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浙江義烏的孫阿姨最近因為做飯一事愁眉不展。退休后,她負責安排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可是這兩年,她患了糖尿病,兒子近期體檢查出血糖偏高、脂肪肝等。此外,兒媳婦生完小孩后出現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癥。因為一家人忌口不一,吃什么的問題讓孫阿姨很是為難。為此,她跑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營養科請教營養師:“醫生,請你告訴我,該怎么安排一家人的飲食?”
忌口不一?可求同存異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營養科教授張愛珍表示,很多掌勺人也有類似煩惱,“在問診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幾代人因為吃飯問題發生爭執的情況。”
張愛珍說,像孫阿姨家的問題,其實可以通過求同存異的方法來解決。家有高血糖、高血脂患者,應適當減少牛肉、羊肉等紅肉的攝入,每周安排2~3次魚、蝦等水產品。同時,為了照顧患有高尿酸血癥的兒媳婦,孫阿姨注意避開烹飪嘌呤含量較高的水產品(白鯧魚、帶魚、秋刀魚等)即可。
給“三高”家人準備多渣食物
很多家庭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掌勺人在安排飲食時,可以適當增加多渣食物。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師李林艷介紹,多渣膳食又稱高膳食纖維飲食,主要是在飲食中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以此來增加飽腹感、控制食物攝入量。玉米、糙米、全麥面包、豆類、芹菜、韭菜、海帶等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腸道不好者應多吃精細米面
如果家有腸道疾病患者,膳食方案中就應該增加精細米面等食物。
李林艷介紹,如果家中有急性或慢性腸炎、腸道腫瘤、腸道手術前后的患者,日常的食材盡量選用含膳食纖維少、細軟、便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如去筋的嫩瘦肉、蝦、魚、雞胸肉等。蔬菜應選用嫩葉、花果部分。南瓜、冬瓜、土豆和胡蘿卜等應去皮。
在烹調方法上,所有食物均切碎煮爛,做成泥狀,用燴、蒸、燉的烹調方法,忌油炸、油煎和使用刺激性調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