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曼

202 2暑期檔落下帷幕,據國家電影局,暑期檔(2022年6月1日至8月31日)以91.35億元票房收官——雖然這樣的票房成績與2020年之前幾年的暑期檔相比,存在一定差距(2018、2019連續兩年暑期檔票房超過170億元),但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三年來,票房表現最好的暑期檔成績(較去年同比上漲23.8%),表明電影市場在逐步恢復中。
自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以來,電影市場受到多番影響,最顯著的影響莫過于拍攝進度受阻導致的存量不足,以及疫情多點暴發影院營業狀態不穩定。今年3—5月,受疫情反復影響,內地電影市場報收約21.9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約74.7億元,同比降幅77.3%。6月初,各主要城市的生產生活逐步有序恢復,2022暑期檔就是在這樣一個獨特的背景之下,如期而至。
如果說2022的暑期檔有什么特別之處,那就是影片的出場方式很“隨機”——曾經的暑期檔,在檔期到來之前,多數影片就已經定檔,并會配合一定的宣傳活動;而今年,暑期已至,整個內地院線都還處于觀望狀態。
因此,縱觀6、7、8月的國內電影市場,仿佛回歸到一個由試探到逐漸放開的過程:6月定檔并如期公映的影片數量最為保守,其中,6月10日登陸全國院線的《侏羅紀世界3》和6月24日公映的《人生大事》兩大主力,撐起整個6月的電影票房;《人生大事》的口碑發酵與票房爆發,似乎喚醒了沉寂數月的影市。7月,一批新片陸續宣布進軍暑期檔,基本保持了每周一部主力新片進入市場的節奏,7月29日開心麻花“沈馬組合”的新片《獨行月球》公映,掀起今夏影市的第二輪熱度。于是,8月的電影市場又找回了一些曾經屬于暑期檔的風采,類型多元的新片陸續宣布定檔,殺入2022年暑期檔一試身手。
今年暑期檔的開場稍顯冷清。受國內疫情防控影響,6月中上旬的電影市場還處于恢復調整階段,影片定檔空前理性。6月2日上映的青春愛情片 《暗戀·橘生淮南》,以及6月3日上映的《遇見你之后》拉開了2022暑期檔的序幕。6月3—5日,端午節小長假接踵而至。今年端午節檔期,國內電影市場累計報收約1.79億元,與去年同檔期相比減少約2.9億元,同比降幅62%。
6月10日,《侏羅紀世界3》登陸全國院線,用一張“情懷牌”再度點燃了觀眾熱情。《侏羅紀世界》第一部于2015年6月 10日國內公映,作為“侏羅紀公園”系列影片的第四部,該片延續“侏羅紀”IP,開啟新的故事,最終在中國內地市場累計報收約14.18億元;2018年6月15日,《侏羅紀世界2》再次進入暑期檔,成為2018端午檔票房冠軍,最終在中國內地市場累計報收約16.95億元。從同系列影片此前進入中國院線的戰績不難看出,“侏羅紀”IP在國內擁有較為穩定的粉絲基礎。即便今年6月中上旬國內院線仍處于恢復期,《侏羅紀世界3》的上映,仍有效拉動觀影需求增長。影片上映首日,在《侏羅紀世界3》的帶動下,國內電影市場時隔103天單日票房重回億元規模;截至8月31日,《侏羅紀世界3》在中國內地市場累計收獲約10.59億元票房。
6月中上旬的內地電影市場可以說是《侏羅紀世界3》“一片獨秀”,直到6月24日國產電影《人生大事》公映。《人生大事》題材冷門,體量小,影片在上映前,基本無法讓市場預判其具有“爆款”潛質。該片上映兩周后票房破10億元,能成為暑期檔首部“黑馬”,憑借的是觀影口碑的不斷發酵。在港片《神探大戰》7月8日公映前,《人生大事》連續16日穩居內地單日票房榜首位,截至8月31日,本片累計報收約17.11億元,成為今年春節檔之后最賣座的國產電影,《人生大事》票房和口碑的爆發,提振暑期檔,7月影市相較于6月而言稍顯蓬勃。
原定于4月2日公映的國產抗疫題材電影《你是我的春天》,改檔7月1日上映,啟幕7月影市。本片雖然卡司強大、立意高遠,但是上映后市場普遍反映劇情存在明顯“硬傷”,截至8月31日,影片僅收獲3064萬元票房,未引起過多關注。近年來,如同合家歡喜劇是春節檔“必需品”一樣,港產動作片似乎也成了暑期檔的“必選項”。7月8日,從清明檔改檔的《神探大戰》登陸全國院線,上映首日的單日票房未能超越已上映半個月的《人生大事》,報收約3856萬元;直到7月13日,該片上映的第六日才超越了《人生大事》,成為日票房冠軍。截至8月31日,《神探大戰》累計票房約7.11億元,韋家輝和劉青云兩大“王牌”集結,完成了一部中規中矩的港產動作片,無論是劇情口碑,還是票房表現,都體現出電影優等生的穩健。
文藝片《隱入塵煙》與《神探大戰》同日公映,上映首日票房35萬元,截至上映第10天,最高排片2.2%,累計票房剛剛突破500萬元;在默默堅守院線15天之后,票房終于突破1000萬元;截至8月31日,《隱入塵煙》上映55天,累計票房約4522.9萬元,表現出一股獨特的韌性。
作為2022暑期檔為數不多的熱門影片,由陳思誠擔任編劇并執導,黃渤、榮梓杉主演的《外太空的莫扎特》,上映前本是市場預判中的“黑馬”。然而,從口碑和票房的表現來看,卻有些“馬失前蹄”。影片于7月15日公映,首日票房約2601.6萬元,位列單日票房榜季軍,未能趕超此前上映的《神探大戰》和《人生大事》;截至8月31日,《外太空的莫扎特》累計票房約2.23億元,與陳思誠執導的其他作品相比,這個成績顯然不夠亮眼。
今年暑期檔突然定檔的影片層出不窮,開心麻花團隊新作《獨行月球》也是其中之一。本片7月19日才官宣,7月29日便亮相全國院線,雖然定檔略顯倉促,但也短平快地引發了市場的一波高燃期待,上映首日即累計收獲約3.59億元票房(含點映)。本片改編自韓國漫畫家趙石創作的同名漫畫,主創和主演都是開心麻花的老牌班底,其中,主演沈騰和馬麗的“沈馬組合”也讓市場期待已久,引發全民熱議。該片上映后連奪23日票房冠軍。截至8月31日,《獨行月球》內地累計票房約28.96億元,暫列2022年內地電影票房榜亞軍。
從7月的國內電影市場不難看出,無論是“黑馬”還是“馬失前蹄”,隨著我國電影市場愈發成熟,觀影規模愈發穩定,票房和口碑一次次向大家證明,觀眾不需要討好,只需要被打動。
8月迎來七夕檔,兩部愛情影片《遇見你》和《我們的樣子像極了愛情》8月4日同日公映,給電影市場注入一股甜蜜氣息。七夕當日單日票房累計約3.85億元,與去年同檔期相比增加約1.87億元,同比增幅94.6%。由此可見,經過6月和7月的舒筋活血,內地電影暑期檔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8月5日,由古天樂擔任總監制并主演的國產科幻電影《明日戰記》重磅來襲。該片與《獨行月球》相距一周進入市場,兩部國產科幻片呈并駕齊驅之勢,似乎被市場賦予了強烈的使命感。截至8月31日,《明日戰記》累計票房約6.23億元,位列8月票房榜亞軍、2022暑期檔票房榜第五。作為“機甲迷”古天樂十年磨一劍的作品,《明日戰記》最大的意義不在于票房上的得失,而是為中國科幻電影補上了“機甲科幻”這塊重要的拼圖——“機甲”作為科幻題材影片的一個細分類型,它所代表的是整個電影工業鏈的全鏈路水平。
《明日戰記》之后,內地電影市場似乎徹底放開了手腳:8月12日的《獵屠》《漫長的告白》;8月13日的《斷·橋》《山海經之再見怪獸》;8月19日的《新神榜:楊戩》《小黃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傳》;8月26日的《雀斑公主》《世界上最愛我的人》《忠犬帕爾瑪》《愛情的代駕》……從上述片單不難嗅出,曾經暑期檔那種影片類型豐富多元的氣息又回來了。
其中,關注較高的為國產懸疑片《斷·橋》和國風動畫影片《新神榜:楊戩》。導演李玉與主演范偉、馬思純、王俊凱的組合,令《斷·橋》實力與話題并存。然而,影片上映后,雖然范偉的表演依然透著大將之風,馬思純和王俊凱演技上的突破也帶來驚喜,但劇情的硬傷使影片票房走勢后勁不足。截至8月31日,《斷·橋》累計報收約2.28億元。近年來,追光動畫自成一派的國風動畫風格收獲了許多國漫粉絲,上映4日前才宣布定檔的《新神榜:楊戩》,消息一出就受到市場高度關注,喜歡《白蛇:緣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的觀眾,對“楊戩”在暑期檔的“橫空出世”充滿了期待。該片上映首日以約3678.3萬元票房一躍成為單日票房冠軍。截至8月31日,影片內地累計票房約3.34億元。雖然影片仍在上映中,但隨著9月新片的入場,后續票房出現爆發的可能性不大。

從數量上來說,今年暑期檔的影片數量與疫情之前的同檔期相比,要減少很多。然而,即便是在新片上映量并不充足的情況下,仍有《外太空的莫扎特》《獨行月球》《明日戰記》三部國產科幻影片沖入同一檔期,這不能不算是一項值得驕傲的行業戰果。
科幻電影的制作是對電影工業體系、制作能力的整體考驗,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更多優秀的創作者繼續探索。從《流浪地球》開始,我國的電影工作者已經讓觀眾相信,科幻電影已不再是好萊塢的專利;今年暑期檔科幻類型再成熱門,在科幻探索路徑上往前一步,3部國產科幻片的崛起,似乎也讓相關從業者和觀眾看到了更為清晰的曙光。
電影本來就是一種藝術的表達,其本質與資本和市場洞察等商業因素無關,那些能夠圓融自洽打動人心的光影故事,從來就不會輕易地“隱入塵煙”。疫情之后的暑期檔來得倉促,結束得余音繞梁。多數影片臨時定檔,無充足的時間像以往一般去醞釀宣傳策略,而是將作品徹底交付給了市場和觀眾,真實的數據和口碑顯得更具價值。無論是后疫情時代的影響,還是行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自發調整,如果市場的最終走向是理性而謹慎的,也算是一種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