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芯瑜?張裕棟

2022年7月4日,智利總統博里奇在首都圣地亞哥舉行的新憲法最終草案交付儀式上發表演講。
9月4日,智利就新憲法草案舉行了全民公投。次日,智利選舉委員會公布投票結果,61.9%的選民反對通過新憲法,38.1%的選民投票贊成。這意味著新憲法不會生效,現行憲法仍將被沿用。之前智利民眾對通過制定新憲法來解決智利所面臨的社會經濟發展問題寄予了厚望。此次新憲法草案被否決,表明了智利制憲進程的復雜性,為智利政局發展增加了不確定性。
智利現行的憲法制定于1981年,當時智利正處于皮諾切特軍政府執政時期。皮諾切特時代確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導致智利出現了貧富分化、階級固化、分配不均等問題。智利社會希望通過制定新憲法來解決社會危機的呼聲日益高漲。2019年10月,因首都地鐵票價微漲,智利爆發了全國性抗議和騷亂。暴亂后,為了緩和矛盾,智利主要政治力量就是否舉行立憲公民投票達成共識。2020年10月,智利舉行了公民投票,決定成立“制憲會議”,從而開啟了制定新憲法的歷史進程。
2021年5月,智利舉行了“制憲會議”代表選舉。選舉結果顯示,時任總統皮涅拉所在的中右翼聯盟在大會155席中共獲得37席,未能達到否決憲法修改所需的30%的席位。相較而言,智利中左翼、左翼和獨立代表占據了“制憲會議”70%以上的席位,制憲會議呈現明顯的趨左傾向。2021年12月,主打“變革牌”的智利左翼競選聯盟“我贊成尊嚴”候選人、年僅35歲的加夫列爾·博里奇贏得總統大選。博里奇在其競選期間一直擁護制定新憲法。確保新憲法能順利通過,成為博里奇政府議程的重中之重。按照已設定的憲法制定流程,新的憲政體制與新左翼政府齊頭并進,似乎只是時間問題。2022年7月,“制憲會議”正式向總統博里奇提交新憲法草案。
然而,新憲法草案卻在9月4日的全民公投中被否決。雖然公投前不少民調結果已經指向“反對”一方會獲勝,但公投結果還是出乎大多數人意料。反對一方占比之高,與此前智利人民期待修改憲法的愿望形成強烈對比。
首先,新憲法本身內容存在較多為反對者詬病的爭議點。從篇幅上看,新憲法草案“太長、太具體”。新憲法草案長達170余頁,共388項條。這份文本被一些分析家認為更像是一份施政綱領,只會增加普通民眾閱讀和獲取重點的難度。從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上看,新憲法草案“太左、太激進”。比如,新憲法對墮胎權的保障激起了智利數量龐大的天主教人士的反感;規定婦女在公共事業崗位占比不低于50%以及保護智利人“性別選擇和表達權利”,更是引發左右翼圍繞身份政治議題的爭端;定義智利國家的“多民族性”、建立原住民自治地區,使得部分民眾對國家認同缺失和國家分裂感到恐懼。從社會發展議題看,新憲法規定征用地補償由政府定價而非市場定價的做法,引起農民的不安;加稅以支持公共醫療的做法更為納稅人群體所反對。從政府機構的改革上看,新憲法要求智利新組建地區院以取代參議院,引起極大爭議。目前總統博里奇所在的中左翼聯盟在眾議院占據優勢,但在參議院卻與右翼保持了均勢博弈的態勢。因此有批評者認為,取消參議院的做法是為了消除右翼反對派力量,進而擴大總統權力。
其次,從制憲過程看,“制憲會議”本身存在一些難以服眾的問題。一方面,“制憲會議”出現了無組織和代表缺乏經驗的現象。一些代表在洗澡時投票或是打扮成卡通人物上下班,消解了制憲過程的嚴肅性,造成了選民的反感。另外,“制憲會議”的選舉過程受反建制情緒影響,左翼和獨立人士在其中占據主導地位,會議內部不同人群間缺乏交流,因此造成憲法草案缺乏代表性。另一方面,在本次公投中采取的“強制投票”的形式沒有給選民反饋自身意見的空間,導致選民更傾向于通過“反對”以換取穩妥選擇。此外,右翼操控的媒體對新憲法文本的誤讀加劇了選民對新憲法草案的不信任感。一些右翼媒體對新憲法草案進行極端化的虛假宣傳,誤導了相當一部分選民。
再次,從某種程度上看,民眾否決新憲法草案,也是否定了博里奇政府上任后的國家治理績效。博里奇出任總統以來,智利通貨膨脹率、失業率、犯罪率等呈現顯著上升的趨勢。在政治局勢不明朗、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等國內外因素共同作用下,智利經濟發展阻力重重。在經濟增長疲弱的背景下,智利選民對于新憲法草案所強調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等“政治正確”的議題更加冷漠。
這部被智利左翼視為“世界最進步的憲法”在公投中被否,在智利國內外產生了不同的反響。智利共產黨主席吉列爾莫·泰列爾表示:“被否決的是一個憲法提案的文本,但制憲過程仍在繼續。”哥倫比亞新任左翼總統古斯塔沃·佩特羅對新憲法草案遭拒表示了遺憾,并直言這是“皮諾切特復活了”。
新憲法草案公投失敗對博里奇政府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博里奇上臺伊始,便將制憲進程視為重要政治任務,新憲法草案本身也反映了博里奇政府的部分重要執政理念。公投失敗或許讓博里奇意識到自身所代表的新左翼政治勢力存在的經驗缺乏與力量薄弱的問題。為了使執政聯盟具有更廣泛的代表性,公投結束后僅兩天,博里奇便宣布改組政府,更換了能源、礦業、內政與公共安全、衛生、總統府秘書部等多位部長。另外,博里奇或許也意識到了民眾反對的不只是新憲法內容本身,如何在構建“政治宏圖”與切實解決當前國家和社會治理難題之間尋求平衡點,是接下來博里奇政府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
目前智利輿論普遍認為,這次新憲法草案被否決并不代表智利制憲進程的中斷,而是為制定一部更符合智利國情的憲法帶來了契機。與此同時,智利各界、各黨派已經就未來制憲進程的期限、“制憲大會”代表的選舉程序、公民投票的形式、亟待優化的具有爭議的文本等展開激烈的討論。總統博里奇也承諾:“將與國會和民眾一道,將他所擁有的一切投入到新的制憲進程中。”
雖然智利新憲法草案未被公投認可,但對智利社會來說這是一次積極的民主實踐,對智利新左翼政府來說更是一次警醒:只有將進步主義的意識形態與切實有效的國家治理相搭配,才能使執政者的國家改革理念更具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