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合清


為充分調動消防救援人員參與“火焰藍”專業技能比武競賽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全面展示參賽隊伍的良好形象、高昂士氣和不懈奮斗的價值追求。伊犁森林消防支隊靈活運用“八個到一線”的有力舉措,堅決下好“全盤、陣地、關鍵”棋,打好“主動、形象、攻堅”仗,為高效完成比武活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可靠的思想保證。
下好統籌部署“全盤棋”? 打好服務保障“主動仗”
支隊高度重視比武競賽中的政治工作,科學謀劃、矢志創新、主動作為,把打好宣傳鼓動“主動仗”融入比武競賽的全過程、全方位、全領域。
一是創新思維,強化真研理念。支隊主官積極開拓創新理念,結合歷次比武經驗,提出注入強大“政”能量的新思路、新對策、新要求,為政工比武指明了新動向。政治部及時召開會議,超前謀劃、集智攻關,征集12條政工比武意見建議,3次修訂完善《政治工作比武方案和細則》,研究下發《新聞報道宣傳計劃》,明確任務、梳理線索、提出要求。指導各級層層進行動員部署,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切實把消防救援人員思想統一到比武競賽中來。
二是精心設計,激發參與熱情。建立以政治主官為主體的宣傳隊伍,加強全程高效、密切協同、運籌帷幄的領導力量。創新政工比武模式,設計“喜迎二十大、強國夢有我”學習強國挑戰賽、“唱響紅歌頌黨恩、喜迎黨的二十大”歌詠比賽、“踐行訓詞精神、彰顯藍焰青春”主題野戰文化活動等,全力展現新體制、新機遇為隊伍建設發展帶來的新活力。為全面提升消防救援人員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創新比武表彰流程,營造頒獎典禮氛圍。精心設計以“滅火、搶險救援、通信、政工、綜合體能運動競技”五大模塊為主體的頒獎儀式,并設置主持人串場、獲獎家屬感言、文藝節目等環節,實現現場互動。用一個個拼搏的鏡頭重溫經典賽事,感受精彩瞬間,釋放激情熱血,激勵消防救援人員追求榮譽。
三是超前準備,濃厚爭先氛圍。為進一步激發消防救援人員虎氣、膽氣和血性,政工組提前對宣傳車、野戰廣播宣傳箱、文體娛樂箱、攝像機等各類裝備、器材進行檢修、調試。制作比武宣傳條幅18條、宣傳板6塊、先進典型展板4塊;選調培訓6名新聞報道員,合理分配報道線索,搞好任務分工;邀請尼勒克電視臺新聞記者現場采訪,持續加強宣傳報道力度,積極打造氛圍濃、氣息足的競賽環境,持續激發消防救援人員“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的比武熱情和拼搏動力。
下好思想引領“陣地棋”? 打好藍焰衛士“形象仗”
支隊注重運用實在管用的招法,把強化政治引領、提高思想站位、樹立良好形象作為比武競賽的鮮明導向。
一是凝聚思想共識,全員覆蓋集中發力。比武間隙,采取小集中、多批次、分階段等形式,積極運用“短平快活”方式,充分發揮“三互”“雙四一”有效載體。組織“一兩分鐘講一講、三言兩語小動員、三五個人小討論”,全方位搞好宣傳鼓動,不斷強化消防救援人員全力以赴、矢志打贏的使命意識。利用“人人上講臺”、每日小廣播等平臺,廣泛開展向“咱身邊的好樣子”學習活動,同時將比武動態、典型事跡、好人好事等內容迅速傳達給每名消防救援人員,有效激發“學典型、當典型、做典型”的精神動力和勇猛頑強的戰斗毅力。
二是黨員率先垂范,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各級黨員干部始終沖在前、上一線、打頭陣,堅持“率”字當先,以良好形象帶動和激發參與熱情。比武中,先后有38名黨員干部加入激烈的角逐,拼出了火花、賽出了友誼;12名黨員干部主動帶班值守,特別是在營區開設、規范秩序、午夜查勤、哨位執勤等細節工作上,既當比武戰斗員,又當夜間值班員,深入實地查鋪查哨、噓寒問暖,做到率先垂范、分憂解難,用實際行動做到了“駐地環境帶頭查、臨時營區帶頭建、宣傳活動帶頭干、比武競技帶頭上”,為圓滿完成比武競賽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三是注重宣傳教育,全面展示良好形象。支隊新聞宣傳小組10名骨干全程跟進,披星戴月、跋山涉水深入比武現場采集素材、抓拍精彩瞬間,匯總新聞線索,統一編輯文稿、審稿和發布,每晚工作至午夜,全程記錄了消防救援人員踔厲奮發、勠力同心的拼搏歷程。先后在光明網、央視網、中新網、新華網、人民日報、法制日報、工人日報等中央級媒體刊稿82篇、省部級46篇。內網報道發布21篇,其中局網站15篇,特別是“直升機索滑降訓練”被人民日報、央廣網、新華網、法治號、中國安全生產雜志微博等多家中央級媒體刊載和轉發,充分展示了隊伍良好形象,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進一步擴大了隊伍建設發展的社會影響力。
下好隊伍管理“關鍵棋”? 打好安全穩定“攻堅仗”
支隊始終把比武過程中的安全工作緊抓不放,時刻保持清醒頭腦,認真分析各個險點環節,全面預想對策措施,確保隊伍順利、圓滿、安全地完成比武工作。
一是嚴格落實風險評估。針對比武投入人員多、動用裝備多、機動距離遠、組織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的實際,支隊充分預想情況,兩次派出先遣小組赴現地進行勘察,精準掌握路況、地貌、氣象、水文等相關數據,認真開展以災情研判、風險評估、戰法運用、險情處置等為重點的綜合安全風險評估,制定了16項安全措施。特別是針對懸崖向上救援、水域救援等危險程度高、難度系數大的科目,始終緊繃“安全弦”,第一時間邀請4名藍天救援隊員,多次對比武場地實施勘查,對救援器材進行安全測試,全面進行比武風險評估,進一步降低了安全風險。
二是從嚴加強隊伍管理。到達宿營區后,結合比武地域合理劃分行動基地,在參演分隊駐區周圍設置警戒線,依據行動中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修訂完善應急預案,不斷優化勤務部署,確保遇有情況能夠快速有效處置。采取不定時點名抽查、夜間巡邏、設置營地警衛等方式,重點抓好午間、夜間人員管理,每晚零時至次日5時落實兩次查鋪查哨,防止發生人員失管失控問題。嚴格落實車輛派遣審批、干部帶車等制度,所有車輛實行統一集中管理,動用車輛必須經支隊領導審批。結合駐訓比武人員多、比武場地分散的實際,教育引導駐訓和比武人員嚴格遵守群眾紀律和社會公德,嚴防發生糾紛,樹立森林消防隊伍良好形象。
三是落細落實安全責任。各級主官帶頭落實安全工作“第一責任”,帶頭深入一線開展隱患排查,帶頭督導問效,扛起責任的同時,壓實責任。比武前,對場地設施進行安全檢查和維護檢修,嚴格落實訓練著裝和防護裝備穿戴,確保訓練環境安全可靠。比武中,控制比武內容作業面,按區按段按組明確責任,嚴格按規程操作,每個地段設置安全員、觀察員全程監控。機動途中,各級主官扎實開展安全教育,防止駕駛員、帶車干部、安全員因勞累過度、精力不集中、思想麻痹發生事故;歸建后,支隊召開比武反思式總結,重點反思分析駐訓和比武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和不足,及時制定改進措施,完善制度機制。