域經濟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國對于縣域經濟方面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仍比較少,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缺陷和不足,因而也缺少專業的人才投入縣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這樣就會導致綠色發展的理念無法在縣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作用。
四、應用綠色發展理念促進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對策分析
縣域經濟綠色發展不僅要讓縣域獲得經濟收入,也要讓縣域環境得到保護,讓縣域經濟與人居環境之間能夠協同發展。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最主要的就是要讓綠色發展的理念在縣域經濟的發展中得到貫徹落實。而要想應用綠色發展的理念來促進我國縣域經濟的發展,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一)增強縣域的綠色發展理念意識
思想意識是引導人們各種行為的主要動力,縣域各項經濟發展的措施需要得到區域內人們的支持才能夠更好地實施。然而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現階段縣域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缺乏綠色發展理念和意識的問題。綠色發展理念不僅是促進我國縣域經濟與環境協同發展的主要依據,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生態文明社會的建設起到促進的作用。要增強縣域的綠色發展理念意識,最主要的就是提高縣域本地人們對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綠色發展的重視。
要讓縣域當地的人們提高綠色發展理念意識,首先就要做好綠色發展理念對縣域經濟發展作用的宣傳教育工作。而作為開展宣傳教育工作的主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充分借助現代化的媒體形式和設備,擴寬和創新宣傳的渠道和方式,將宣傳工作的效果最大化發揮出來。其次,政府和有關部門還要充分發揮學校以及各種社會團體的組織和教育功能,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教育和培訓的過程中,以此來幫助人們養成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觀念意識。而在這個教育和培訓的過程中,還要深入縣域當地,對綠色發展理念和意識的普及情況進行了解,并以此為依據來制定更符合縣域當地的宣傳教育模式和措施,讓綠色發展的理念能夠真正落實到縣域的發展過程中。
(二)健全和完善現有的體制機制
法律法規和制度的規定是能夠有效對人們的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的重要依據。綠色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不僅關系到縣域人居環境的質量,還會影響到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情況。將綠色發展的理念應用到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將綠色發展的理念與縣域當地的實際結合,將縣域經濟綠色發展中的問題和縣域居民提出的發展建議作為參考,融入法律法規的主要規定中,還要在法律法規的實施過程中,對違反規定的行為加大懲處的力度,以此來規范人們的行為。而要想讓法律法規在實施過程中能夠對人們的行為起到有效的約束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要健全和完善現有的體制機制。
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我國縣域經濟發展中,要健全和完善現有體制機制,縣域當地在健全和完善現有的體制機制的過程中,還要更加注重監管部門對縣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的各項行為進行監管,防止企業和個人在縣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違反綠色發展理念,對當地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
(三)引導縣域產業朝著綠色化方向發展
當前我國縣域產業發展由于受到經濟發展狀況的影響仍呈現出較為粗放的發展態勢,這種粗放型的發展方式不僅難以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在產業發展的同時對環境造成較大的污染,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資源浪費。在這種情況下,要推動縣域經濟的綠色發展,還要積極引導縣域產業朝著更加綠色化的方向發展。發展綠色化產業最重要的就是對縣域現有的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農業、工業以及服務業是現階段我國大部分縣域在發展經濟過程中的主要產業,在引導縣域產業朝著綠色化的方向發展時,主要從這三個方面的產業發展來入手。
從農業產業發展來說,阻礙我國縣域地區農業產業朝著綠色化方向發展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農作物受到化肥、農藥等方面的污染而產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要推動農業朝著綠色化的方向發展,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大現代化農業生產種植技術的應用,并在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減少有害的化肥和農藥使用頻率。
從工業的產業發展來說,縣域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要對當地的特色工業產品進行分析,在結合當地工業實際發展情況的同時,通過改善工業的發展方式,促進傳統工業與現代科學技術的有效融合,讓當地的傳統工業在發展過程中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發展的過程中,也要更加注重新型環保技術和材料的引進和應用,這樣才能夠在轉變工業發展模式的同時,達到促進產業朝著綠色化方向發展的目的。
服務業的產業發展,一方面由于我國的大部分縣域地區普遍擁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縣域地區能夠依據自然資源來發展旅游業;另一方面也能夠依據當地的特色農產品來發展農業以及電子商務行業等。無論是旅游業還是電子商務行業,要促進其朝著綠色化的方向發展,都要在提升自身服務水平的同時,通過積極開發當地的資源來發揮資源在促進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建設高質量的專業人才隊伍
在現代社會,高質量的專業人才是一切行業和領域發展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而作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構成元素,縣域經濟的發展也需要高質量的人才,才能夠將綠色發展的理念縣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進而實現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夠保護環境的發展目標。因為在現代社會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的基礎上,綠色發展的理念有了更加先進的發展和建設要求。在將綠色發展的理念應用到縣域經濟的發展中時,各種先進的經濟發展模式和技術設備雖然能夠對縣域經濟的發展起促進作用,但缺少專業的人才卻是阻礙各種先進技術實施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發展縣域經濟的過程中建設高質量的專業人才隊伍是有必要的。
在建設高質量的專業人才隊伍時,政府和有關部門一方面要加大對高質量人才的引進力度,通過提高人才待遇以及優惠政策來加大對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要做好高質量人才管理工作,在提高人才待遇的同時通過更加科學合理的激勵和考核機制讓高質量人才在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五)拓寬縣域經濟綠色發展的融資渠道
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最主要目的是改善縣域本身貧窮落后的發展狀況,現階段我國許多縣域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由于缺少穩定的投融資渠道而難以實現農業、工業以及服務業的產業化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要推動縣域經濟綠色發展,還要拓寬縣域經濟綠色發展的融資渠道。政府和有關部門首先要加大對縣域當地產業發展的投資力度,一方面要通過完善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治理工作為縣域經濟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也要為提高縣域特色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其次,作為縣域地區融資的首要選擇,銀行在促進縣域地區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要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注意協調好銀行和企業之間的關系,進而促進縣域地區經濟發展。
(六)完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
由于綠色發展理念本身是以現代化的新型綠色環保技術和相關設施設備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因而在將綠色發展的理念融入我國的縣域經濟發展時,還要注重完善綠色技術的創新體系。在對我國縣域地區的綠色技術進行應用和創新時,為了減少資源和成本的消耗,首先要借助現代化的先進信息手段來搭建綠色技術的合作交流和創新平臺,將相關產業應用綠色技術的創新在第一時間傳遞給公眾,并為企業之間的技術研發與合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其次,為了讓綠色技術能夠更好地應用到縣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還要做好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五、結論
綜上所述,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是有效提高我國縣域發展水平的重要措施?;诳h域經濟與環境協同發展的要求,要推動縣域經濟綠色發展,不僅要更加注重縣域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建設,還要培養更加專業的人才,加大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扶持力度。這樣既能夠發展縣域經濟,也能夠兼顧縣域人居環境的維護和治理,對推動縣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魏孟舉.促進縣域經濟資源環境協調發展[N].河北日報,2021-04-23(007).
[2]陳木妹.縣域工業綠色發展中的困境及應對措施[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1(03):94-95.
[3]張宇舟.生態文明建設下縣域綠色經濟發展策略[J].當代縣域經濟,2021(01):59-61.
[4]葛曉軍.扶持農業園區綠色發展的縣域綠色農業創新體系構建研究[J].北方園藝,2020(20):146-153.
[5]姚建橋,孫玉雷.后疫情時代縣域經濟綠色發展探討[J].安徽科技,2020(07):42-43.
*本文系2021年度陜西省委黨校系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課題“構建沿黃生態廊道 促進陜西高質量發展”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中共陜西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