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63歲,最近我的“骨刺”發作,膝蓋關節出現疼痛、僵硬、腫脹等癥狀,做過針灸、熱敷等治療,但是效果不明顯,癥狀還是反復出現。請問,為何治療效果時好時壞?該如何處理?
廣東廣州 張 云
常見的膝關節疼痛原因有骨關節炎、滑膜炎、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及膝關節韌帶和半月板損傷,并不能將此情況簡單歸結為“骨刺”。不過,通過簡單的X線片檢查就可以明確診斷,大多數老年人還是以骨關節炎為主。
“骨刺”不能“去根”
骨關節炎俗稱“骨刺”“骨質增生”,是以多種原因造成的關節軟骨變性、破壞及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病。其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活動受限,嚴重者可出現關節畸形。全身具有軟骨面的關節都可以發生骨性關節炎,表現為相應關節的疼痛、腫脹、有摩擦音等癥狀,嚴重時可出現畸形、活動受限,以膝關節等負重關節為多見。疼痛在活動量或負重過多時加重,休息后可以減輕。
骨關節炎的基本病理改變是關節軟骨的退變、磨損,而軟骨是不能再生的。從軟骨改變的角度來說,骨關節炎是不能治愈的,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不能“去根”。
藥物治療也僅僅以改善癥狀為目的,不能使關節炎的病程逆轉。
“骨刺”怎么治療最有效?
那么,“骨刺”既然不能消除,該如何處理才合適呢?對于骨關節炎,臨床普遍采用消炎鎮痛類的藥物來減輕患者關節局部的炎癥反應,緩解疼痛。另外,還可以通過外敷藥物增加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在理療方面,熱敷、針灸等對減輕疼痛也有輔助治療作用,但不能達到軟骨修復的目的,因此不能從根本上治療骨關節炎。
遇到膝關節痛,該怎么辦?
膝關節出現疼痛首先要明確病因,然后才選擇治療方法,千萬不能盲目或過度治療,更不能不管不顧,否則只會讓病情越來越嚴重。建議前往正規醫院就診,醫生通過病史,癥狀、體征,X線、CT和磁共振檢查,血清尿酸水平、類風濕因子、血沉、C反應蛋白等炎癥指標等輔助檢查來明確診斷。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副主任醫師 李劼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