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淑琴

【摘要】目的:探討在糖尿病患者院外自我管理干預中實施延伸性護理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間因糖尿病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68例患者,將其隨機編號分成兩組,對照組(納入84例),該組在患者出院后未給予進一步的干預,研究組(納入84例),該組患者在出院后為其提供延伸性護理,分析總體效果,對比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行為評分以及對延續性護理的滿意度。結果:兩組進行比較,研究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較低(P<0.05);研究組飲食、運動、血糖監測、足部護理與用藥行為評分均較高,吸煙行為評分較低(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較高(P<0.05)。結論:對糖尿病患者施以延伸性護理可提高其院外自我管理行為,可改善其血糖水平,改變其不良的生活習慣,提高患者復診率,從而減少或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全方位獲益,臨床實際應用效果好,有較高推廣價值。
【關鍵詞】糖尿?。辉和庾o理;延伸性護理;自我管理行為;血糖水平
Observ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xtended nursing in out-hospital self-manage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Ma Shuq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Baiyin, Gansu Province, Baiyin, Gansu 7309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extended nursing in out-of-hospital self-management intervention of diabetes patients. Methods: Selection during March 2021 to March 2022 due to 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169 patients, the random number is divided into 2 groups, control group (84 cases) were, the group did not give further intervention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research group (85 cases) were, this group of patients after discharge to provide extensibility care,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effect, Blood glucose levels,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scores, and satisfaction with continuing care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 the levels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 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hba1c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all lower(P<0.05); The scores of diet, exercise,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foot care and medication behavior were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while the scores of smoking behavior were lower(P<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P<0.05). Conclusion: Extended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an improve their outof-hospital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d blood glucose level. It is recommended to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 Out-of-hospital care; Extended nursing;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Blood glucose levels
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以2型糖尿病為主的慢性疾病發病率逐漸增多,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因胰島素作用和胰島素分泌發生缺陷所致,該疾病病程較長,典型的臨床表現是口渴、尿頻、體重減輕等,若未及時干預還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不僅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質量也明顯降低[1-2]。臨床治療糖尿病主要通過藥物配合飲食與運動控制血糖水平,然而患者缺乏對疾病的了解,自我管理能力較差,血糖控制情況不佳,出院后治療依從性明顯下降,為此,有必要對其提供有效的護理干預提升總體治療效果[3]。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在糖尿病患者院外自我管理干預中實施延伸性護理的應用價值,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168例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將其隨機編號分成兩組。對照組84例,男47例,女37例,年齡49~80歲,平均年齡(64.12±2.32)歲;研究組84例,男43例,女41例,年齡50~79歲,平均年齡(63.89±2.21)歲,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計算,P>0.05。納入標準:①均確診為2型糖尿病并經實驗室檢測得以證實;②患者在完全知情下參與研究,自愿配合各項檢查以及調查問卷的填寫。排除標準:①認知功能障礙不能正常交流者;②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者;③合并惡性腫瘤疾病者;④免疫系統疾病者。
1.2 方法

對照組:該組患者在治療期間施以常規護理,在出院前給予常規健康指導,囑患者按時復查,出院3天內進行電話隨訪詢問患者的情況并強調相關注意事項。
研究組:該組患者在患者出院后給予延伸性護理。
(1)建立延伸性護理小組,組員需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掌握糖尿病患者的護理重點,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確保護理人員能夠獨立為患者提供專業性的護理服務。收集患者的個人信息,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心理壓力、治療態度、社會關系等,評估患者潛在的問題以及影響其治療依從性的原因,掌握誘發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為患者制定相應的延伸性護理方案,在患者出院之前向患者以及家屬發放健康知識手冊并交代相關護理事項。
(2)通過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每周定時通過網絡平臺發送1次健康知識,每月定時進行1次電話隨訪,了解患者近期的健康狀況,如飲食結構、營養搭配、情緒控制、壓力管理等,與患者溝通,分析影響其健康的行為習慣,糾正其不正確的生活作息與飲食結構,保持良好的心態,增加治療的信心。在隨訪過程中掌握患者的血糖水平變化,指導患者使用家庭血糖監測儀,詳細記錄每次監測獲得的結果,在隨訪時告知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為其調整護理方案并進行下一步的健康計劃。
(3)建立微信交流平臺,組員需掌握微信平臺各項功能的操作并由專人管理微信平臺,患者出院時向其發放微信公眾平臺的二維碼將其拉入微信群內,開通微信公眾號,每月定時在公眾號內發布與糖尿病相關的文章或視頻,內容包括血糖監測、飲食指導、糖尿病常見并發癥以及預防措施等,上述內容均由護士長審核后上傳推送給患者,患者能夠隨時隨地進行閱讀以及觀看。同時,患者可以將想要咨詢的內容匯總并發送到微信群中,每周由護理人員在微信群中設置1~2h的答疑解惑時間,根據患者的個體化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指導,鼓勵患者積極參與。
(4)采用互聯網醫院網上預約護士端平臺,醫院通過理論考核、資歷、護士層級選拔我科4名護理人員進入互聯網醫院網上預約護士,按照互聯網醫院要求定時上線,對患者進行答疑解惑,指導胰島素注射、血糖監測,隨訪問診,受到患者好評。
1.3 觀察指標
(1)對比血糖水平,采集患者2mL空腹以及餐后2h的外周靜脈血,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免疫比濁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2)對比自我管理行為評分,使用Toobert行為量表,飲食行為(1~7分),運動行為(1~7分),血糖監測行為(1~7分),足部護理行為(1~7分),用藥行為(1~7分),吸煙(0~1分),前5項得分與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關,吸煙得分與自我管理能力呈反相關。
(3)對比護理滿意度,包括健康宣教、按時隨訪、答疑解惑等方面,通過掃描二維碼及電話隨訪兩種形式獲得,滿意度均在90%以上。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 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血糖水平。
護理前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較低(P<0.05),見表1。
2.2 對比自我管理行為評分。
研究組飲食、運動、血糖監測、足部護理與用藥行為評分均較高,吸煙行為評分較低(P<0.05),見表2。
2.3 對比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31例(36.90%)非常滿意,39例(46.43%)比較滿意,14例(16.67%)不滿意,滿意度83.33%;
研究組:42例(49.41%)非常滿意,38例(44.71%)比較滿意,5例(5.88%)不滿意,滿意度94.12%,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較高,2χ=4.924,P<0.05。
糖尿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相關數據表明糖尿病的發病率還在不斷逐年上升,該疾病發病率趨于年輕化,若患有糖尿病而未早期干預,隨著病情的發展還會并發視力衰退、糖尿病足等加重其他器官的病變,還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臨床治療糖尿病多采取口服降糖藥物并配合飲食調理、運動干預等控制病情的進展,但是糖尿病需要長時間用藥來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然而隨著時間的延長患者用藥依從性有所下降,治療效果不理想[4]。為了幫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并提升其治療依從性,有必要對患者出院后開展延伸性護理。延伸性護理能夠保證患者出院后在不同時間與地點仍然能夠得到醫護人員為其提供的延續護理照顧[5]。通過出院指導、電話或上門隨訪、微信隨訪、與社區醫療機構對接等方式更細致、更全面的給予患者院外護理服務[6]。在糖尿病患者院外干預中為其提供延伸性護理有助于醫護人員隨時掌握患者的恢復情況,在隨訪期間通過健康宣教對患者不良的行為習慣及時糾正,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調整護理方案,若患者存在明顯的負面情緒能夠及時疏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與希望;通過飲食護理加強患者的營養水平維持機體所需能量;而微信交流平臺是一種順應時代發展且便捷的傳遞健康信息的有效途徑,通過微信平臺為患者提供健康指導更具有靈活性與多樣性且具有省時與高效的特點,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而提升其總體臨床療效[7]。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施以延伸性護理具有顯著的干預效果,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水平明顯改善,改變其不良的生活習慣,提高患者復診率,從而減少或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全方位獲益,患者對延伸性護理的滿意度較高,臨床實際應用效果好,有較高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霍晉慧.院外追蹤護理模式在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6):1057-1058.
[2] 張巧巧,張明菊.家庭自我管理干預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貴州醫藥,2021, 45(3):487-488.
[3] 張艷,惠蓉,王丹,等.“1+N”延伸護理模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29):3788-3792.
[4] 莊亞瓊.延伸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14): 5-8.
[5] 徐矯.延伸性護理小組聯合“互聯網+”對糖尿病足院外護理的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14):111-113,117.
[6] 周會珍,車麗萍.健康教育聯合延續性護理在糖尿病腎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6):1015-1017.
[7] 原月.個體化延伸護理模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9(A1):54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