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林

漢江水流到襄陽,變得特別清、特別綠,可能是心情也特別好,跳了兩圈華爾茲,轉出了兩個小島。一個是市中心的“魚梁洲”。島上風景宜人,特色小院,天然游泳池自成一色,已經成為市民流連忘返的休閑娛樂場所。另一個島在近郊,為臥龍和牛首兩個小鎮之間的一個綠洲。島上長壽老人特別多,故稱為“長壽島”,成了大家喜愛的旅游勝地。
上周,美女鈴子又約我去長壽島游玩,順便拜訪一下百歲老人,尋找長壽的秘訣。鈴子對一切能美容又能長壽的東西都感興趣。專家說喝葡萄酒能美容長壽,她就年年搬回一大箱、一大箱的葡萄釀酒。
一大早我們就驅車出發,想抄近路,從背后上長壽島,發現這里有很多山藥基地。左邊一群人把地挖了深溝,正在刨山藥。右邊一群人把地整得松軟,留著淺淺的溝,正在種山藥。田埂上整整齊齊地放著一大堆山藥,新鮮又壯觀。我和鈴子只吃過山藥,哪里見過地里的山藥,開始新奇地看村民挖山藥和種山藥。
山藥,誰都喜歡吃,可炒可煎可燉可燒可炸圓子可熬粥,老少皆宜。如果早知道種山藥這么不容易,吃的時候定會多一些珍惜。山藥苗出土后要搭架子,綠油油的葉子像葡萄一樣爬上架,葉子里還會長出山藥蛋。山藥蛋好吃又有趣。有個遠房姨奶在江邊住,給我帶過幾次煮熟的山藥蛋,非常好吃,吃過一次就不會忘記。
山藥、山藥蛋自然是一味藥。它們在中藥里也是寶貝,補脾養肺,固腎益精。最有名的當屬“懷山藥”,也就是正宗的河南懷慶府山藥,霜降后挖出,切片曬干。藥用又稱薯蕷。薯蕷兩個字自然比山藥要美,多了份文雅和書卷氣。據說古代就是叫薯蕷,后來因避諱而改稱山藥,沿用至今。薯蕷的用處非常廣,僅以它為首的處方就有30多個。知名度最高的是藥圣張仲景的“薯蕷丸”,專治體虛勞累過度,增強人體抵抗力。還有大名鼎鼎的補腎方“六味地黃丸”,其中也有山藥。
磨蹭了好一會兒,問好路,繼續往長壽島去。村民們很熱情,一定要我們帶上一些小山藥回去嘗嘗鮮。推不托,只好執意付錢買一根最長的“山藥王”,方順帶收下。
上了長壽島,自然又是一番風光。島上水草豐美,鳥鳴魚躍。105歲的王炳蘭老人神采奕奕,抓住鈴子的手就不放。鈴子自然不肯放過這個機會,對著老人耳邊問:“您最喜歡吃啥?”老人說:“什么都吃,不挑食,小時候窮,沒有飯吃,天天去挖野玉延。”“玉延?玉延是啥?”鈴子連忙問道。“玉延好,玉延救了不少人,島上的玉延長得好,好吃著呢……”老太太耳朵有點背,只是念叨這一句。“玉延?”鈴子急了起來,“莫非這就是老太太長壽的秘密?”
看鈴子著急的樣子,我笑了起來。玉延其實就是山藥。孫思邈早在《備急千金要方·薯蕷》記錄:“薯蕷生于山者名山藥,秦楚之間名玉延。”宋代詩人陳達叟還有一詩《玉延贊》:“山有靈藥,綠如仙方,削數片玉,清白花香。”
玉延是長壽島的人能長壽的秘密嗎?經鈴子這么一問,我還真覺得很靠譜。《神農本草經》中把山藥奉為上品并記載:“補虛羸,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這就是最好的佐證!
這一次長壽島之旅真是不虛此行。有了這個重要的佐證,鈴子心里樂開了花,立即決定,以后餐餐要以山藥為食,多多益善。“五谷不收也無患,只要二畝淮山蛋”,你別說,這山藥和別的藥不一樣,藥食同源,多吃倒也無妨,高營養、低熱量,健脾養胃又美顏,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