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艷
【摘要】目的:探討在糖尿病治療中聯用飲食護理及健康宣教,對患者營養知識認知的干預意義。方法:試驗所選擇對象是2021年2月—2022年2月此階段內,在我院治療的糖尿病病患共計189例,根據數字奇偶法分作兩組,治療期間對照組94例病患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95例病患聯用飲食護理及健康宣教,統計施護后兩組糖代謝指標及遵醫行為指標差異。結果:經對組間糖代謝指標進行比對,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對照組低(P<0.05);經對組間遵醫行為進行比對,觀察組情緒管理、營養知識認知、科學用藥及運動情況各項指標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治療期間聯用飲食護理及健康宣教,可對患者遵醫行為及營養知識掌握度進行提高的同時,還能起到改善其血糖的作用,適宜基層醫院借鑒。
【關鍵詞】糖尿病;營養知識認知;健康宣教;飲食護理;施護價值;遵醫行為
Effects of diet nursing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on cognition of nutrition knowledge of diabetic patients
WANG Xingya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Baiyin, Gansu Province, Baiyin, Gansu 7309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significance of combined diet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on patients nutritional knowledge cognition. Methods: Test the selected object is 2021.02 to 2022.02 in this stage, a total of 189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parity method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94 cases of patients during treatment with conventional care, observation group, 95 cases of patients, diet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statistics the nursing after two groups of sugar metabolic index and medical behavior index differenc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glucose metabolism indexes, the levels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 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hba1c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cores of emotional management, nutritional knowledge cognition, scientific medication and exerci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diet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during treatment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compliance behavior and nutritional knowledge of patients, but also improve their blood glucose, which is suitable for reference in primary hospitals.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 Nutritional knowledge cognition; Health education; Diet nursing; Nursing value; According to the medical behavior
糖尿病屬于臨床常見慢性疾病類型,臨床特征以高血糖為主,一旦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易導致患者出現各類并發癥,對其日常生活及生活質量造成不良影響[1-2]。現階段中,臨床對此類病癥治療主要以飲食控制、運動及藥物等綜合性干預措施為主,其中飲食護理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因為糖尿病早期患者無明顯不適,不影響工作、生活,大多數患者對于糖尿病的危害不以為然,易造成患者治療依從性差,強化健康宣教及飲食護理對提升患者認知起著重要作用[3-4]。 本研究目的主要是為了探討聯用飲食護理及健康宣教在患者治療中的干預價值,現分析如下。
1.1 病例資料
本組所選擇對象是189例存在糖尿病疾病的病患,組間以數字奇偶法實施分組,對組間資料進行分析。對照組,男性54例,女性40例,年齡38~75歲,平均年齡(56.72±8.34)歲,患病時間6個月~7年,平均時間(2.51±0.79)年;觀察組,男性60例,女性35例,年齡35~78歲,平均年齡(56.24±8.12)歲,患病時間6個月~7年,平均時間(2.43±0.72)年。對組間資料以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P>0.05,具備對比意義。本組對象納選要求:①滿足《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相關診斷要求;②經臨床檢查明確為糖尿病;③空腹血糖值≥7.0mmol/ L及餐后2h血糖值≥11.1mmol/L;④臨床資料、病史資料及檢查記錄等各項資料完善;⑤了解試驗內容及流程,同意參與;⑥滿足醫學倫理學相關要求;⑦具備良好交流能力。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嚴重異常;②甲狀腺功能存在異常;③存在其它影響脂代謝疾病;④存在嚴重感染或者急性糖尿病并發癥;⑤中途退出試驗。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指導患者學會自我監測血糖方法,掌握降糖藥的劑量、服用方法及不良反應;教會患者掌握胰島素的注射方法及注射部位;指導其合理控制對碳水類化合物的攝入量,維持積極樂觀心態,以此來降低血糖波動;觀察組采用飲食護理及健康宣教相結合,方法為:(1)飲食護理:根據患者的飲食喜好、日常活動量、身高及年齡等進行評估,設定能量攝入目標,并制定個體化飲食處方;對于三餐食物的總量及種類按比例分配,控制每日對碳水化合物(45%~50%)、蛋白質(15%~20%)及脂肪(30%~35%)攝入量,對于體質量過低/過高,或消耗量較大者,需及時調整飲食計劃;以均衡膳食、少量多餐及粗細搭配、控制總熱量為飲食原則,多食用綠葉蔬菜,限制對高甜度、油炸食物及鈉鹽攝入量,合理補充微量元素;在進食期間,應合理控制進食速度,戒煙限酒,不可飲用咖啡或濃茶;血糖控制理想在兩餐之間可進食低糖水果200~300g/日,(2)健康宣教:對患者身心狀況與疾病飲食控制、運動及用藥等方面認知度進行評價,明確宣教計劃;對于疾病知識缺乏了解者,需耐心將疾病癥狀、基礎知識及并發癥等內容向其進行講解;對于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者,需了解患者血糖不達標的原因,重點宣教血糖監測的重要性,血糖監測時間點,血糖控制達標范圍,督促其定期進行監測,掌握低血糖的誘因、臨床表現及自救措施,一旦出現異常及時處理;對于年齡大,記憶力差,家庭支持系統不到位的患者,采用鬧鐘提醒的方法,提醒患者按時服藥,避免發生漏服或者補服情況發生;指導患者合理選擇運動方式,建議以快走、慢跑等為主,運動時間以30min/日為宜;借助微信平臺定期向患者推送疾病知識、食譜等,便于患者閱讀及學習,進一步增強其自護能力;(3)心理干預:借助積極心理學理念實施心理疏導,將不良心理對于血糖控制效果的影響告知患者,提升其重視度;指導患者學會調節自身情況方法,如聽音樂、放松訓練及深呼吸等;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取得患者家庭系統的支持,增強其對疾病治療的自信心;對于有明顯不良情緒者,可邀請血糖控制理想、治療依從性好的患者現身說法分享自身治療經驗,構建同伴支持系統,以此來互相督促、互相鼓勵;重建健康信念與正確認知,以此來消除不良情緒誘因。
1.3 指標觀察及判定標準
(1)糖代謝指標,對比指標: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2)遵醫行為,對比指標:情緒管理、營養知識認知、科學用藥及運動情況,單項指標評分為100分,遵醫行為隨得分增加而越優。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 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糖代謝指標
與施護前相比,兩組施護后糖代謝指標水平明顯下降,且觀察組各項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2.2 遵醫行為
經對比兩組施護后遵醫行為,觀察組各項指標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近年來,由于人們的飲食結構與生活方式發生改變,促使糖尿病發生率呈逐漸遞增趨勢,嚴重影響到人們機體素質與生存質量[5-6]。糖尿病作為臨床內分泌代謝障礙疾病,屬于終身性疾病之一,具有較高發生率,若未有效控制血糖,易引發患者出現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并發癥風險,隨著臨床不斷深入對該疾病的研究后發現,日常飲食將直接影響到患者機體血糖控制,且導致疾病發生因素與攝入高熱量食物、肥胖等有關,可見強化飲食指導及健康宣教具備重要意義[7-8]。本研究中,經比對常規護理與聯用飲食護理及健康宣教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差異,發現施護后觀察組糖代謝指標水平比對照組低(P<0.05),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可直接反應出患者機體血糖水平情況,糖化血紅蛋白反應患者3個月血糖平均水平,通過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監測,評估患者血糖達標情況,在確保患者機體攝入充足營養及熱量的同時,指導患者進食一些可溶性纖維類食物,能夠對其腸胃蠕動功能進行改善,降低腸胃對食物的吸收,避免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波動較大,增加心腦血管負擔,及時修訂患者飲食計劃,還能對代謝功能與血糖水平進行有效改善;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遵醫行為、飲食認知、科學用藥及運動情況各項遵醫行為指標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通過強化飲食護理及健康宣教,可糾正患者對糖尿病治療的錯誤觀念,幫助其構建正確認知及健康信念,進一步增強患者的認知水平及緩解其不良心理,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其遵醫行為的同時,還能顯著提升血糖控制效果,對改善患者預后起著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對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除了及時以藥物方式展開治療干預,控制疾病發展的同時,還需重視控制血糖水平變化,聯合以飲食護理及健康宣教實施干預,可進一步增強其對于飲食知識及疾病知識的認知度,有利于降低血糖波動,維持其處于正常范圍內,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 鄭閃寧.飲食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并發癥的影響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2,54(3):344-345.
[2] 陳方方,杜娜娜.飲食護理聯合運動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2,20(1):40-42.
[3] 陸小寧.飲食營養護理與健康教育聯合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及心理狀態干預價值[J].糖尿病新世界,2022, 25(1):102-105.
[4] 白雪萍,雷璟,王麗瓊,等.探討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J].貴州醫藥,2021, 45(11):1834-1835.
[5] 繆小勤.飲食護理結合健康宣教對糖尿病患者營養知識認知、遵醫行為及血糖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21, 24(11):91-94.
[6] 付紅.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評《糖尿病臨床標準化護理》[J].中國醫學裝備,2021,18(1):179-180.
[7] 高莉莉,黃娟.對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聯合飲食護理的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20,18(12): 272-274.
[8] 孔玉賢,王福花,楊春霞.飲食護理結合健康宣教對糖尿病患者營養知識認知、遵醫行為及血糖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9):1188-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