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潤科
家住山西省運城市么里鎮的劉秀英,是我朋友的母親。她今年103歲,仍然思維敏捷,生活能自理,打麻將總贏孫輩們的“孝順錢”。“孩子們常陪我玩,? ?就是在孝敬我世上買不到的滋補品呀!”老人家像唱幸福曲兒似的對我講。
有一回去朋友家,我好奇地問:“老壽星,您老的長壽秘訣是啥呀?”“養花唄!”正在澆花的朋友母親笑著回答。“為啥?”我又問她。“因為養花就是養我唄!”朋友母親又答。“您老真幽默。”我覺得特別有意思。“你們都喜歡花。當我把自己也養成花時,你們不就喜歡我了嗎?你們讓我這朵花一高興,我不就長壽了嗎?”“經典。”我不由豎起了大拇指。“聽你這么一夸獎,我又能長一歲了。”說著,朋友母親一邊喜滋滋地侍弄著她的花兒、菜兒和鳥兒,一邊極認真地告訴我:“我還有一杯長壽水呢!”見我不解,朋友趕忙解釋道:“母親每一晚睡覺前,都要在床頭放一保溫杯水,每次醒來和上廁所時,她就抿上幾口,幾十年如此,形成了習慣。這就是母親說的長壽水。”說真的,我被朋友母親的詩意生活和科學養生感染了。
喜歡講紅色革命故事是朋友母親平時的最愛。“尤其是給孫輩們講起抗戰時期,戰斗在中條山上的絳縣大隊隊員沒有軍帽,作為迥馬嶺村婦救會主任的母親,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一遍一遍地剪帽樣,一遍一遍地試做,終于為縣大隊做成了第一個軍帽的幸福經歷,她就自豪不已。”朋友對我講。“你倆又在為我這個老壽星做‘長壽餐呢!”朋友的母親樂得像朵金燦燦的向日葵。
“因為母親一生,就愛為別人著想,所以朋友就多。”朋友接著講道,“平時,母親與世無爭,不生悶氣,不較真,遇事就讓別人三分,尤其是把別人的好事、樂事和幸福事,當成自個兒的好事、樂事和幸福事,這樣做讓她一直擁有良好心態。”臨別時,朋友又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