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麗麗
“隨老師,你們班的俊茗自己不好好上課,還影響周圍同學。”
“隨老師,你們班的俊茗真是讓我頭疼啊!”
……
俊茗,是一名比較特別的學生。她的家庭比較特殊,父母常年在外務工,由奶奶撫養長大的她比較缺乏安全感,容易發脾氣,一言不合,就可能點燃了她的小脾氣。她經常在課堂上看課外書,做各種小動作,影響課堂秩序。我曾多次找她談話,試圖引導她修正行為、積極學習,但均以失敗告終。作為她的班主任,我暗暗叫苦,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搞定這個“小魔頭”。
孰料,一節歷史課竟讓我看到了希望。當時,我正在班里講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宋太祖任命文官擔任知州,同時又設通判對知州進行監督……”我正講著,發現俊茗拿著指甲刀在玩兒,便說道:“咱們舉個例子,如果我對咱們班俊茗這一組的組長不放心,我就會任命俊茗擔任通判,讓她向我密報組長的一舉一動。”聽到自己的名字,俊茗意識到我已經看見了她的小動作,立即把東西放回去。接下來,我又提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請俊茗來回答,并豎起大拇指給她點個贊。小小的互動之后,俊茗沒有再做小動作,一直保持著聽課的姿態。
看著能安靜聽課的俊茗,我心中大喜:用歷史事件來作“他山之石”,也許可助玉成。總有一些歷史事件會與當下的生活情境有驚人的相似,借歷史事件來幫助俊茗理解別人的想法和行為,幫助她來辨別是與非,既可避免直接的說教,還可促成我與俊茗之間的正向交流。
又是一節歷史課,我們學習的是“美蘇冷戰”。正當一名學生回答問題時,俊茗旁若無人地吼了句:“關上門啊!”這時,我才意識到今天天氣有點冷,但教室的門卻開著。雖然這是一個原因,但是俊茗無視課堂紀律的行為也讓我很火大。少年氣盛,我若因此嚴厲地批評她,那有可能得到兩個結果:一是沖突嚴重化,二是她表面聽話了,但是從此內心更厭惡我,也厭惡學習。此時,班內一片寂靜,大家坐等矛盾的激化和“戰爭”的開始。慶幸的是,俊茗沒有再說話,我也像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一樣繼續提問。但是,教室內依然彌漫著緊張的空氣,俊茗也心不在焉,這些都影響著課堂效果。我暗自思量該如何處置,突然意識到可以再讓這節歷史課幫助我緩解緊張氣氛。于是,我邊走邊說:“今天我們學習美蘇冷戰。同學們知道冷戰的內涵嗎?”大家依然沉浸在剛才的突發事件中不敢多言。此時,我已經走到俊茗的身邊,微笑著說:“舉個例子,剛才我很生氣,但是只是看了俊茗一眼,我動手了嗎?”學生們邊驚訝邊試探性地回答:“沒有。”我立即回應說:“對,沒有動手,那就是冷戰。那什么是熱戰呢?”我邊說邊微笑著用手輕輕地拍打俊茗一下:“這就是熱戰,因為肢體接觸‘打起來了。”頓時,大家笑了,同學們既在笑聲中明白了冷戰的意思,又在笑聲中消除了緊張的氛圍。俊茗也跟著笑了,繃著的小臉松弛下來了,劍拔弩張的敵意消失得無影蹤了。化解了她的對立情緒,我心里也松了一口氣。接下來的討論環節,我指定她做總結回答。我特意表揚了她發言中的亮點,她臉上冷淡的神情有了一些變化。
這節課后,俊茗對我依舊冷淡,但她對歷史課的熱情卻漲了幾分,課堂上的小動作少了,偶爾還能舉手回答問題。看到她的這些微小的變化,我心中有了確信:利用歷史課堂中相關歷史事件,與現實中事件做對比,厘清事情的因果,再加上一些幽默話語做氣氛潤滑劑,就可以引導她正確認識自己的行為,同時用悄無聲息的方式讓她感受到被關注、被認可,就能慢慢化解她的壞情緒。
心中有了這種確信,我便籌劃著嘗試解決俊茗在自習課上的違紀問題。值日班長多次向我反映,俊茗在自習課上經常說話、隨意進出教室,嚴重影響自習課的秩序。我根據教學進度確定了可以借用的歷史知識——古希臘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課上,我緩緩地講道:“陶片放逐法指的是人們把民主威脅者的名字刻在陶片或者貝殼上,投入會場的陶缸中。如果有人得票超過6000,就將被判流放國外10年。”講到這里,班內響起了一片“哇”的感嘆聲,我心中竊喜成功地引起了大家對這個問題的興趣。接著我問道:“大家覺得陶片放逐法現在還適用嗎?”班內學生議論紛紛。我看了一眼俊茗,發現她正在笑著跟同桌討論,我便問道:“俊茗,你來說說。”不出所料,個性獨特的俊茗回答道:“完全可以啊,比如說我們可以投票放逐班里的‘獨裁者。”
她一說完大家就笑了,因為大家知道她是在暗諷我管班過于嚴格,像“獨裁者”一樣。我假裝不知情,笑著說:“俊茗說的對,如果班里誰專制獨裁,破壞民主,我們就可以采用陶片放逐法決定是否將其‘驅逐出班。當然,我們也可以用這種辦法‘放逐教室衛生的破壞者、自習秩序的破壞者等等。以可愛的俊茗同學為例,假如她破壞了教室衛生或者自習秩序,我們就可以將她的名字寫在陶片上,進行投票,決定是否取消她在教室自習的資格。當然嘍,我只是舉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我說完大家又笑了,俊茗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這節課后,值日班長說俊茗在自習課上安靜了,有時還會幫助值日班長維持秩序。更可喜的是,我發現俊茗不再排斥我、敵對我了,我在課堂上提問她的時候,她會主動舉手,偶爾她的回答出現跑偏了,引來哄堂大笑,她也沒有生氣,而是跟大家一起笑了。有時候,我還會故意“麻煩”她,“俊茗,幫老師去取一下筆記本。”“俊茗,幫我拉下那邊的窗簾。”“俊茗呀,幫我送下優盤。”……慢慢地,俊茗看我的眼神溫和了,不再是一副桀驁不馴的表情了。
有一次,我又來“麻煩”她,她問我:“隨老師,你怎么總是來找我幫忙呢?”
我笑著說:“因為我喜歡你呀,你做事我特別放心!”
她“哦”了一聲就跑了。我知道,她能這樣問我,是因為已經當我是朋友了。
再后來,俊茗成為我們班的值日班長,儼然是班級管理和歷史教學的“小秘書”,深受大家喜愛。學期結束時,我收到她的一封信,信的內容也比較獨特個性:“……我一開始不喜歡歷史老師更不喜歡班主任……后來我喜歡了歷史老師但還是不喜歡班主任……再后來我喜歡了歷史老師也喜歡了班主任……”
特約編審/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